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4474发布日期:2021-12-15 12:3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辅助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


背景技术:

2.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对某些物质进行检测,检测时,需将待检测物质和检验试剂一起加入至反应器皿中混合进行反应,而某些反应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需将反应器皿置于加热锅中进行加热反应,由于待检测物质或检验试剂中的某些组分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此需在器皿上安装冷凝直管以对挥发出来的物质进行冷凝,使得冷凝后的物质回流至反应器皿中继续进行反应。
3.但冷凝直管的长度较长,使用时呈竖直放置,导致冷凝直管的高度较高,容易被实验人员碰倒,影响反应器皿中化学反应的进行,甚至会导致反应被中断,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冷凝直管使用时容易被碰倒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升降滑移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冷凝直管穿设,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抵紧并定位所述通孔内的冷凝直管,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抵紧所述支架并定位所述夹持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凝直管在使用时,将支架放置于冷凝直管附近,接着移动夹持件,使冷凝直管穿设夹持件上的通孔并挤压弹性块,然后通过固定组件抵紧支架进而对夹持件进行定位,此时,弹性块抵紧冷凝直管的外侧壁,通过弹性块与冷凝直管外侧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夹持件和冷凝直管之间的相对定位,进而对冷凝直管进行支撑,减少了冷凝直管被碰倒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对反应器皿内反应的影响,使得反应器皿内化学反应的进行更加顺利。
8.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升降滑移于所述支架上的连接块和滑移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定位块的滑移方向朝远离或靠近所述连接块设置;所述连接块包括升降滑移于所述支架上的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滑移部,所述滑移部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滑移部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通孔由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位块拼接形成,所述滑移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滑移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穿设所述定位孔并定位所述定位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夹持件使冷凝直管穿设通孔时,移动定位组件使定位组件脱离定位孔,然后朝远离连接块的方向移动定位块,带动滑移部在定位块上
移动,使滑移部上的定位孔和定位组件错开,且通孔变大,便于冷凝直管穿设通孔,至夹持件移动至可对冷凝直管进行支撑的适当位置,朝靠近连接块的方向移动定位块,使定位组件与滑移部上定位孔对准,然后移动定位组件使定位组件穿设定位孔,通过定位组件抵接定位孔的内壁进而实现滑移部与定位块之间的相对定位,此时,通孔内的弹性块抵紧冷凝直管的外侧壁进而实现夹持件和冷凝直管之间的相对定位,即可对冷凝直管进行支撑,相比于将冷凝直管直接穿设通孔,减小了夹持件移动过程中弹性块抵紧冷凝直管的力,使得移动过程中夹持件受到的阻力减小,从而使得夹持件移动更加方便。
10.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块内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滑移方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定位件具有卡入所述定位孔的趋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件和定位件,当需要移动夹持件使冷凝直管穿设通孔时,移动定位件使定位件脱离定位孔,然后移动定位块使通孔变大以便冷凝直管穿设,当夹持件移动至适当位置后,移动定位块使定位件和定位孔对准,松开定位件,定位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卡入定位孔内,且定位件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不易从定位孔内脱离,使得滑移部和定位块之间相对定位的稳定性更好。
12.可选的,所述定位块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位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块内的联动部、设置于所述联动部上的操作部和限位部,所述联动部对应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定位块的外侧,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紧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和所述限位部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联动部、操作部和限位部,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紧安装腔的内壁和限位部,通过限位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紧安装腔的内壁,进而对定位件进行限位,减少了定位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脱出定位块的情况,提高了定位件在定位块内移动的稳定性,使得调节定位件更加方便。
14.可选的,所述滑移部上还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定位孔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孔,当定位件脱离定位孔后,移动定位块使定位件和限位孔对准,接着移动定位件,使定位件穿设限位孔,通过定位件抵接限位孔的内壁进而对定位块进行限位,减少了定位块在夹持件移动过程中脱出连接块的情况,且无需实验人员一直拿住定位块,使得移动夹持件更加方便。
16.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固定块和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调节部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部上的锁紧件,所述调节部的滑移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块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调节部和所述固定块拼接形成有锁孔,所述锁孔供所述支架穿设,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锁紧件抵紧所述固定块并定位所述连接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件移动至适当位置后,扭转锁紧件,锁紧件通过与调节部的螺纹配合带动调节部移动,使调节部抵紧锁孔内的支架,通过调节部与支架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实现夹持件在支架上的固定,使得固定夹持件更加方便。
18.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竖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锁孔内,所述卡槽供所述卡块
卡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卡块和卡槽,通过卡块卡入卡槽内并抵接卡槽的内壁,进而对夹持件进行限位,减少了夹持件和支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提高了夹持件在支架上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夹持件和支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导致的磨损,使得夹持件和支架更加耐用。
20.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支架穿设于所述滑移孔,所述滑移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滑移孔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同轴环,若干所述同轴环沿竖向呈间隔分布,相邻所述同轴环和所述支架拼接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供所述限位条卡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条和限位槽,当上下移动夹持件时,朝远离支架的方向移动夹持件使支架位于滑移孔内与限位条错开的地方,即可上下移动夹持件,至夹持件移动至适当位置后,朝靠近支架的方向移动夹持件,使限位条穿设支架上的对应限位槽,通过限位条抵接对应限位槽的内壁,进而对夹持件在支架上的位置进行限位,减少了在扭转锁紧件的过程中,夹持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移动的情况,使得固定夹持件更加方便,并进一步提高了夹持件在支架上固定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设置夹持件、通孔、弹性块和固定组件,当冷凝直管在使用时,移动夹持件使冷凝直管穿设通孔并挤压弹性块,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对夹持件进行定位,通过弹性块与冷凝直管外侧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夹持件和冷凝直管之间的相对定位,进而对冷凝直管进行支撑,减少了冷凝直管被碰倒的情况,使得反应器皿内化学反应的进行更加顺利;
24.2.通过设置连接块和定位块,移动定位组件使定位组件脱离定位孔,然后移动定位块使通孔变大,便于冷凝直管穿设通孔,至夹持件移动至适当位置,移动定位块使定位组件与滑移部上定位孔对准,然后移动定位组件使定位组件穿设定位孔实现滑移部与定位块之间的相对定位,即可对冷凝直管进行支撑,减小了夹持件移动过程中弹性块抵紧冷凝直管的力,使得移动过程中夹持件受到的阻力减小,从而使得夹持件移动更加方便;
25.3.通过设置滑移孔、限位条和限位槽,当上下移动夹持件时,移动夹持件使支架位于滑移孔内与限位条错开的地方,即可上下移动夹持件,至夹持件移动至适当位置后,移动夹持件使限位条穿设对应限位槽,通过限位条抵接对应限位槽的内壁,进而对夹持件在支架上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固定夹持件更加方便,并进一步提高了夹持件在支架上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夹持件的结构;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定位块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限位孔的结构;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定位块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安装腔的结构;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固定组件的结构;
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卡槽和卡块的结构。
32.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底座;12、柱体;2、夹持件;21、连接块;211、连接部;
212、滑移部;2121、定位孔;2122、限位孔;22、定位块;221、安装腔;3、通孔;31、第一半槽;32、第二半槽;4、弹性块;41、第一弹性条;42、第二弹性条;5、定位组件;51、定位件;511、联动部;512、限位部;513、操作部;52、弹性件;6、同轴环;61、限位槽;7、滑移孔;71、限位条;8、固定组件;81、固定块;82、固定件;821、调节部;822、锁紧件;9、锁孔;10、卡槽;101、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参见图1,实验室辅助支撑件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底座11和柱体12,柱体12呈竖直设置,柱体12的下端与底座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柱体12上升降滑移有夹持件2,夹持件2用于夹持冷凝直管进而对冷凝直管进行支撑。
35.参见图2,夹持件2包括连接块21和定位块22,连接块21包括连接部211和两个滑移部212,连接部211升降滑移于柱体12上,柱体12位于连接部211的一端,两个滑移部212均位于连接部211远离柱体12的一侧并与连接部211固定连接,且两个滑移部212沿水平方向呈间隔设置。定位块22位于连接块21远离柱体12的一侧,且两个滑移部212均穿设于定位块22并滑移连接于定位块22上,定位块22通过与两个滑移部212的配合滑移连接于连接部211上,定位块22的滑移方向朝远离或靠近连接部211设置。
36.参见图2,连接部211靠近定位块2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半槽31,第一半槽31沿竖向贯穿连接部211设置,定位块22靠近连接部21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半槽32,第二半槽32和第一半槽31对齐设置,且第二半槽32沿竖向贯穿定位块22设置。第一半槽31和第二半槽32拼接形成有通孔3,通孔3位于两个滑移部212之间,通孔3用于冷凝直管穿设。
37.参见图2,通孔3的内壁上固定有弹性块4,弹性块4包括第一弹性条41和第二弹性条42,第一弹性条41固定于第一半槽31的内壁上并贴合第一半槽31的内壁设置,第二弹性条42固定于第二半槽32的内壁上并贴合第二半槽32的内壁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条41和第二弹性条42的材质均为橡胶。
38.参见图3和图4,每个滑移部212上均开设有定位孔2121和限位孔2122,限位孔2122位于对应定位孔2121远离连接部211的一侧,两个滑移部212上的定位孔2121和限位孔2122均对齐设置。定位块22内开设有两个安装腔221,两个安装腔221的位置与两个滑移部212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安装腔221对齐设置。每个安装腔221均和对应滑移部212间隔设置。
39.参见图3和图4,定位块22上滑移连接有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与安装腔221一一对应设置,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件51和弹性件52,定位件51包括联动部511、限位部512和操作部513,联动部511滑移连接于定位块22内,联动部511的位置对应定位块22抵接连接部211后、定位块22内对应滑移部212上定位孔2121的位置设置,且联动部511的滑移方向朝靠近或远离对应定位孔2121设置。限位部512位于对应安装腔221内,且限位部512与联动部511固定连接,操作部513位于限位部512远离对应滑移部212的一侧,且操作部513位于定位块22的外侧,操作部513与联动部511远离对应滑移部212的一端固定连接。
40.参见图4,弹性件52位于限位部512远离对应滑移部212的一侧并位于对应安装腔221内,且弹性件52套设于联动部511的外侧,弹性件52靠近限位部512的一端抵紧于限位部512,并将限位部512抵紧于安装腔221靠近对应滑移部212的内壁上,弹性件52与上述端部
相对的一端抵紧于对应安装腔221远离对应滑移部212的内壁。弹性件52通过与限位部512和对应安装腔221内壁的配合使得联动部511具有卡入对应定位孔2121的趋势。
41.参见图5,柱体1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同轴环6,若干同轴环6沿竖向呈均匀间隔分布,相邻同轴环6和柱体12拼接形成有限位槽61。连接部211上开设有滑移孔7,滑移孔7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定位块22的滑移方向设置,滑移孔7供柱体12穿设。滑移孔7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个内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条71,每个内壁上的限位条71均位于滑移孔7靠近定位块22的一端,且每个限位条71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滑移孔7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槽61供限位条71卡入。
42.参见图5,连接部211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块81和固定件82,固定块81位于滑移孔7靠近定位块22的一侧,且固定块81与连接部2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件82包括调节部821和锁紧件822,调节部821呈环状,且调节部821穿设并滑移连接于固定块81上,调节部82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定位块22的滑移方向设置。调节部821位于固定块81靠近滑移孔7的部分和固定块81靠近滑移孔7的端面拼接形成有锁孔9,锁孔9供滑移孔7内的柱体12穿设。
43.参见图5,锁紧件822位于固定块81远离滑移孔7的一侧,锁紧件822穿设于调节部821并与调节部821螺纹连接,且锁紧件822靠近固定块81的端部抵接固定块81设置,调节部821通过与锁紧件822和固定块81的配合滑移连接于固定块81上。本实施例中,锁紧件822为螺栓。
44.参见图6,柱体1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0,卡槽10位于柱体12远离固定块81的一侧并沿竖向贯穿柱体12设置,且卡槽10朝远离柱体12的方向贯穿若干同轴环6设置。调节部821上固定有卡块101,卡块101位于锁孔9内,且卡块101位于锁孔9内柱体12远离固定块81的一侧,卡块101的位置与卡槽10的位置对应设置,卡槽10供卡块101卡入。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实验室辅助支撑件的实施原理为:
46.当冷凝直管在使用时,将支架1放置于冷凝直管附近,朝远离定位块22的方向移动两个操作部513,带动两个联动部511脱离对应定位孔2121,然后朝远离连接部211的方向移动定位部,使两个限位孔2122和两个联动部511对准后,松开操作部513,在对应弹性件52的作用下使得两个联动部511卡入对应限位孔2122内,实现定位块22和连接部211之间的相对定位。此时,通孔3变大。
47.再扭转调节部821上的锁紧件822,使调节部821朝靠近滑移孔7的方向移动,接着朝远离柱体12的方向移动连接部211,使得柱体12位于滑移孔7内与限位条71错开的地方,再上下移动夹持件2,使冷凝直管穿设夹持件2上的通孔3,至连接部211移动至适当位置,朝靠近柱体12的方向移动连接部211,使滑移孔7内的限位条71穿设柱体12上的对应限位槽61,通过限位条71抵接对应限位槽61的内壁,进而对连接部211在支架1上的位置进行限位,接着扭转锁紧件822使得调节部821朝远离滑移孔7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调节部821上的卡块101卡入卡槽10内,至锁紧件822抵紧固定块81,此时调节部821抵紧柱体12并将柱体12抵紧于滑移孔7靠近定位块22的内壁上,即可实现连接部211在柱体12上的定位。
48.然后朝远离定位块22的方向移动两个操作部513,带动两个联动部511脱离对应限位孔2122,再朝靠近连接部211的方向移动定位块22,使得通孔3内的弹性块4抵紧冷凝直管的外侧壁,通过弹性块4与冷凝直管外侧壁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实现夹持件2与冷凝直管
之间的相对定位。
49.至定位块22抵接连接部211,此时,两个定位孔2121和两个联动部511对准,松开两个操作部513,在对应弹性件52的作用下使得两个联动部511卡入对应定位孔2121内,实现定位块22和连接部211之间的相对定位,即可通过支架1和夹持件2对冷凝直管进行夹持和支撑,减少了冷凝直管被碰倒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对反应器皿内反应的影响,使得反应的进行更加顺利。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