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2285发布日期:2021-11-22 19:4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芯加工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芯是用玉米棒脱粒加工再经过严格筛选制成,具有组织均匀、硬度适宜、韧性好、吸水性强、耐磨性能好等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易破碎,适合用于做各种饲料、食用菌等,同时也是生物制品水洗霉发酵的主要原料之一。
3.玉米芯在深加工之前需要进行粉碎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玉米芯粉碎机来实现该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玉米芯粉碎装置在对玉米芯进行加工粉碎时,只是单纯地将其进行粉碎,并没有对玉米芯中所含的水分进行去除,往往还需要将粉碎后的玉米芯颗粒放置到专门的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处理,这样操作存在的弊端有:一方面运送粉碎后的玉米芯颗粒会消耗较多的劳动力,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在输送时可能会造成物料的倾洒,不仅浪费了物料,还增加了生产成本,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无法去除经粉碎后玉米芯颗粒中所含有的水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去除玉米芯颗粒中的水分和降低劳动强度的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包括呈矩形设置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料口、粉碎区、喷吹区和烘干区,所述的喷吹区和烘干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的粉碎区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的粉碎装置包括上下设置有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所述的喷吹区内包括前后设置的拨散机构和喷吹管,所述的拨散机构纵向设置在喷吹区前后内壁上,所述的喷吹管呈环形设计并固定设置在喷吹区内壁的后端,所述的喷吹区下端还设置有下料口,三个所述的下料口均匀设置在拨散机构下半部外周并贯穿隔板和烘干区相连通,所述的下料口和喷吹区连接处设置有阀门,所述的烘干区内包括上下设置的加热装置和导料区,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烘干斜板和第二烘干斜板,所述的第一烘干斜板和第二烘干斜板下端均设置有加热板。
6.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端一侧还设置有电机,两个所述的第一烘干斜板呈钝角形设计并上下设置在烘干区的几何中心处,两个所述的第二烘干斜板向下倾斜设置在烘干区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导料区上端处还设置有通孔且与第一烘干斜板端部相对应,所述的烘干区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且与导料区相连通,所述的导料区内设置有转轴且与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轴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粉碎区上端的几何中心处,两个所述的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均对称设置在粉碎区的几何中心处,所述的喷
吹管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头。
7.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下端设置有座脚,四个所述的座脚对称设置在底座下端边角处,两个所述的第一粉碎辊转动方向相反,且同侧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的粉碎区前端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的喷吹区前端上下设置有第二观察窗和上操作门,所述的烘干区前端设置有下操作门,所述的下操作门上设置有第三观察窗。
8.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观察窗与粉碎辊的交接处相对应,所述的第一观察窗和粉碎区与喷吹区连接处的通槽相对应,所述的上操作门和三个阀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下操作门和螺旋叶片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的第三观察窗对称设置在下操作门两侧并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该粉碎烘干装置集粉碎、喷吹和烘干于一体,通过设置的粉碎装置,能够完成对玉米芯的粉碎工作,在提高工作进程的同时,还能避免玉米芯出现粉碎不彻底的现象;通过设置的喷吹区,在拨散机构的转动下,能够对玉米芯颗粒进行搅动,同时在喷吹管的喷吹配合下,实现对玉米芯颗粒的吹散,并达到初步去除颗粒中所含水分的效果,并为后续的烘干处理提供便利;通过设置的烘干区,玉米芯颗粒分别流经第一烘干斜板与第二烘干斜板,有效延长物料在烘干区内的逗留时间,同时在加热板的配合下,完成对玉米芯颗粒的烘干处理,这样的话,不需要将粉碎后的玉米芯颗粒取出再放置专门的烘干装置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以上各图中,1、底座;2、座脚;3、粉碎区;31、第一观察窗;4、喷吹区;41、第二观察窗;42、上操作门;5、烘干区;51、下操作门;511、第三观察窗;6、进料口;7、电机;71、转轴;72、螺旋叶片;8、出料口;9、粉碎装置;91、第一粉碎辊;92、第二粉碎辊;10、拨散机构;101、下料口;1011、阀门;11、喷吹管;12、加热装置;121、第一烘干斜板;122、第二烘干斜板;13、加热板;14、隔板;15、导料区;1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
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7.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玉米芯加工的粉碎烘干装置,包括呈矩形设置的底座1,底座1给粉碎烘干装置提供安装位置,进而完成玉米芯的粉碎及烘干,从而实现玉米芯多用途的使用,避免生产资料产生浪费,为了实现装置的顺利运行及发挥其实用性,底座1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进料口6、粉碎区3、喷吹区4和烘干区5,进料口6用于玉米芯的倾入,粉碎区3能够实现对玉米芯的破碎,从而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使用需求,喷吹区4能初步去除经粉碎后玉米芯颗粒中所含有的水分,烘干区5能够对玉米芯颗粒进行烘干处理,有效去除玉米芯颗粒中含有的水分,为后续的封装或其他操作提供便利,喷吹区4和烘干区5之间设置有隔板14,将两个工作区域隔开,保证其内部工作分别顺利进行且不受影响,为了实现玉米芯的顺利破碎,粉碎区3内设置有粉碎装置9,粉碎装置9包括上下设置有第一粉碎辊91和第二粉碎辊92,第一粉碎辊91和第二粉碎辊92之间的配合能够完成对玉米芯的粉碎,在提高工作进程的同时,还能避免玉米芯出现粉碎不彻底的现象,喷吹区4内包括前后设置的拨散机构10和喷吹管11,拨散机构10纵向设置在喷吹区4前后内壁上,拨散机构10的作用是:在外部电机7的转动控制下,对进入喷吹区4的玉米芯颗粒进行旋转拨散,并在喷吹管11的配合下,完成对玉米芯颗粒的吹散,进而达到初步去除颗粒中含有的水分,为后续的烘干处理提供便利,喷吹管11呈环形设计并固定设置在喷吹区4内壁的后端,这样的话,在不影响拨散机构10运行的前提下,还能配合其进行喷吹,以达到去除水分的目的,为了便于经初步去除水分后的玉米芯颗粒落入烘干区5内,喷吹区4下端还设置有下料口101,三个下料口101均匀设置在拨散机构10下半部外周并贯穿隔板14和烘干区5相连通,为玉米芯颗粒的烘干提供便捷条件,下料口101和喷吹区4连接处设置有阀门1011,主要用于控制下料口101处的开合,当喷吹区4内的玉米芯颗粒在达到充分喷吹后,阀门1011的打开能够使其落进烘干区5内,烘干区5内包括上下设置的加热装置12和导料区15,加热装置12包括第一烘干斜板121和第二烘干斜板122,第一烘干斜板121和第二烘干斜板122下端均设置有加热板13,第一烘干斜板121和第二烘干斜板122一方面能够对玉米芯颗粒进行导流,另一方面在加热板13的配合下,完成对玉米芯颗粒的烘干操作处理,从而有效去除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导料区15主要用于烘干后玉米芯颗粒的导出,为后续的分装或者其他操作提供便利,上述操作不需要将经粉碎后的玉米芯颗粒取出再投放至专门的烘干装置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成本。
1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是:将脱粒后的玉米芯由进料口6投入,玉米芯下落经过粉碎区3,在第一粉碎辊91和第二粉碎辊92的配合下,能够完成对玉米芯的粉碎工作,在提高工作进程的同时,还能避免玉米芯出现粉碎不彻底的现象;粉碎后的玉米芯颗粒落入喷吹区4内,此时阀门1011处于关闭状态,打开喷吹管11的开关并启动外部电机7,使得拨散机构10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对玉米芯颗粒的搅动,并配合喷吹管11的喷吹,不仅能对玉米芯颗粒进行初步去除水分的操作,还能将玉米芯颗粒进行吹散,为后续的烘干提供便利;当玉米芯颗粒被充分吹散开后,关闭外部电机7与喷吹管11,打开上操作门42并将阀门1011拧开,关上操作门42后打开外部电机7,在拨散机构10的转动下,使得玉米芯颗粒由下料口101落至烘干区5内,此时玉米芯颗粒分别流经第一烘干斜板121与第二烘干斜板122,有效延长物料在烘干区5内的逗留时间,同时在加热板13的配合下,有效去除颗粒中含有的水分,从而完成对玉米芯颗粒的烘干处理,这样的话,不需要将经粉碎后的玉米芯颗粒取出再投放至专
门的烘干装置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成本;玉米芯颗粒烘干结束后,打开电机7使得转轴71转动并带动螺旋叶片72旋转,将烘干后的玉米芯颗粒由出料口8导出,以便于后续的分装或者其他操作的进行,有效提高玉米芯颗粒的应用效果。
19.为了能够给导料区15内提供动力,底座1上端一侧还设置有电机7,为了使得玉米芯颗粒流动更加顺畅,两个第一烘干斜板121呈钝角形设计并上下设置在烘干区5的几何中心处,两个第二烘干斜板122向下倾斜设置在烘干区5内壁的左右两侧,第一烘干斜板121会使得玉米芯颗粒散开流动,两个第二烘干斜板122的配合能够将玉米芯导流至第一烘干斜板121上方区域,延长颗粒在装置内的逗留时间,从而能够提升其烘干效果,导料区15上端处还设置有通孔151且与第一烘干斜板121端部相对应,便于经烘干后的玉米芯颗粒顺利流入导料区15内,为后续操作提供便利,烘干区5一侧设置有出料口8且与导料区15相连通,导料区15内设置有转轴71且与电机7连接在一起,转轴71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72,电机7带动转轴71及螺旋叶片72转动,能够将玉米芯粉碎颗粒导出,便于封装或者后续其他操作的进行,进料口6设置在粉碎区3上端的几何中心处,方便将玉米芯原料导入至装置内部,以达到烘干粉碎的目的,两个第一粉碎辊91和第二粉碎辊92均对称设置在粉碎区3的几何中心处,有效提升玉米芯的粉碎效果,提高工作进程,喷吹管11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头(图中未示出),以完成对玉米芯颗粒的喷吹。
20.为了提高装置放置地面的稳定性,底座1下端设置有座脚2,四个座脚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下端边角处,座脚2对该粉碎烘干装置进行支撑,为了使得玉米芯粉碎过程更加顺畅,两个第一粉碎辊91转动方向相反,且同侧第一粉碎辊91与第二粉碎辊92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粉碎辊91与第二粉碎辊92的配合能够完成对玉米芯的粉碎,提高工作进程的同时,还能避免玉米芯出现粉碎不彻底的现象,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观察装置内部的运行情况,粉碎区3前端设置有第一观察窗31,喷吹区4前端上下设置有第二观察窗41和上操作门42,烘干区5前端设置有下操作门51,下操作门51上设置有第三观察窗511,若装置内发生玉米芯颗粒堵塞或出现损伤,操作门能够实现便捷维修,观察窗能够便于人们的察看,以保证装置的顺利运行。
21.为了提升装置各部件设置分布的合理性及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第一观察窗31与粉碎辊的交接处相对应,第一观察窗31和粉碎区3与喷吹区4连接处的通槽相对应,能够更加直观的观看装置内部的运行情况,上操作门42和三个阀门1011的位置相对应,上操作门42方便操作人员对阀门1011进行开合,从而便于经喷吹后的玉米芯颗粒落至烘干区5内,下操作门51和螺旋叶片72的位置相对应,下操作门51便于操作人员对导料区15内的转轴71或螺旋叶片72的安装或检修等操作,两个第三观察窗511对称设置在下操作门51两侧并与通孔151的位置相对应,能够观察经烘干后物料的下落情况,防止其物料发生堵塞。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