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3624发布日期:2021-12-08 13:20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pam(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可以用作有效的絮凝剂、增稠剂、纸张增强剂以及液体的减阻剂等,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造纸、石油、煤炭、矿冶、地质、轻纺、建筑等工业部门。聚丙烯酰胺在使用之前一般都需配制成0.1%~0.5%的稀释溶液备用,并且,聚丙烯酰胺必须充分溶解才能充分发挥絮凝作用。
3.但是,pam(聚丙烯酰胺)较难溶解,人工操作时候,手动溶解操作要领难掌握,溶解过程中易结成絮团,而在药液中形成絮团后,将影响投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形成絮团后的药剂不能正常溶解,从而浪费了药剂,增加了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以解决现有pam加药装置结构设置分散、不紧密、占用空间大、造型不美观、装置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5.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可以包括:
6.进料斗:预处理箱,设置在进料斗一侧,通过螺旋输料管与进料斗连通,且在预处理箱上连通有第一配水管,预处理箱用于初步溶解药剂;溶解箱,设置在预处理箱底侧,与预处理箱连通,内部具有搅拌装置,溶解箱一侧连通有第二配水管;投料设备,设置在溶解箱底侧,与溶解箱连通,在投料设备上设置有计量泵。
7.优选地,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网栅,设置在预处理箱内部,且设置在螺旋输料管底侧,用于防止吸潮后结团的pam进入溶解箱,在溶解槽产生絮团。
8.优选地,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干燥装置,设置在螺旋输料管一侧,与螺旋输料管连通,用于干燥螺旋输料管或网栅。
9.优选地,溶解箱可以包括:第一溶解腔,设置在预处理箱底侧,与预处理箱连通,且与第二配水管连通;第二溶解腔,设置在第一溶解腔一侧,与第一溶解腔连通;第三溶解腔,设置在第二溶解腔一侧,与第二溶解腔连通,且与投料设备连通。
10.优选地,溶解箱可以包括:排污口,设置在第一溶解腔、第二溶解腔、第三溶解腔底侧。
11.优选地,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插入式液位控制器,设置在溶解箱内,用于观察溶解单元中的液位高度,对溶解单元内的液面高度进行调控。
12.优选地,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箱,设置在溶解箱一侧,与螺旋输料管、搅拌装置、插入式液位控制器电性连通。
13.优选地,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步梯,设置在溶解箱一侧。
14.优选地,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底板,设置在投料设备底侧。
15.本实用新型pam自动加药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本技术pam自动加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占地空间小、各执行单元之间结合紧凑,能够对pam(聚丙烯酰胺)进行充分的溶解,防止粉状的pam直接进入溶解性,遇水汽结成絮团,提高后续的配药溶解过程中的溶解效果,减少pam的浪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7.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18.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本实用新型pam自动加药装置正视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pam自动加药装置右视图;
21.图3本实用新型pam自动加药装置a位置放大图;
22.图4本实用新型pam自动加药装置溶解箱剖视图。
23.图中:10、进料斗;11、预处理箱;12、螺旋输料管;100、第一配水管;20、溶解箱;21、搅拌装置;200、第二配水管;30、投料设备;31、计量泵;13、网栅;14、干燥装置;22、第一溶解腔;23、第二溶解腔;24、第三溶解腔;25、排污口;26、插入式液位控制器;40、控制箱;41、步梯;4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该pam自动加药装置。
26.实施例
27.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pam自动加药装置,可以包括:
28.进料斗10:预处理箱11,设置在进料斗10一侧,通过螺旋输料管12与进料斗10连通,且在预处理箱11上连通有第一配水管100,预处理箱11用于初步溶解药剂;溶解箱20,设置在预处理箱11底侧,与预处理箱11连通,内部具有搅拌装置21,溶解箱20一侧连通有第二配水管200;投料设备30,设置在溶解箱20底侧,与溶解箱20连通,在投料设备30上设置有计量泵31。
29.其中,预处理箱11用于先一步将粉状的pam与水混合溶解,防止粉状的pam在投加过程中遇水汽结成絮团,降低后续的配药溶解过程中的溶解效果,造成pam的浪费。
30.其中,为了充分溶解,预处理箱11内部还可以设置有搅拌结构。
31.为了避免成团的pam进入预处理箱11,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网栅13,设置在预处理箱11内部,且设置在螺旋输料管12底侧,用于防止吸潮后结团的pam进入溶解箱20,在溶解槽产生絮团。
32.其中,网栅13的作用是防止吸潮后结团的pam进入溶解槽,产生絮团,网栅13起到筛选的作用。
33.具体来说,为了避免pam成团,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干燥装置14,设置在螺旋输料管12一侧,与螺旋输料管12连通,用于干燥螺旋输料管12或网栅13。
34.其中,pam经过干燥后不易接团,不会造成网栅13堵塞,影响溶解箱20溶解效果,干燥装置14可以为电吹风干燥装置。
35.为了提高溶解效率,溶解箱20可以包括:第一溶解腔22,设置在预处理箱11底侧,与预处理箱11连通,且与第二配水管200连通;第二溶解腔23,设置在第一溶解腔22一侧,与第一溶解腔22连通;第三溶解腔24,设置在第二溶解腔23一侧,与第二溶解腔23连通,且与投料设备30连通。
36.具体来说,这种溶解方式有利于pam的充分溶解和熟化,设置三个溶解腔和搅拌装置21较为合理,既能保证pam的充分溶解又能节省制作成本。
37.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溶解箱20可以包括:排污口25,设置在第一溶解腔22、第二溶解腔23、第三溶解腔24底侧。
38.其中,排污口25用于排出溶解腔中可能存在的污垢,污垢可能是未能充分溶解的pam、长时间未使用积累的灰尘,通过清洗可将溶解腔内污垢通过排污口25排出。
39.为了检测溶解腔内液位的高低,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包括:插入式液位控制器26,设置在溶解箱20内,将液位高低反馈到控制箱40,从而实现对液位的调整,如控制进水总阀的关闭与开启、控制进料斗10是否继续加料等。
40.为了实现实现智能化调整,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箱40,设置在溶解箱20一侧,与螺旋输料管12、搅拌装置21、插入式液位控制器26电性连通。
41.其中,控制箱40,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由工业计算机plc、触摸显示屏、液位控制系统、变频器、电气仪表元件、控制柜等组成,其中工业计算机plc、变频器、电气仪表元件等安装在控制柜内,触摸显示屏安装在控制柜面板上,控制柜直接焊接在箱体上部,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触摸显示屏上进行操作即可控制整个pam全自动加药装置。
42.为了方便人工的调控,一般来说,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步梯41,设置在溶解箱20一侧。操作者可通过步梯41将粉状pam药品投加到进料斗10中,观察装置运行状态,进行设备维护。
43.pam自动加药装置还可以包括:底板42,设置在投料设备30底侧。
44.本技术pam自动加药装置工作原理:
45.工作时,待溶解的pam(聚丙烯酰胺)从进料斗进入,经过螺旋输料管传送进入预处理箱,经由第一配水管输入调配水,对pam(聚丙烯酰胺)进行初步溶解,此时,为了避免pam(聚丙烯酰胺)成团进入预处理箱,还设置有干燥装置、网栅,对pam(聚丙烯酰胺)进行干燥、拦截,经过初步溶解后的pam(聚丙烯酰胺)进入溶解箱,经由三个溶解腔的依次充分搅拌溶解,最后经由投料设备,计量投入使用。
4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