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0641发布日期:2021-12-01 11:5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


背景技术:

2.笔记本电脑lcd bezel是指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前面的那个四边框(周框),本领域简称为笔记本电脑lcd b件。目前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家在组装显示器和显示器边框之前,需对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进行喷涂操作,喷涂之前先将显示器边框固定在支架上,然后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将涂料分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旋涂于显示器边框的表面。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现有支架结构设计的原因,喷涂过程中不能对显示器边框进行矫正,进而显示器边框的变形度不能达到客户要求,因而亟需对这一现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在喷涂过程中,由于现有固定支架的设计原因,导致不能对喷涂后的显示器边框进行矫正,即显示器边框的变形度不能达到客户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包括支撑基板,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一侧边表面凸设有第一卡扣,与第一侧边相对的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三侧边表面凸设有第二卡扣,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一边连接的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二侧边表面凸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第一侧边的一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靠近第三侧边的一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之间的第二侧边表面还凸设有第一限定块,与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另一边连接的所述支撑基板的第四侧边表面凸设有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靠近第一侧边的另一边设置,所述第四支撑块靠近第三侧边的另一边设置,所述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之间的第四侧边表面还凸设有第二限定块。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使用时,首先将待喷涂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固定在支撑基板上,具体将显示器边框宽边上预设的卡块对应插入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中进行固定,并且将显示器边框一长边上预设的卡孔对应卡接在第二侧边两端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上以达到对显示器边框的一个长边两端进行支撑,同时将显示器边框另一长边上预设的卡孔对应卡接在第四侧边两端的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以达到对显示器边框的另一个长边两端进行支撑,显示器边框的两个长边中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向支撑基板表面下塌,而下塌的最低限度将通过第一限定块和第二限定块进行限定,即当显示器边框的中部下塌至与第一限定块和第二限定块接触时,将再也无法向下塌了,由此显示器边框将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弧形造型,然后按此造型进行喷涂操作。因此,本喷涂治具在喷涂过程中能够对显示器边框进行矫正,能够满足
客户对于显示器边框的变形度要求。
7.进一步,所述支撑基板为中空结构,中空区域内设有第一斜支条、第二斜支条、水平支条和多个竖直支条,所述第一斜支条的一端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交接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交接处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条的一端与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的交接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侧边和第四侧边的交接处连接,所述水平支条的一端与第一侧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侧边中部连接,所述多个竖直支条的一端与第二侧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支条、第二斜支条和水平支条交接后与第四侧边连接。
8.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外侧的第一侧边表面还凸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外侧的第三侧边表面还凸设有第四卡扣。
9.进一步,所述支撑基板的底面凹设有与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分别对应的卡孔,以及凸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分别对应的卡槽。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表面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底面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与现有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支撑基板;11、第一侧边;111、第一卡扣;112、第三卡扣;12、第二侧边;121、第一支撑块;122、第二支撑块;123、第一限定块;13、第三侧边;131、第二卡扣;132、第四卡扣;14、第四侧边;141、第三支撑块;142、第四支撑块;143、第二限定块;15、卡孔;16、卡槽;2、第一斜支条;3、第二斜支条;4、水平支条;5、竖直支条;100、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6.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包括支撑基板1,所述支撑基板1的第一侧边11表面凸设有第一卡扣111,与第一侧边11相对的所述支撑基板1的第三侧边13表面凸设有第二卡扣131,与第一侧边11和第三侧边13一边连接的所述支撑基板1的第二侧边12表面凸设有第一支撑块121和第二支撑块122,所述第一支撑块121靠近第一侧边11的一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122靠近第三侧边13的一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块121和第二支撑块122之间的第二侧边12表面还凸设有第一限定块123,与第一侧边11和第三侧边13另一边连接的所述支撑基板1的第四侧边14表面凸设有第三支撑块
141和第四支撑块142,所述第三支撑块141靠近第一侧边11的另一边设置,所述第四支撑块142靠近第三侧边13的另一边设置,所述第三支撑块141和第四支撑块142之间的第四侧边14表面还凸设有第二限定块143。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用的喷涂治具使用时,首先将待喷涂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固定在支撑基板上,具体将显示器边框宽边上预设的卡块对应插入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中进行固定,并且将显示器边框一长边上预设的卡孔对应卡接在第二侧边两端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上以达到对显示器边框的一个长边两端进行支撑,同时将显示器边框另一长边上预设的卡孔对应卡接在第四侧边两端的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上以达到对显示器边框的另一个长边两端进行支撑,显示器边框的两个长边中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向支撑基板表面下塌,而下塌的最低限度将通过第一限定块和第二限定块进行限定,即当显示器边框的中部下塌至与第一限定块和第二限定块接触时,将再也无法向下塌了,由此显示器边框将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弧形造型,然后按此造型进行喷涂操作。因此,本喷涂治具在喷涂过程中能够对显示器边框进行矫正,能够满足客户对于显示器边框的变形度要求。
18.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支撑基板1为中空结构,中空区域内设有第一斜支条2、第二斜支条3、水平支条4和多个竖直支条5,所述第一斜支条2的一端与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的交接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侧边13和第四侧边14的交接处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条3的一端与第二侧边12和第三侧边13的交接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侧边11和第四侧边14的交接处连接,即所述第一斜支条2和第二斜支条3为沿着支撑基板1的对角线倾斜布置,所述水平支条4的一端与第一侧边11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侧边13中部连接,所述多个竖直支条5的一端与第二侧边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支条2、第二斜支条3和水平支条4交接后与第四侧边14连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基板结构,不但减轻了支撑基板的重量,节约了支撑基板的制造原材料,而且还能保证支撑基板的支撑强度即防止变形。
19.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扣111外侧的第一侧边11表面还凸设有第三卡扣112,所述第二卡扣131外侧的第三侧边13表面还凸设有第四卡扣132,由此不但可以通过第一卡扣111和第二卡扣131对一种规格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100进行固定,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三卡扣112和第四卡扣132对另一种规格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100进行固定,即本支撑基板1可分别对两种规格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边框100进行固定,因而提升了支撑基板1的应用范围。
20.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2所示,所述支撑基板1的底面凹设有与第一卡扣111、第二卡扣131、第三卡扣112和第四卡扣132分别对应的卡孔15,以及凸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21、第二支撑块122、第三支撑块141和第四支撑块142分别对应的卡槽16,因而当两个支撑基板1需重叠放置时,只要将一个支撑基板的第一卡扣111、第二卡扣131、第三卡扣112和第四卡扣132分别对应插入另一个支撑基板的卡孔15中,并同时将一个支撑基板的第一支撑块121、第二支撑块122、第三支撑块141和第四支撑块142分别对应插入另一个支撑基板的卡槽16中,据此可实现多个支撑基板的稳定重叠放置,因而方便了生产厂家对于支撑基板的整理。
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