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洗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0653发布日期:2022-02-16 15:1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碱洗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洗分液装置,属于碱洗分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喷淋塔是集喷淋、旋流板一体。含尘气体从塔底切向进入,穿过首层旋流板和喷淋层,水膜粘附捕获。气流继续往上上升,进入喷淋一层。循环水经水泵加压后从螺旋喷嘴喷出的雾化液滴向下运动,液滴、液膜通过惯性、拦截、扩散等效应将残存的尘粒补集下来,之后气流再进行第二喷淋室,再进一步的净化气体。
3.目前现有的喷淋塔在碱洗废气过程中,废气进入塔内偏流严重,而且除尘装置多放置于塔内,在工作过程中尘土与碱液混合,不利于碱液的重复利用。同时在处理的废气在拍到大气过程中可能携带碱液雾滴,不利于环境保护。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中和废气、提高碱液重复利用和有利于环保的碱洗分液装置。
6.一种优化方案,一种碱洗分液装置,包括喷淋塔、冷凝部件和除尘部件;
7.所述的喷淋塔设有2个;
8.所述的2个喷淋塔管道连接设置;
9.所述的后部的喷淋塔与冷凝部件通过管道连接设置;
10.所述的前部的喷淋塔与所述的除尘部件管道连接;
11.所述的除尘部件管道连接有废气管道;
12.所述的喷淋塔包括塔体;
13.所述的塔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分流盘;
14.所述的分流盘的中间位置设有分流块;
15.所述的分流块的四周设有多个通孔;
16.所述的通孔沿所述的分流盘的轴线均匀分布;
17.所述的冷凝部件包括冷凝壳体;
18.所述的冷凝壳体的内腔设有多个冷凝板;
19.所述的相邻的冷凝板分别沿竖直方向交叉错列分布于所述的冷凝壳体的上部和下部。
20.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凝壳体的底壁设有多个漏液孔;
21.所述的冷凝壳体的下部设有集液壳体;
22.所述的集液壳体与所述的冷凝壳体固定连接设置;
23.所述的集液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液管。
24.进一步地,所述的除尘部件包括除尘壳体;
25.所述的除尘壳体的上部设有插槽;
26.所述的插槽至少设有2个;
27.所述的插槽内插装有滤尘棉板;
28.所述的滤尘棉板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粉尘。
29.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凝部件管道连接有负压风机;
30.所述的负压风机用于抽取废气。
31.进一步地,所述的塔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
32.所述的出气管与所述的塔体的腔连通设置。
3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34.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盘的分流块将废气均匀分流避免废气偏流,另外采用除尘部件外置于喷淋塔的外部可随时更换滤尘棉板的同时防止粉尘污染碱液,影响碱液的回收利用。另外冷凝部件可以将过滤后的废气中残留的碱液雾滴冷却液化,防止跟随废气排入大气中破坏环境。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碱洗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碱洗分液装置的塔体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碱洗分液装置的冷凝部件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喷淋塔, 2-冷凝部件,3-除尘部件,4-负压风机,5-塔体,6-进气管,7-出气管,8-废液管,9-观察窗,10-分流盘,11-分流块,12-通孔,13-喷头组,14-支架,15-喷头,16-除尘壳体,17-插槽,18-冷凝壳体,19-冷凝进气管,20-冷凝出气管,21-冷凝板,22-漏液孔,23-集液壳体,24-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0.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碱洗分液装置, 包括喷淋塔1、冷凝部件2和除尘部件3,所述的喷淋塔1设有2个,所述的2个喷淋塔1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后部的喷淋塔1与冷凝部件2通过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前部的喷淋塔1与所述的除尘部件3管道连接。所述的除尘部件3管道连接有废气管道。
41.所述的冷凝部件2管道连接有负压风机4,所述的负压风机4用于抽取废气。
42.所述的喷淋塔1包括塔体5,所述的塔体5的下部侧边上设有进气管6,所述的进气管6与所述的除尘部件3管道连接,所述的进气管6与所述的塔体5的内腔连通设置。
43.所述的塔体5的顶部设有出气管7,所述的出气管7与所述的塔体5的腔连通设置。
44.所述的塔体5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废液管8,所述的废液管8上设有阀门。
45.所述的塔体5的侧壁上设有3个观察窗9,所述的观察窗9依次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
46.所述的前部的喷淋塔1的出气管7与后部的喷淋塔1的进气管6通过管道连接设置。
47.所述的后部的喷淋塔1的出气管7与所述的冷凝部件2管道连接设置。
48.所述的塔体5的内腔底部设有分流盘10,所述的分流盘10横向设置于所述的进气管6的上部。所述的分流盘10与所述的塔体5的内壁固定密封设置。
49.所述的分流盘10的中间位置设有分流块11,所述的分流块11的四周设有多个通孔12,所述的通孔12沿所述的分流盘10的轴线均匀分布。
50.所述的分流盘10的上部依次沿竖直方向设有3个喷头组13,所述的3个喷头组13依次设置于所述的3个观察窗9之间。
51.所述的喷头组13包括支架14和喷头15,所述的喷头15至少设有4个,所述的喷头15均匀对称分布于所述的支架14上。
52.所述的除尘部件3包括除尘壳体16,所述的除尘壳体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废气管道和前部的喷淋塔1的进气管6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除尘壳体16的上部设有插槽17,所述的插槽17至少设有2个,所述的插槽17内插装有滤尘棉板,所述的滤尘棉板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粉尘。
53.所述的冷凝部件2包括冷凝壳体18,所述的冷凝壳体18的上部分别设有冷凝进气管19和冷凝出气管20,所述的后部的喷淋塔1的出气管7与所述的冷凝进气管19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冷凝出气管20与所述的负压风机4管道连接设置。
54.所述的冷凝壳体18的内腔设有多个冷凝板21,所述的相邻的冷凝板21分别沿竖直方向交叉错列分布于所述的冷凝壳体18的上部和下部。
55.所述的冷凝壳体18的底壁设有多个漏液孔22,所述的冷凝壳体18的下部设有集液壳体23,所述的集液壳体23与所述的冷凝壳体18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集液壳体23的底部设有出液管24。
5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57.废气通过废气管道进入除尘壳体16内,通过除尘壳体16的插槽17内的滤尘棉板对粉尘进行过滤,废气过滤粉尘后,进入塔体5的内腔中,通过分流盘10均匀分流废气使得废气进入三组喷头组13,通过喷头组13喷出的碱液对废气中的酸性化学物质进行中和。而后进入后部的喷淋塔1再次中和废气中的酸性化学物质。最后通过冷凝部件2对中和后的废气进行冷凝,将存在于废气中的碱液雾滴冷凝出来,防止破坏环境。最后过滤后的无污染废气通过负压风机4的抽送排入大气中。
58.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