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相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4735发布日期:2021-11-30 00:2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相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氯乙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相氯乙烯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氯乙烯(vc)是制备聚氯乙稀的单体,目前全球99%的vc都用来生产聚氯乙稀(简称pvc)。
3.聚氯乙烯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等特点,在国防、工业制品、建筑材料、人们的日常用品、地板革、人造革、地板砖、管材、电线电维、包装膜、塑料瓶、密封材料、发泡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4.截止2018年,国内聚氯乙烯产能约2500万吨/年。2016年全球消费的pvc超过4200万吨,相当于塑料总需求的16%以上,预计全球pvc需求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直至2024年。
5.目前氯乙烯单体的工业合成法主要有乙炔氢氯化法和乙烯氧氯化法,2017年中国pvc的生产能力达到了约2300万吨,约80%的pvc生产来自乙炔路线,占全球pvc产能的约40%。
6.乙炔氢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是以氯化汞为催化剂的气固相反应,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存在着严重的汞流失,严重污染环境;乙炔氢氯化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存在着严重的“飞温”现象,副产物较多,对后续的产品精制造成负担,且反应物表面容易积碳,造成催化剂失活,降低乙炔的转化率。因此对氯乙烯现有的生产装置的改进是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相氯乙烯生产装置,通过液泵将储液罐内的反应溶剂经加液管加入反应筒的内腔内部,经过除沫器进行除沫加入到反应腔内,混合气体加入口往反应腔内注入气体与液体进行反应,反应效率提高;通过在内筒外壁安装内置换热器,换热效率高,可有效控制气液的接触面积,控制反应热产生速率,有效进行温控,生产安全性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相氯乙烯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筒、冷凝器、液泵、储液罐、加液管、混合气体加入口、气体分布器、内置换热器和反应腔;反应筒内部开设有内腔,反应筒上方内部安装有加液管,加液管上端通过液泵与外部的储液罐相连接,加液管下端连接内腔,内腔内部在加液管下方处安装有除沫器,在除沫器下方安装有填料层,填料层下方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的两端连接有通气管,底部通过注气管与内腔底部的反应腔相连接,反应筒内部在内腔的外壁四周上安装有内置换热器。
9.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筒底部设置有反应腔相连接的出液管。
10.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筒顶部设置有与内腔相连接的反应气体出口;反应气体出口经管路与外部冷凝器相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筒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气体分布器通过通气管相连接的混合气体加入口。
12.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分布器上设置有漏液通孔。
13.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气体加入口、出液管和反应气体出口上均安装设置有控制阀。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液泵将储液罐内的反应溶剂经加液管加入反应筒的内腔内部,经过除沫器进行除沫加入到反应腔内,打开混合气体加入口通过气体分布器经注气管往反应腔内注入气体与液体进行反应,气液接触,接触路径短,反应效率提高;通过在内筒外壁安装内置换热器,催化效率高,换热效率高,可实现设备小型化,产能高,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向上,经过填料然后从反应气体出口和管路进入外部冷凝器;可有效控制气液的接触面积,控制反应热产生速率,有效进行温控,生产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氯乙烯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氯乙烯生产装置中气体分布器和注气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氯乙烯生产装置中气体分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反应筒;2、内腔;3、冷凝器;4、液泵;5、储液罐;6、加液管;7、除沫器;8、填料层;9、混合气体加入口;10、气体分布器;11、注气管;12、内置换热器;13、出液管;14、反应气体出口;15、反应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附图1

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相氯乙烯
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筒1、冷凝器3、液泵4、储液罐5、加液管6、混合气体加入口9、气体分布器10、内置换热器12和反应腔15;反应筒1内部开设有内腔2,反应筒1上方内部安装有加液管6,加液管6上端通过液泵4与外部的储液罐5相连接,加液管6下端连接内腔2,内腔2内部在加液管6下方处安装有除沫器7,在除沫器7下方安装有填料层8,填料层8下方设置有气体分布器10,气体分布器10的两端连接有通气管,底部通过注气管11与内腔2底部的反应腔15相连接,反应筒1内部在内腔2的外壁四周上安装有内置换热器12。
25.具体的,所述反应筒1底部设置有反应腔15相连接的出液管13。
26.具体的,所述反应筒1顶部设置有与内腔2相连接的反应气体出口14;反应气体出口14经管路与外部冷凝器3相连接。
27.具体的,所述反应筒1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与气体分布器10通过通气管相连接的混合气体加入口9。
28.具体的,所述气体分布器10上设置有漏液通孔。
29.具体的,所述混合气体加入口9、出液管13和反应气体出口14上均安装设置有控制阀。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出液管13和反应气体出口14上控制阀关闭,然后通过液泵4将储液罐5内的反应溶剂经加液管6加入反应筒1的内腔2内部,经过除沫器7进行除沫加入到反应腔15内,打开混合气体加入口9通过气体分布器10经注气管11往反应腔15内注入气体与液体进行反应,气液接触,接触路径短,反应效率提高;通过在内筒2外壁安装内置换热器12,催化效率高,换热效率高,可实现设备小型化,产能高,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向上,经过填料8然后从反应气体出口14和管路进入外部冷凝器3;可有效控制气液的接触面积,控制反应热产生速率,有效进行温控,生产安全性高。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