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3991发布日期:2022-02-26 00:5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


背景技术:

2.粉尘是重污染重点行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各类物料在装载、卸料、转载、运输等主要环节都会产生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及人身体健康的损伤,而固定式喷雾雾箱因能有效对粉尘进行抑制,而被广泛用于电厂、矿山、钢铁、港口等行业粉尘的治理,但是在厂矿下料地坑处等应用现场,因卸料车辆停靠不确定,引起卸料起尘源的变动,以及起尘区域面积增大,导致固定式雾箱不能有效对厂矿地坑卸料车辆进行抑尘的作用,而导致粉尘的扩散污染。
3.通过对一些钢铁企业下料地坑喷雾雾箱应用现场观察,固定式喷雾雾箱因为喷射角度固定,致使喷雾抑制范围有限,而下料地坑处卸料车辆卸货位置的不固定,导致起尘源的变动,而起尘源区域面积又大,从而让固定式喷雾雾箱出现抑尘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可有效解决起尘源不固定,抑尘覆盖面积较小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包括雾箱主体、支撑架、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
6.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链轮与传动链条,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链轮固定设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
7.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链条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链条作往返运动,所述雾箱主体固定设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箱主体为杆状结构的双流体雾箱;
9.所述雾箱主体通过至少两个雾箱支架固定设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且所述雾箱主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箱支架包括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板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板的两端;
11.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所述雾箱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吊设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且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相连;
12.所述雾箱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吊设在所述雾箱支架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凸轮、第二传动杆、驱动杆与连接件;
14.所述凸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凸轮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驱动杆的底端上;
15.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相连,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链条固定相连。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
17.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固定板与导向轴套,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导向轴套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导向轴套套设在所述驱动杆上。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轴套上靠近端部的内壁上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上设有石墨铜套,所述导向轴套的端部设有可固定所述石墨铜套的端盖;
19.所述驱动杆依次穿过所述端盖、所述石墨铜套,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石墨铜套滑动相连,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导向轴套、所述端盖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固定相连且相互垂直;
21.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杆体固定相连,所述传动链条的部分链体沿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上;
22.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相互平行。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相连,以使得所述传动链条围成环形结构;
24.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杆与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设在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且所述第三传动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25.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传动链条上内环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传动链条上内环的另一端啮合。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均通过至少一个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方钢焊接而成。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将链轮传动结构作为传动机构,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机构,使得第一传动杆上的雾箱主体可以往返摇摆,进而有效解决起尘源不固定,抑尘覆盖面积较小等问题。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的正向轴测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的反向轴测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图5中标识部分放大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号说明:
38.雾箱主体10;
39.支撑架20、立杆201、横杆202、轴承203;
40.第一传动杆301、安装槽3011、第一螺纹孔3012、第一链轮302、传动链条303、第三传动杆304、第二链轮305;
41.雾箱支架40、第一支板401、第二支板402、第一固定孔403、第二固定孔404、第二螺纹孔405;
42.驱动电机501、第一杆体5051、第二杆体5052、凸轮502、第二传动杆503、驱动杆504与连接件505、固定板506、导向轴套507、石墨铜套508、端盖509。
43.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9.如图1-7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其具体包括雾箱主体10、支撑架20、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
50.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301、第一链轮302与传动链条303。其中,第一传动杆301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0上,第一链轮302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固定设在第一传动杆301的端部,且第一链轮302与传动链条303啮合,雾箱主体10固定设在第一传动杆301上。驱动机构与传动链条303传动相连,以驱动传动链条303作往返运动。而传动链条303在作往返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链轮往返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一传动杆301往返
转动,最终带动第一传动杆301上的雾箱主体10往返摇摆,进而有效解决起尘源不固定,抑尘覆盖面积较小等问题。
51.本实施例中,雾箱主体10为杆状结构的双流体雾箱,其具体实施结构可以参考专利cn211537028u,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赘述。雾箱主体10通过至少两个雾箱支架40固定设在第一传动杆301上,且雾箱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传动杆301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地,雾箱支架40包括第一支板401与第二支板402,第二支板4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支板402分布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板401的两端,即第一支板401与两个第二支板402共同构成一个拱门型结构。第二支板402上沿竖向间隔设有第一固定孔403与第二固定孔404,且第一固定孔403位于第二固定孔404的上方,雾箱支架40通过第一固定孔403吊设在第一传动杆301上,且第一支板401与第一传动杆301固定相连,雾箱本体通过第二固定孔404吊设在雾箱支架40上。
52.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传动杆301上对应第一支板401的位置设有安装槽3011,该安装槽3011的槽底沿第一传动杆301的长度方向具有多个第一螺纹孔3012,第一支板401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3012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405。第一支板401嵌入安装槽3011内,且通过第一螺纹孔3012、第二螺纹孔405与螺钉的配合实现第一支板401与第一传动杆301之间的固定相连。
53.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01、凸轮502、第二传动杆503、驱动杆504与连接件505。其中,凸轮50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上,第二传动杆503的一端铰接在凸轮502上,第二传动杆503的另一端铰接在驱动杆504的底端上。驱动杆504的顶端与连接件505固定相连,且连接件505与传动链条303固定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驱动电机501固定在应用位置,驱动电机501带动凸轮502转动,由于第二传动杆503的两端分别与凸轮502、驱动杆504铰接,进而使得驱动杆504的作往返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505做往返运动,使得传动链条303在连接件505的带动下作往返运动。
54.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固定板506与导向轴套507,驱动电机501、导向轴套507均与固定板506固定相连,即通过固定板506使得驱动电机501与导向轴套507之间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导向轴套507的轴孔方向与电机的输出端方向垂直,且导向轴套507套设在驱动杆504上,由于驱动电机501为固定安装在应用场景中,使得导向轴套507也无法活动,进而通过导向轴套507对驱动杆50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驱动杆504相对于驱动电机501只能在驱动杆504的长度方向上作往返的直线运动。
55.进一步优选地,导向轴套507上靠近端部的内壁上设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上设有石墨铜套508,且导向轴套507的端部设有可固定石墨铜套508的端盖509。驱动杆504依次穿过端盖509、石墨铜套508,驱动杆504与石墨铜套508滑动相连,且驱动杆504与导向轴套507、端盖509之间均为间隙配合。通过在导向轴套507内设置石墨铜套508与驱动杆504之间滑动相连,能够对驱动杆504的滑动起到自润滑的作用。
56.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05包括第一杆体5051与第二杆体5052,第一杆体5051与第二杆体5052固定相连且相互垂直。驱动杆504的端部与第一杆体5051固定相连,传动链条303的部分链体沿第二杆体5052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5052上,且驱动杆504与第二杆体5052之间相互平行。通过这一结构设计,使得传动链条303上位于第二杆体5052上的部分链体同样跟随驱动杆504作直线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传动链条303的运动过程具有良好的
稳定性。
57.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传动链条303的两端均与连接件505固定相连,以使得传动链条303围成环形结构。且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杆304与第二链轮305,第二链轮305固定设在第三传动杆304的一端,且第三传动杆304连接在支撑架20上,且第三传动杆304位于第一传动杆301的上方。其中,第一链轮302与传动链条303上内环的一端啮合,第二链轮305与传动链条303上内环的另一端啮合。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可有效地减少传动机构的安装空间,同时在传动链轮的内环的两端分布设置第一链轮302与第二链轮305,可以使得传动链条303绷紧,进而使得传动链条303的运动过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58.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由若干方钢焊接而成。具体地,支撑架20上具有若干立杆201与若干横杆202。其中,每一个立杆201上沿竖向间隔焊接有两个横杆202。第一传动杆301转动连接在位于下方的横杆202上,第三传动杆304转动连接在位于上方的横杆202上。进一步具体地,第一传动杆301、第三传动杆304均与两个以上的横杆202转动相连,以使得横杆202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第一传动杆301与第三传动杆30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横杆202上对应第一传动杆301与第三传动杆304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轴承203,即第一传动杆301与第三传动杆304通过轴承203转动连接在横杆202上,进而有效地减少第一传动杆301、第三传动杆304与横杆202之间的摩擦阻力。
59.本实施例中可摇摆的工矿喷雾雾箱的工作过程中:
60.启动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带动凸轮502转动,凸轮502通过第二传动杆503带动驱动杆504沿导线轴套作直线往返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505作直线往返运动。而连接件505进一步带动传动链条303沿其自身的路径方向作往返运动,第一链轮302则在传动链条303的带动下作往返旋转运动,并同步带动第一传动杆301作返旋转运动,最终带动第一传动杆301上的雾箱主体10往返摇摆,有效解决起尘源不固定,抑尘覆盖面积较小等问题。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