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超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0482发布日期:2022-03-09 12:3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超滤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离心超滤管。


背景技术:

2.超滤管具有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当原液流过超滤膜表面时,只允许分子大小小于微孔径的物质通过,而体积大于微孔的物质则被节流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
3.现有超滤管在工作时,分离液在静态状况下,分离液自身难以滴落,有时需要人工甩落,在取出内滤管时,因抖动容易滴落在外侧;当通过离心机对原液加速离心过滤时,其管口容易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离心超滤管。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离心超滤管,包括外管体和内滤管,所述外管体呈圆杯状,所述外管体的下端部呈尖锥状,所述外管体管体外侧的中下部竖向设有外管体刻度,所述外管体管体外侧的上部设有管体标记片,所述内滤管的上端口设有外翻边,所述内滤管的中部呈向下缩口状,所述内滤管中部缩口处的下端设有扁平v形过滤端,所述扁平v形过滤端内部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有过滤槽,位于扁平v形过滤端的内侧且于所述过滤槽的槽口处设有超滤膜,所述过滤槽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竖向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下端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槽与超滤膜之间设有隔空腔,所述导流孔位于隔空腔的下侧处,所述隔空腔通过导流孔与扁平v形过滤端的外侧连通,所述扁平v形过滤端外部的前侧设有内管体刻度,所述内滤管插入于外管体的上端部,所述外翻边扣于外管体上端的边沿上,所述外管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外管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外管体内部的底端为小平面。
7.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导流孔之间上下依次交错排列。
8.作为优选,所述扁平v形过滤端下端的外侧设有若干的u形导流槽,所述u形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扁平v形过滤端两侧的导流孔。
9.作为优选,所述外管体的上端边沿上设有凸环,所述外翻边的下侧面内开设有三角状凹口槽环,所述凸环位于凹口槽环内。
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1.小平面起到在外管体内收集的分离液快速融合于此处,通过外部抽液器(如未状针头的针筒)能够快速的抽干外管体内的分离液;本实用新型在离心时,上下依次交错排列的导流孔能够快速的将分离液排出;分离液在静态状况下,扁平v形过滤端两侧的导流孔排出的分离液通过u形导流槽汇集并滴落,u形导流槽起到加速分离液滴落的效果;将端盖 14旋拧与外管体1上时,外翻边21被端盖扣压,此时凸环15被压入凹口槽环211中,凸环15与凹
口槽环211两者之间形成了硬密封连接,实现保证了离心机对原液加速离心过滤时,其管口不渗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滤管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滤管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2中a部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1中b部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管体;11、小平面;12、外管体刻度;13、管体标记片;14、端盖;15、凸环;2、内滤管;21、外翻边;211、凹口槽环;22、扁平v形过滤端;23、过滤槽;24、超滤膜;25、导流槽;26、导流孔;27、隔空腔;28、内管体刻度;29、u形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0.实施例:一种离心超滤管,如图1-图6所示,包括外管体1和内滤管2,所述外管体 1呈圆杯状,所述外管体1的下端部呈尖锥状,所述外管体1管体外侧的中下部竖向设有外管体刻度12,所述外管体1管体外侧的上部设有管体标记片13,使用者能够在管体标记片13上写上标记号,所述内滤管2的上端口设有外翻边21,所述内滤管2的中部呈向下缩口状,所述内滤管2中部缩口处的下端设有扁平v形过滤端22,所述扁平v形过滤端 22内部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有过滤槽23,位于扁平v形过滤端22的内侧且于所述过滤槽 23的槽口处设有超滤膜24,所述过滤槽23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竖向导流槽25,在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原液通过超滤膜24过滤后进入隔空腔27,由于离心机的高速甩动,分离液会甩至若干的导流槽25中,所述导流槽25的下端设有导流孔26,分离液经导流槽25流入导流孔26,所述导流槽25与超滤膜24之间设有隔空腔27,所述导流孔26位于隔空腔 27的下侧处,所述隔空腔27通过导流孔26与扁平v形过滤端22的外侧连通,所述扁平 v形过滤端22外部的前侧设有内管体刻度28,所述内滤管2插入于外管体1的上端部,内滤管2的上端部与外管体1的内壁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外翻边21扣于外管体1上端的边沿上,所述外管体1的上端设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与外管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21.所述外管体1内部的底端为小平面11,小平面11起到在外管体1内收集的分离液快速融合于此处,通过外部抽液器(如未状针头的针筒)能够快速的抽干外管体1内的分离液。
22.所述若干导流孔26之间上下依次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在离心时,上下依次交错排列的导流孔26能够快速的将分离液排出,如图3结构所示。
23.所述扁平v形过滤端22下端的外侧设有若干的u形导流槽29,所述u形导流槽29的两端分别连接扁平v形过滤端22两侧的导流孔26,分离液在静态状况下,扁平v形过滤端22两侧的导流孔26排出的分离液通过u形导流槽29汇集并滴落,u形导流槽29起到加速分离液滴落的效果。
24.所述外管体1的上端边沿上设有凸环15,所述外翻边21的下侧面内开设有三角状
凹口槽环211,所述凸环位于凹口槽环211内,将端盖14旋拧与外管体1上时,外翻边21 被端盖扣压,此时凸环15被压入凹口槽环211中,凸环15与凹口槽环211两者之间形成了硬密封连接,保证了离心机对原液加速离心过滤时,其管口不渗漏。
25.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
26.应用时,打开端盖14,取出内滤管2,将需要离心的某原液倒入内滤管2中,内滤管 2的中部呈向下缩口状,缩口状使某原液能够快速的流入扁平v形过滤端22内,填装好某原液后将内滤管2装回外管体1中,再将端盖与外管体1之间旋钮紧固,使凸环15与凹口槽环211两者之间形成了硬密封连接,保证本实用新型放入离心机时,分离液不发生溢流的现象。分离时,某原液通过超滤膜24分离出分离液,通过离心机的离心力分离液被甩至若干的导流槽25中,分离液经导流槽25流入导流孔26,实现分离。分离液在静态状况下,扁平v形过滤端22两侧的导流孔26排出的分离液通过u形导流槽29汇集并滴落, u形导流槽29起到加速分离液滴落的效果。
27.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