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1431发布日期:2021-12-08 14:2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


背景技术:

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
ǎ
),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3.茶叶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4.其中所提及的毛茶也称毛条。清茶.红茶或绿茶的原料茶。分称红毛茶和绿毛茶.青毛茶。茶树鲜叶初加工的粗制品。大小不一,形状粗糙,外销红,绿茶的初级制品,也统称为毛茶。毛茶可供人们饮用,但是由于毛茶的产地、采制的季节、鲜叶老嫩、初制技术等的不同,品质差异很大。
5.现有多种原料的毛茶间的均匀混合通常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该传统方式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品茶人群品味的提升,以及对毛茶质量的提高,目前也形成了茶叶制品发展的一个瓶颈,以目前毛茶均匀混合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缺陷:
6.(1)劳动效率低下;
7.(2)毛茶损耗大,尤其是毛茶的嫩尖很容易折断破碎,严重影响品质;
8.(3)毛茶均匀混合效果不均匀,品质难以得到稳定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茶多重往复旋转式匀混结构,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1.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毛茶进料斗,下端设有毛茶卸料斗,所述筒体内上下依次间隔地设有若干伞状旋转匀混斗,且彼此相邻的两个伞状旋转匀混斗之间的旋转方向保持相反。
12.作为优选的,所述伞状旋转匀混斗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
13.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带有减速器的驱动电机。
14.作为优选的,所述毛茶进料斗为可自转的导料转斗,所述导料转斗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导料条,所述导料条沿着导料转斗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轨迹方向布设。
15.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料条的外形光滑无棱角。
16.作为优选的,所述伞状旋转匀混斗的外表面光滑无棱角。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通过灵活增减伞状旋转匀混斗的数量,能够单独通过多组伞状旋转匀混斗来实现多重往复旋转式匀混,在提高毛茶匀混处理的效果的同时,也更具灵活性,并且简化部分结
构。构成一针对毛茶匀混的结构独特的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
19.毛茶通过导料转斗和导料条,能够借助下落毛茶的冲击和自量,带动导料转斗转动,从而将混合的各种毛茶进行初次匀混。导料条的外表面光滑,没有棱角,因此下落至此的毛茶不容易出现断裂破碎,有利保证毛茶加工的质量。此导料转斗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整体形成多重往复旋转式匀混的效果。
20.导料条的外形光滑无棱角。伞状旋转匀混斗的外表面光滑无棱角。因此下落至伞状旋转匀混斗的毛茶不容易出现断裂破碎,有利保证毛茶加工的质量。在匀混方面,可以仅通过若干伞状旋转匀混斗彼此间互为反向的旋转,以及导料转斗的协同,通过多次重复匀混操作,从而实现非常充分匀地混毛茶,且匀混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能够大幅提高毛茶匀混的工作效率,匀混效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效果均匀,且能够显著减少毛茶因为人工匀混所产生的过多断裂破碎的问题,从而也有效保障毛茶的品质,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伞状旋转匀混斗设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料转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筒体 2.毛茶进料斗 3.毛茶卸料斗 4.伞状旋转匀混斗 5.驱动电机 6.导料转斗 7.导料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

4所示,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端设有毛茶进料斗,2下端设有毛茶卸料斗3,筒体内上下依次间隔地设有若干伞状旋转匀混斗4,且彼此相邻的两个伞状旋转匀混斗4之间的旋转方向保持相反。
28.通过灵活增减伞状旋转匀混斗4的数量,能够单独通过多组伞状旋转匀混斗4来实现多重往复旋转式匀混,在提高毛茶匀混处理的效果的同时,也更具灵活性,并且简化部分结构,构成一针对毛茶匀混的结构独特的伞斗旋转式毛茶匀混结构。
29.作为一驱动方式的实施例,伞状旋转匀混斗4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为带有减速器的驱动电机5。
30.毛茶进料斗为可自转的导料转斗6,导料转斗6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导料条7,导料条沿着导料转斗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轨迹方向布设。
31.导料转斗6通过导料条7,能够借助下落毛茶的冲击和自量,带动导料转斗6转动,从而将混合的各种毛茶进行初次匀混。导料条7的外表面光滑,没有棱角,因此下落至此的毛茶不容易出现断裂破碎,有利保证毛茶加工的质量。
32.导料条7的外形光滑无棱角。伞状旋转匀混斗4的外表面光滑无棱角。因此下落至
伞状旋转匀混斗4的毛茶不容易出现断裂破碎,有利保证毛茶加工的质量。
33.导料转斗6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整体形成多重往复旋转式匀混的效果。
34.在匀混方面,可以仅通过若干伞状旋转匀混斗4彼此间互为反向的旋转,以及导料转斗6的协同,通过多次重复匀混操作,从而实现非常充分匀地混毛茶,且匀混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能够大幅提高毛茶匀混的工作效率,匀混效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效果均匀,且能够显著减少毛茶因为人工匀混所产生的过多断裂破碎的问题,从而也有效保障毛茶的品质,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加工生产。
35.作为一实施例,筒体1内位于下方的伞状旋转匀混斗4可以比位于上方的伞状旋转匀混斗4面积稍大,以满足能够承接上方的伞状旋转匀混斗4下料的毛茶。
36.作为一实施例,筒体1内位于下方的伞状旋转匀混斗4可以是并列或加错设置的多组,以满足能够承接上方的伞状旋转匀混斗4下料的毛茶,也有利于毛茶的充分匀混。
37.作为一实施例,伞状旋转匀混斗4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表面光滑的导料条7,其结构与导料转斗6上的导料条7结构一样。
38.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