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2511发布日期:2021-12-31 23:5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沉淀池运行效果好坏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沉淀池内部的泥水分离效果上,而往往忽略了沉淀池周边出水堰情况对沉淀池出水水质的影响。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污水经生化沉淀后,水中一般仍还有一定浓度的cod、bod5、ss、nh3‑
n和tp等,这些物质的存在易导致在沉淀池出水堰上青苔滋生及污垢淤积。这些青苔及污垢脱落后会随沉淀池出水进入过滤池、消毒池等后续处理单元,不仅会增加这些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严重影响滤池的过滤性能、消毒池的消毒效果(包括影响加药消毒的药剂投加量或紫外消毒的紫外光照强度)等,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出水水质;还会影响过滤池、消毒池等后续处理单元的运行安全性。
3.针对沉淀池出水堰上青苔滋生及污垢淤积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人工清理和加药清理这两种方式进行清理;人工清理主要是使用刷子进行刷洗或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使青苔及污垢从出水堰板上剥落;加药清理主要是向沉淀池内投加氯系药剂,直接杀死青苔。
4.人工清理费时费力、效率不高,操作人员进行出水堰清理时还需长时间站立在沉淀池边或出水堰槽内,存在一定的操作安全隐患,加药清理需要增加加药装置投资及药剂运行成本,且药剂投加均匀性难以保证,同时投加药剂只对青苔的清理效果明显,对污垢作用较小,仍对出水水质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包括:
9.沉淀池体,所述沉淀池体的顶部装配有移动桁架,所述移动桁架与沉淀池体之间装配有移动组件,所述沉淀池体内壁浇筑有出水堰体;
10.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l”型,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段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桁架端部下表面,所述支撑架的水平段设置在出水堰体的正上方,且所述支撑架水平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刷杆,所述刷杆穿过支撑架向着出水堰体的内部延伸,且所述刷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体。
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浇筑在沉淀池体内底壁的几何中心上,且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移动桁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轴的
外表面,所述移动桁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与沉淀池体的池壁顶部相贴合。
12.优选的,所述刷杆的顶端高出出水堰体的顶部50

70mm,且所述刷杆的顶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刷体设计为“两头大,中间略小”的构型,中间刷毛短,两端刷毛较长。
14.优选的,所述刷体顶端的刷毛比中间刷毛长8~10cm,所述刷体底端的刷毛比中间刷毛长3~5cm。
15.优选的,所述刷杆底端设置为半球状,所述刷体底端刷毛与刷杆成多角度安装固定。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该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通过设置的刷体,在移动桁架进行圆周运动时,带动了支撑架和其底部的驱动电机、刷杆和刷体同样进行圆周运动,同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了刷杆和刷体进行转动,使得刷体对出水堰体上滋生的青苔及淤积的污垢等污染提供清扫动力,刷体进行均匀清扫,从而可对出水堰体各处的污物进行全方位清理,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现沉淀池体周围出水堰体的自动清理,无需额外人工,运行费用低。
18.2、该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通过将刷体设计为“两头大,中间略小”的构型,中间刷毛短,两端刷毛较长,刷体的整体设计,可对出水堰体各处的污物进行全方位清理,对比人工清污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同时保证清污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刷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沉淀池体;101、移动桁架;102、滚轮;103、出水堰体;104、固定座;105、固定轴;2、支撑架;201、驱动电机;203、刷杆;204、刷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沉淀池出水堰清污装置,
24.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3,包括:
25.沉淀池体1,沉淀池体1的顶部装配有移动桁架101,移动桁架101与沉淀池体1之间装配有移动组件,沉淀池体1内壁浇筑有出水堰体103;
26.支撑架2,支撑架2设置为“l”型,支撑架2的竖直段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桁架101端部下表面,支撑架2的水平段设置在出水堰体103的正上方,且支撑架2水平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刷杆203,刷杆203穿过支撑架2向着出水堰体103的内部延伸,且刷杆2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体204,刷体204刷毛采用聚丙烯材质。
27.请参照附图1

2,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104,固定座104浇筑在沉淀池体1内底壁的几何中心上,且固定座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5,移动桁架1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轴105的外表面,移动桁架1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02,且滚轮102与沉淀池体1的池
壁顶部相贴合,且滚轮102连接有外界驱动机构,外界驱动机构工作时,带动了滚轮102在沉淀池体1的池壁顶部进行滚动,又因移动桁架1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轴105,使得移动桁架101的另一端以固定轴105为轴心随着滚轮102移动而移动,进行圆周运转。
28.请参照附图3,刷杆203的顶端高出出水堰体103的顶部50

70mm,且刷杆203的顶端与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连接。
29.请参照附图3,刷体204设计为“两头大,中间略小”的构型,中间刷毛短,两端刷毛较长。
30.请参照附图3,刷体204顶端的刷毛比中间刷毛长8~10cm,这有利于砼结构出水堰体103顶部水平厚度及堰板齿上污物的清理,刷体204底端的刷毛比中间刷毛长3~5cm,这有利于刷毛清扫出水堰体103底端角落位置的污物。
31.请参照附图3,刷杆203底端设置为半球状,刷体204底端刷毛与刷杆203成多角度安装固定,可加密固定刷毛,以保证刷体204底端对出水堰体103底壁的清扫作用。
32.刷体204的整体设计,可对出水堰体103各处的污物进行全方位清理,对比人工清污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同时保证清污效果稳定。
33.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外界驱动机构工作时,带动了滚轮102在沉淀池体1的池壁顶部进行滚动,又因移动桁架1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轴105,使得移动桁架101的另一端以固定轴105为轴心随着滚轮102移动而移动,进行圆周运转;
34.在移动桁架101进行圆周运动时,带动了支撑架2和其底部的驱动电机201、刷杆203和刷体204同样进行圆周运动,同时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带动了刷杆203进行转动,由刷杆203将驱动电机201的驱动力传递给刷体204,使其进行自转,使得刷体204对出水堰体103上滋生的青苔及淤积的污垢等污染提供清扫动力,刷体204进行均匀清扫,从而可对出水堰体103各处的污物进行全方位清理,移动桁架101转动一周即可对出水堰体103整体进行清扫,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现沉淀池体1周围出水堰体103的自动清理,无需额外人工,运行费用低。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