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氨水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2183发布日期:2022-01-12 06:0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氨水管路。


背景技术:

2.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主要成分为nh3
·
h2o,是氨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易溶于水、乙醇,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氨水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氨气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mg/m,主要用作化肥。氨水是实验室重要的试剂,主要用作分析试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铝盐合成和弱碱性溶剂;用于铝盐合成和某些元素(如铜、镍)的检定和测定,用以沉淀出各种元素的氢氧化物。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挥发率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3.氨水在利用管路进行输送时,在输送泵的输送下,过泵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大量的气泡容易发生出现空管的情况,既无法保证氨水输送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整体输送系统的整体运转;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氨水管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氨水在利用管路进行输送时,在输送泵的输送下,过泵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大量的气泡容易发生出现空管的情况,既无法保证氨水输送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整体输送系统的整体运转。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氨水管路,包括中段箱,所述中段箱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中段箱外壁远离进水口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7.所述中段箱顶部一侧安装有排气座,所述排气座顶部边角处均安装有与中段箱相对应的固定螺钉,所述排气座的中心安装有金属网;
8.所述排气座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壁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排气管外壁的中心的安装有与电磁阀相对应的液位感应器;
9.所述排气座外壁一侧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远离排气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排气座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
10.优选的,所述中段箱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排气座相对应的排气口,通过在中段箱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排气座相对应的排气口,从而使中段箱中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口进入排气座。
11.优选的,所述排气座顶部中心开设有与排气管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在排气座顶部中心开设与排气管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中段箱中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座进入排气管,然后再经排气管排出管路。
12.优选的,所述液位感应器通过连接导线与电磁阀电性连接,通过将液位感应器利用连接导线与电磁阀电性连接,当液位感应器感应到氨水液位上升至感应高度后,液位感应器会通过连接导线控制电磁阀自动关闭,从而使进入排气座中的氨水能够流入连接管,然后经接入口汇入出液管。
13.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远离排气座的一端与出液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液管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相对应的接入口,通过将连接管远离排气座的一端与出液管固定连接,并在出液管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相对应的接入口,从而使连接管中的氨水能够经接入口汇入出液管。
1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呈l型结构设置,呈l型结构设置既能起到连接作用,同时也便于在氨水漫过排气座后,能够经连接管重新回流至出液管中。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自动化排气系统,可以自动完成氨水在输送过程中空气的排泄,从而有效避免了出现空管的情况;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简单的排气机构、阀门控制机构以及回流机构,可以快速排出输送管路中的空气,从而保证了氨水输送的稳定性,从而使氨水输送系统的整体运转更加稳定流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气座的剖视图。
21.图中:1、中段箱;2、进水口;3、出水口;4、进液管;5、出液管;6、排气座;7、固定螺钉;8、金属网;9、排气管;10、电磁阀;11、液位感应器;12、连接口;13、连接管;1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3.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新型氨水管路,包括中段箱1,中段箱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中段箱1外壁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3,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
24.中段箱1顶部一侧安装有排气座6,中段箱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排气座6相对应的排气口,通过在中段箱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排气座6相对应的排气口,从而使中段箱1中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口进入排气座6。
25.如图3所示,排气座6顶部边角处均安装有与中段箱1相对应的固定螺钉7,排气座6的中心安装有金属网8;
26.排气座6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排气管9,排气座6顶部中心开设有与排气管9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在排气座6顶部中心开设与排气管9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中段箱1中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座6进入排气管9,然后再经排气管9排出管路。
27.排气管9外壁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10,排气管9外壁的中心的安装有与电磁阀10相对应的液位感应器11;液位感应器11通过连接导线与电磁阀10电性连接,通过将液位感应器11利用连接导线与电磁阀10电性连接,当液位感应器11感应到氨水液位上升至感应高度后,液位感应器11会通过连接导线控制电磁阀10自动关闭,从而使进入排气座6中的氨水能够流入连接管13,然后经接入口汇入出液管5。
28.排气座6外壁一侧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口12,连接口12远离排气座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远离排气座6的一端与出液管5固定连接,且出液管5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13相对应的接入口,通过将连接管13远离排气座6的一端与出液管5固定连接,并在出液管5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13相对应的接入口,从而使连接管13中的氨水能够经接入口汇入出液管5。
29.如图1所示,连接管13远离排气座6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14;连接管13呈l型结构设置,呈l型结构设置既能起到连接作用,同时也便于在氨水漫过排气座6后,能够经连接管13重新回流至出液管5中。
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氨水会经进液管4流入中段箱1,然后氨水再经出水口3流入出液管5,中段箱1顶部一侧安装有排气座6,中段箱1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排气座6相对应的排气口,从而使中段箱1中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口进入排气座6,排气座6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排气管9,排气座6顶部中心开设有与排气管9相对应的通孔,从而使中段箱1中的空气能够经排气座6进入排气管9,然后再经排气管9排出管路,排气座6外壁一侧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口12,连接口12远离排气座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当液位感应器11感应到氨水液位上升至感应高度后,液位感应器11会通过连接导线控制电磁阀10自动关闭,从而使进入排气座6中的氨水能够流入连接管13,然后经接入口汇入出液管5。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