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洒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0453发布日期:2022-04-16 17: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洒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洒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2.花洒是现在浴房中进行沐浴的必要五金件。现有技术中的淋浴花洒通常不具备过滤功能,无法过滤原水中的颗粒杂质,也无法根本上除去水中的余氯,少数具有过滤功能的花洒其过滤比较单一。
3.为了提高花洒喷出水流的水质,并进一步提高水流与身体接触时的触感,非常有必要对水同时进行除余氯和除水垢。
4.但是如何将除余氯和除水垢巧妙地设计为一体是花洒设计中存在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洒过滤结构,以解决目前花洒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以达到同时进行除余氯和去除水内杂质。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花洒过滤结构,包括中空的花洒臂,花洒臂内设置有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瓶和滤芯上盖,滤芯上盖与滤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置于花洒臂内,滤瓶底部设有过滤结构,滤瓶的底端与花洒臂底部内壁周向直接或间接密封;
7.所述滤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腔室和外腔室,内、外腔室的底端均通过过滤结构与花洒臂的进水端口连通,滤芯上盖对应内、外腔室分别设有出水孔,滤芯上盖四周与花洒臂内壁密封配合;
8.或者,所述滤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腔室和外腔室,外腔室底端封闭,内腔室的底端通过过滤结构与花洒臂的进水端口连通,滤芯上盖对应内腔室和外腔室分别设有出水孔和出气孔,滤芯上盖四周与花洒臂内壁密封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花洒臂上设有视窗口,花洒臂内还设有透明的花洒臂衬套,花洒臂衬套的底端与花洒臂的底部周向密封,滤瓶的底端与花洒臂衬套底部内壁周向密封,进而实现与花洒臂底部内壁周向间接密封。
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为过滤网,过滤网固定于滤瓶的底部。
11.所述滤瓶底部设有滤芯内盖和滤芯下盖,过滤网设于滤芯内盖和滤芯下盖之间,通过滤芯内盖和滤芯下盖的配合与滤瓶固定,滤芯内盖和滤芯下盖均设有进水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内盖、过滤网与滤瓶内壁间的腔体构成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填充有阻垢滤料。所述外腔室填充有除余氯试剂、液体香氛、固态香氛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13.进一步的,滤芯上盖与滤瓶间设有密封件,花洒臂衬套与花洒臂之间设有密封件。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将除余氯试剂和除水垢杂质巧妙地进
行了设计,使得该花洒结构能够同时进行除余氯和阻垢,这样对水质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沐浴者提供更好的水源,提高沐浴体验,有利于身体健康。
15.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种实现方案,第一种:内、外腔室的底端均通过过滤结构与花洒臂的进水端口连通,滤芯上盖对应内、外腔室分别设有出水孔,滤芯上盖四周与花洒臂内壁密封配合。水流直接穿透过滤网、过滤腔以及内、外腔室,实现余氯和除水垢的功能,或者实现香氛在水流中的直接浸润释放及阻垢的功能。
16.另一种:所述滤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腔室和外腔室,外腔室底端封闭,内腔室的底端通过过滤结构与花洒臂的进水端口连通,滤芯上盖对应内腔室和外腔室分别设有出水孔和出气孔,滤芯上盖四周与花洒臂内壁密封配合。水流从过滤网、过滤腔及内腔室穿过,实在阻垢的功能,高速水流形成文丘里效应,外强室设置的香氛,借由出气孔被吸附带出与水流混合,实现香氛气体与水流的有效混合。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中:1花洒臂、2衬套密封垫、3花洒臂衬套、4衬套密封圈、5滤芯下盖、6过滤网、7滤芯内盖、8滤瓶、9滤芯密封圈、10滤芯上盖、11过滤腔、12外腔室进水孔、13外腔室、14内腔室、15外腔室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23.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24.实施例1
25.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图1-2给出了一种花洒过滤结构,包括中空的花洒臂1,花洒臂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瓶8和滤芯上盖10,滤芯上盖10与滤瓶8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置于花洒臂1内,滤瓶8底部设有过滤结构,滤瓶8的底端与花洒臂1底部内壁周向间接密封;所述滤瓶8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腔室14和外腔室13,内、外腔室的底端均通过过滤结构与花洒臂1的进水端口连通,滤芯上盖10对应内、外腔室分别设有内强室出水孔和外腔室出水孔15,滤芯上盖10四周与花洒臂1内壁密封配合;
26.实施例1中,所述花洒臂1上设有视窗口,花洒臂1内还设有透明的花洒臂衬套3,花洒臂衬套3的底端与花洒臂1的底部周向密封,滤瓶8的底端与花洒臂衬套3底部内壁周向密封,进而实现与花洒臂1底部内壁周向间接密封。所述滤瓶8为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加工而成,以便于通过视窗口、花洒臂衬套3观察滤瓶8内的物料使用状况。
27.实施例1中,所述过滤结构为过滤网6,过滤网6固定于滤瓶8的底部。
28.更具体的说,所述滤瓶8底部设有滤芯内盖7和滤芯下盖5,过滤网6设于滤芯内盖7和滤芯下盖5之间,通过滤芯内盖7和滤芯下盖5的配合与滤瓶8固定,滤芯内盖7和滤芯下盖
5均设有进水孔,过滤网6、滤芯内盖7与滤瓶8之间的间隙构成过滤腔11,水流自花洒臂1的进水口依次穿过滤芯下盖5、过滤网6和滤芯内盖7进入过滤组件。
29.实施例1中,所述过滤腔11内填充有阻垢滤料,外腔室13填充有除余氯试剂。滤芯上盖10与滤瓶8间设有密封件,如滤芯密封圈9,花洒臂衬3与花洒臂1之间设有密封件,如衬套密封垫2、衬套密封圈4。
30.实施例1的花洒结构,采用了多功能复合滤芯设计,也就是说,滤瓶8采用了双腔室设计,过滤腔11装阻垢滤料,外腔室13装除余氯试剂等。当原水通过过滤网6进入滤心瓶8底部后,原水先进入过滤腔11阻垢处理,再进入到内腔室14内,与此同时,还会有部分水流通过外腔室进水孔12进入外腔室13,浸透外腔室13内的除余氯试剂后,又通过出水孔向外释放出除余氯因子。然后,同时被除氯阻垢的水流经花洒开关流向喷头。最终,淋浴者使用的是经过双重处理的水。
31.实施例2
32.具体的如图1-图3、4所示,图1-3、4给出了一种花洒过滤结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瓶8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腔室14和外腔室13,外腔室13底端封闭,内腔室14的底端通过过滤结构与花洒臂1的进水端口连通,滤芯上盖10对应内腔室14和外腔室13分别设有出水孔和出气孔,如图3所示,外腔室13单侧设有出气孔,如图4所示,外腔室13周向或两侧均设有出气孔,滤芯上盖10四周与花洒臂1内壁密封配合。水流从过滤网6、过滤腔11穿过,实在阻垢的功能,然后进入内腔室14,穿过内腔室14的高速水流形成文丘里效应,外腔室13设置的香氛,借由出气孔被吸附带出与水流混合,实现香氛气体与水流的有效混合。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