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式抑爆抛丸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5382发布日期:2022-02-09 11:4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式抑爆抛丸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抑爆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雾化式抑爆抛丸除尘器。


背景技术:

2.雾化是指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被雾化的众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气体中的颗粒物质,液体雾化的方法有压力雾化,转盘雾化,气体雾化及声波雾化等,指使液体经过特殊装置化成小滴,成雾状喷射出去。
3.抑爆:自动探测爆炸的发生,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抑制爆炸发展的技术。
4.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尘器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
5.现有的抛丸设备在工作结束后,往往堆积了很多抛丸时产生的粉尘,处理时通常是人工进行处理,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式抑爆抛丸除尘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身、上箱,所述机身底部前端设有循环水泵池,所述机身与所述循环水泵池相连,所述机身外壁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进风口之间设有储存箱,所述机身内壁、进风口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遮风回旋调节板和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机身另一内壁,且所述引流板另一端设有垃圾导流板,所述垃圾导流板之间设有孔,所述孔内滑动连接有垃圾仓门;所述机身内顶面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底端设有斜流板,所述斜流板一端连接所述遮风回旋调节板,另一端通过溢水槽相连,所述溢水槽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斜流板中部通过下遮灰打水板连接所述机身,所述出水口上设有z型进水管,所述z型进水管下端穿过所述下遮灰打水板连接所述循环水泵池,且所述下遮灰打水板上设有方孔,所述下遮灰打水板底面设有自激雾化器,所述下遮灰打水板上方设有中遮灰打水板,所述中遮灰打水板一端连接所述机身、另一端连接所述z型进水管,所述机身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清洁槽,所述开口上设有上遮灰打水板、且所述上遮灰打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机身内顶面;机箱顶面设有上箱,所述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设有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顶面设有防爆电机,所述上箱开设有与所述防爆电机位置相对应的电机冷却口,所述风机主体底面设有连通所述机身的下口,所述风机主体通过所述隔板连通出风消声槽,所述出风消声槽底面设有出风排放口,所述上箱后面设有防爆电制箱,所述防爆电制箱上分别设有电源插销和运行警示灯,所述电源插销、运行警示灯、防爆电机之间电性相连。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水泵池内设有净水过滤箱和自锁
进水器,且所述循环水泵池上设有出水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遮灰打水板、所述中遮灰打水板、所述上遮灰打水板交错设置,将气体中还残余的气体阻隔下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身侧壁设有整机清理门,所述清洁槽上设有清洁孔,所述清洁孔上设有清洁小盖,通过整机清理门和清洁小盖,可以在设备停止工作时,将其打开对内部进行清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侧面设有逆转观察孔,可以实时观察风机主体的工作情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身侧壁设有吊环安装门和起重吊环座,当需要移动设备的时候,提供一个着力点。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上设有逆转观察孔,所述机身上设有水槽观察门和清洗孔,可以得知溢水槽的实时情况,并在设备停止的时候可以对进风口处进行清理。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遮风回旋调节板,将被吸进机身内的粉尘,阻隔下来,避免粉尘进入机身内,四处乱飘,随后通过z型进水管、溢水槽、斜流板,使水在斜流板行驶,并形成水幕,将粉尘裹挟住,并通过风机主体将机身内的气体抽出,并使机身内形成负压,使水和粉尘更快的融合至一起,在通过自激雾化器,使水雾化击中剩余的粉尘,使粉尘等全部湿身,随后通过排水口和净水过滤箱,将水排出和将水中的粉尘阻隔在垃圾导流板之间,然后通过垃圾仓门将粉尘等堆积物清理干净,避免工作人员直接处理粉尘,导致将粉尘吸入体内,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图一;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图二;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机身、2-上箱、3-进风口、5-遮风回旋调节板、6-垃圾导流板、 7-斜流板、8-溢水槽、9-下遮灰打水板、10-中遮灰打水板、11-上遮灰打水板、 12-z型进水管、13-自激雾化器、15-风机主体、16-防爆电制箱、17-循环水泵池、18-净水过滤箱。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式抑爆抛丸除尘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身1、上箱2,所述机身1底部前端设有循环水泵池17,所述机身1与所述循环水泵池17相连,所述机身1外壁设有进风口3,所述进风口3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进风口3之间设有储存箱,所述机身 1内壁、进风口3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遮风回旋调节板5和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机身1另一内壁,且所述引流板另一端设有垃圾导流板6,所
述垃圾导流板6之间设有孔,所述孔内滑动连接有垃圾仓门;所述机身1内顶面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底端设有斜流板7,所述斜流板7一端连接所述遮风回旋调节板5,另一端通过溢水槽8 相连,所述溢水槽8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斜流板 7中部通过下遮灰打水板9连接所述机身1,所述出水口上设有z型进水管 12,所述z型进水管12下端穿过所述下遮灰打水板9连接所述循环水泵池 17,且所述下遮灰打水板9上设有方孔,所述下遮灰打水板9底面设有自激雾化器13,通过所述自激雾化器13和风机主体将水打散,使其可以将机身1中的剩余的粉尘裹挟住,将其囤积在引流板上,所述下遮灰打水板9上方设有中遮灰打水板10,所述中遮灰打水板10一端连接所述机身1、另一端连接所述 z型进水管12,所述机身1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清洁槽,所述开口上设有上遮灰打水板11、且所述上遮灰打水板11另一端连接所述机身1内顶面;机箱顶面设有上箱2,所述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设有风机主体15,所述风机主体15顶面设有防爆电机,所述上箱2开设有与所述防爆电机位置相对应的电机冷却口,所述风机主体15底面设有连通所述机身1的下口,所述风机主体15通过所述隔板连通出风消声槽,所述出风消声槽底面设有出风排放口,所述上箱2后面设有防爆电制箱16,所述防爆电制箱16上分别设有电源插销和运行警示灯,通过所述运行警示灯,使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的至设备是否出现问题,所述电源插销、运行警示灯、防爆电机之间电性相连。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水泵池17内设有净水过滤箱18和自锁进水器,且所述循环水泵池17上设有出水孔,通过净水过滤箱,避免水中的粉尘等,将排出孔造成堵塞。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遮灰打水板9、所述中遮灰打水板10、所述上遮灰打水板11交错设置。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身1侧壁设有整机清理门,所述清洁槽上设有清洁孔,所述清洁孔上设有清洁小盖,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其它地方进行清洁。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2侧面设有逆转观察孔,观察风机主体的工作状态。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身1侧壁设有吊环安装门和起重吊环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工作。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2上设有逆转观察孔,所述机身1上设有水槽观察门和清洗孔,可以在设备停止的时候对遮风回旋调节板处进行相应的清洁工作,并且通过水槽观察门可以得知溢水槽的工作状态。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电源插至防爆电制箱16上的电源插销内,然后运行警示灯亮起,起到警示作用,随后防爆电机和带动风机主体15工作,通过上箱2上的电机冷却口和出风排放口,对防爆电机进行冷却和将从进风口抽进的风排出,同时可以根据逆转观察孔得知风机主体的工作情况,随之将物料连接至进风口,在风机主体15的作用下将粉尘吸进机身1内,然后粉尘打击到遮风回旋调节板5上,并顺着遮风回旋调节板5落至引流板上,然后气体顺着下遮灰打水板9、中遮灰打水板10、上遮灰打水板11、清洁槽将气体从出风排放口排出,与此同时引流板上的水泵工作,将水顺着z型进水管12 送至溢水槽8内,然后水从溢水槽8中溢出,同时可以根据机身1上的水槽观察门,观察到溢水槽8的情况,并及时处理,顺着斜流板7流至连接遮风回旋调节板5处,随后落至引流板上,形成水幕,将从进风
口进来的粉尘,裹挟住,并通过自激雾化器,使粉尘和水充分的混合在一起,随后流至引流板末端,并通过垃圾导流板6,汇聚至垃圾仓门处,工作结束后拔掉电源插销,然后水经过循环水泵池17内的净水过滤箱18将水过滤后,打开循环水泵池17上的排水口,将水排出,然后工作人员打开垃圾仓门、整机清理门、清洁小盖将堆积的粉尘清理掉,然后通过机身1上的清洗孔,将进风口处进行清洁。
3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31.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2.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