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7791发布日期:2022-03-16 14:4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喷漆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漆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漆制程中用于承载产品壳体以进行产品壳体喷漆的喷漆治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除了考虑电子产品的实用性,人们也开始着重在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上。通常为了改变电子产品壳体的颜色图案,会通过喷漆制程使电子产品壳体的外表面涂布颜料。然而,电子产品壳体通常都具有供连接器接头或电源接头穿入的贯孔,导致喷漆时颜料会自贯孔溢入电子产品壳体的内表面,造成产品外观上的瑕疵。此外,在喷漆的过程中,颜料也有可能从喷漆治具与电子产品壳体之间的缝隙溢入电子产品壳体的内表面,同样也会造成产品外观上的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良率提升的喷漆治具。
4.本实用新型喷漆治具用以供产品壳体设置以进行喷漆。所述产品壳体界定出开口及连通所述开口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漆治具包含基部及至少一个分隔挡板。
5.所述基部用以承载所述产品壳体。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挡板自所述基部凸伸入所述产品壳体的容置空间,而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多个子空间。
6.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基部遮蔽所述产品壳体的所述开口。所述喷漆治具包含多个分隔挡板。所述分隔挡板沿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排列,且适用于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多个子空间,并且遮挡漆雾于相邻的两个子空间之间流通。
7.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产品壳体形成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贯孔。所述喷漆治具还包含筒体。所述筒体自所述基部朝所述第一贯孔延伸且罩覆于所述第一贯孔的周围,并包括槽口对准所述第一贯孔的筒槽。所述筒槽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贯孔的孔径。
8.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产品壳体包含界定出所述容置空间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基壁,及形成于所述基壁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贯孔。所述喷漆治具还包含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对准所述第二贯孔,以挡止漆雾沿所述分隔挡板的延伸方向溢入所述容置空间。
9.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第二贯孔形成于所述产品壳体相连的相异两侧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遮挡结构与所述分隔挡板分别挡止漆雾自相异的两个方向溢入所述容置空间。
10.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产品壳体包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对准所述第二贯孔的内部构件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自所述基部朝所述内部构件组延伸的延伸板件,及多个连接于所述延伸板件且沿所述分隔挡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遮板。
11.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产品壳体包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对准所述
第二贯孔的内部构件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自所述基部朝所述内部构件组延伸的延伸板件、分别自所述延伸板件朝远离所述分隔挡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遮板及第二遮板。所述第一遮板与所述基部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遮板与所述基部的间距,且所述第一遮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遮板的长度。
12.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喷漆治具还包含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基部并且卡合于所述产品壳体。
13.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产品壳体还包含界定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基壁、连接于所述基壁的周缘且界定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围壁,及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卡扣结构卡合的内部构件组。所述内部构件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壁的内部构件。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构件。所述卡扣构件具有自所述基部伸入所述容置空间的支撑件,及至少一个自所述支撑件朝所述围壁突出的倒勾。所述支撑件撑抵于相应的所述内部构件远离所述围壁的一侧。所述倒勾靠抵于相应的所述内部构件邻近所述基壁的一侧,使所述卡扣结构卡合于所述内部构件组。
14.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倒勾由所述基部朝所述基壁的延伸方向其朝所述围壁突出的长度渐缩,并具有远离所述基部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基部倾斜的滑移面,以利于所述卡扣结构沿所述滑移面伸入所述容置空间。
15.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治具,所述喷漆治具用以供多个产品壳体设置以进行喷漆。所述喷漆治具包含多个治具及支架。各所述治具包括所述基部、所述分隔挡板及衔接件。各所述衔接件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基部远离相应的所述分隔挡板的一侧,并包括滑槽。各所述滑槽贯通相应的所述衔接件的顶侧与底侧。所述支架包括立杆,及多个环绕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立杆的挂勾。各所述挂勾具有连接于所述立杆且径向延伸的延伸部,及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且竖立的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分别由下而上穿入所述滑槽,使所述治具竖立地扣合于所述支架结构,且各所述分隔挡板横向地伸入相应的所述容置空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所述基部遮蔽所述开口,以阻隔喷漆颜料溢入所述容置空间,并藉由所述分隔挡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能更进一步阻隔漆雾流通,达到喷漆制程的良率提升的目的。此外,透过所述筒体罩覆于所述产品壳体的第一贯孔周围,或是透过所述遮挡结构遮蔽所述产品壳体的第二贯孔,皆可挡止漆雾自孔洞溢入所述容置空间以避免所述产品壳体的内表面受到污染,同样能达到喷漆制程的良率提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18.图1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喷漆治具的实施例与产品壳体的连接关系;
19.图2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与所述产品壳体的细部结构;及
20.图3是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与所述产品壳体的连接关系,并省略所述实施例的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2.参阅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漆治具的实施例。所述喷漆治具用以供至少一个
产品壳体9设置以进行喷漆。所述产品壳体9包含基壁91、连接于所述基壁91的周缘的围壁92、连接于所述基壁91 与所述围壁92的其中一者的内部构件组93、由所述基壁91与所述围壁92共同界定的容置空间94与连通所述容置空间94的开口95、形成于所述产品壳体9的外侧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94的第一贯孔96及第二贯孔9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壳体9为可充电的电子装置的外壳,然而,所述产品壳体9也可以是其他非电子装置的产品外壳,不以电子装置为限。
23.所述内部构件组93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94内,并包括至少两个内部构件931。所述内部构件931分别设置于所述围壁92的两相反侧且与所述基壁91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部构件931可以是装设于电子装置的外壳内且用于与电子装置的其他构件结合的凸块。此外,所述内部构件931的数目是以四个示例,且所述内部构件931分别设置于所述围壁92的四个侧面,以供所述喷漆治具衔接于所述围壁92的四个方向而能更为稳固地衔接,但所述内部构件931的数目不以四个为限,所述内部构件931的数目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此外,各所述内部构件931具有两个如图2所示的间隔排列的凸块932。然而,所述凸块932的数目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视所述产品壳体9的用途而定。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贯孔96形成于所述基壁91,并朝向所述开口95。另外,所述基壁91竖立地设置,且所述第二贯孔97形成于所述产品壳体9相连的相异两侧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94,详细来说,所述第二贯孔97形成于所述基壁91并连通至所述围壁92的一侧壁部921。
24.所述喷漆治具包含至少一个治具1,及供所述治具1挂设的支架 2。此外,所述治具1的数目是以一个示例,所述产品壳体9的数目对应所述治具1的数目也是以一个示例,但所述治具1与所述产品壳体9的数目不以一个为限,也可以是多个竖立地挂设于所述支架2,以达到批量化生产的效果。
25.参阅图1至图3,所述治具1用以承载所述产品壳体9,并包括基部3、卡扣结构4、多个分隔挡板5、筒体6、遮挡结构7及衔接件8。所述基部3用以承载所述产品壳体9,并遮蔽所述产品壳体9的开口9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部3与所述基壁9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基部3通过遮蔽所述产品壳体9的开口95以阻隔喷漆颜料横向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所述分隔挡板5自所述基部3凸伸入所述产品壳体9的容置空间94,且沿所述基部3的长度方向x彼此间隔排列,而将所述容置空间94区隔为多个如图3所示的子空间941,并且遮挡漆雾于相邻的两个子空间941之间纵向流通。同时,由于各所述子空间941的空间尺寸相对于所述容置空间94的空间尺寸较小,而能避免空间内产生对流的效应,也可以降低漆雾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的概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挡板5是以三个示例,然而,所述分隔挡板5的数目也可以仅一个,并将所述容置空间94区隔为至少两个子空间941,或是所述分隔挡板5的数目为两个或四个以上,如此增加所述子空间941的数目能增进阻隔漆雾流通的效果,所述分隔挡板5的位置与数量视所述容置空间94内的结构设计配合伸入。
26.所述筒体6自所述基部3朝所述第一贯孔96延伸且罩覆于所述第一贯孔96的周围,并包括槽口对准所述第一贯孔96的筒槽61。所述筒槽61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贯孔96的孔径。当漆雾喷在所述第一贯孔96处,由于所述第一贯孔96连通所述筒槽61,使得漆雾只能溢入所述筒槽61而不会污染所述产品壳体9的内表面。所述遮挡结构7包括自所述基部3朝所述内部构件组93延伸的延伸板件71,及多个连接于所述延伸板件71且沿所述分隔挡板5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遮板72。各所述遮板72与所述分隔挡板5的延伸方向相异,使得各所述
遮板72与所述分隔挡板5分别挡止漆雾自相异的两个方向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板72对准所述第二贯孔97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基部3的长度方向x相同,以挡止漆雾沿所述分隔挡板5的延伸方向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此外,所述遮板 72是以两个示例。后续为方便说明,将邻近所述基部3的所述遮板 72定义为第一遮板72a,将邻近所述第二贯孔97的所述遮板72定义为第二遮板72b。所述第一遮板72a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遮板72b的长度。详细来说,所述第一遮板72a较小尺寸的设计,使得所述遮挡结构7不易受到所述内部构件组93阻挡,而能将所述遮挡结构7设置于所述基部3与所述第二贯孔97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遮板72b 较大尺寸的设计,使得所述遮挡结构7能完全遮蔽所述第二贯孔97,挡止漆雾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当所述产品壳体9贯通的孔洞(例如: 所述第一贯孔96)仅形成于所述产品壳体9的一侧(例如:所述基壁 91),则可采用所述筒体6罩覆于孔洞外围,或是以所述分隔挡板5 遮蔽孔洞的两种方式挡止漆雾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然而,当所述产品壳体9贯通的孔洞(例如:所述第二贯孔97)形成于所述产品壳体9 相邻的两侧(例如:所述基壁91与所述侧壁部921),或是孔洞与所述开口95之间受到所述内部构件931阻挡,而无法让所述筒体6延伸至所述产品壳体9的孔洞周围,则还是可以通过所述遮板72挡止漆雾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
27.所述卡扣结构4连接于所述基部3并且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产品壳体9,使得所述基部3遮蔽所述产品壳体9的开口95且与所述产品壳体9间隔,以避免所述喷漆治具在承载所述产品壳体9时刮伤所述产品壳体9的内表面。所述卡扣结构4包括两个卡扣构件41。所述卡扣构件41的位置分别对应其中两个位于相反侧的所述内部构件931 设置。各所述卡扣构件41具有自所述基部3伸入所述容置空间94的支撑件411,及至少一个自所述支撑件411朝所述围壁92突出的倒勾 412。各所述支撑件411可撑抵于相应的所述内部构件931远离所述围壁92的一侧。各所述倒勾412可靠抵于相应的所述内部构件931 邻近所述基壁91的一侧,使所述卡扣结构4卡合于所述内部构件组 9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勾412的数目是以四个示例,各所述卡扣构件41具有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件411两侧的两个倒勾412,且各所述卡扣构件41的两个倒勾412分别对应勾挂于各所述内部构件931 的两个凸块932,使得所述卡扣结构4更为稳固地衔接于所述产品壳体9。另外,各所述倒勾412沿所述基部3朝向所述基壁91的方向,其朝所述围壁92突出的长度渐缩,并具有远离所述基部3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基部3倾斜的滑移面415,以利于所述卡扣结构4沿所述滑移面415伸入所述容置空间94。
28.参阅图1至图3,所述衔接件8设置于所述基部3远离所述分隔挡板5的一侧,并包括如图3所示的滑槽81。各所述滑槽81纵向贯通所述衔接件8的顶侧与底侧。所述支架2包括立杆21,及多个环绕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立杆21的顶端的挂勾22(此处以三个示例)。各所述挂勾22具有连接于所述立杆21且径向延伸的延伸部221,及连接于所述延伸部221且竖立的衔接部222。所述衔接部222分别由下而上穿入所述滑槽81,使所述治具1竖立地扣合于所述支架结构,且各所述分隔挡板5横向地伸入相应的所述容置空间94。
29.使用时,先将所述支架2竖立地装设于外部设备。接着,将所述治具1的所述卡扣构件41横向地伸入所述容置空间94。此时,各所述倒勾412能沿着各所述滑移面415凸伸至各所述凸块932与所述基壁91之间且勾挂于各所述凸块932,使所述产品壳体9装载于所述治具1。然后,将所述治具1的滑槽81对准所述衔接部222扣入,使所述治具1连同所述产品壳体9竖立地吊挂于所述支架2。如此,所述支架2可供多个产品壳体9挂载,且所述产品壳体9彼
此间隔,以供喷漆制程批量生产。反之,将所述治具1向上移动,使所述衔接件8 与所述衔接部222分离,可将所述治具1自所述支架2取下。接着,将所述治具1朝所述容置空间94外拉动,使所述倒勾412分别与所述凸块932分离,而能将所述产品壳体9取下。
30.综上所述,通过所述基部3遮蔽所述开口95,以阻隔喷漆颜料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并通过所述分隔挡板5将所述容置空间94区隔,能更进一步阻隔漆雾流通,达到喷漆制程的良率提升的目的。此外,透过所述筒体6罩覆于所述产品壳体9的第一贯孔96周围,或是透过所述遮挡结构7遮蔽所述产品壳体9的第二贯孔97,皆可挡止漆雾自孔洞溢入所述容置空间94以避免所述产品壳体9的内表面受到污染,同样能达到喷漆制程的良率提升的目的,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3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