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8968发布日期:2022-06-04 14:0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散剂稀释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2.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可均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及液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两亲性试剂,分散剂稀释过滤装置,是对分散剂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并过滤其中的杂质;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643304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分散剂稀释过滤装置,其虽然便于对稀释过程进行操作,同时在稀释过程中通过过滤机构的过滤网对分散剂进行杂质过滤,使过滤后的分散剂可通过出液管排出,提高了分散剂稀释过滤的效率,但是并未解决使用者无法自由的控制出料管流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让使用者能根据具体的器具容量大小等条件与具体需求来自由调整出料管的出料流量,让本装置能够灵活的应付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同时本机构操作简单,更易上手,提高装置性能同时不提升操作难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包括稀释桶、出料管与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
6.翻转圆片,所述翻转圆片活动连接于出料管内侧,所述翻转圆片用于限制出料管内侧的物料流量;
7.转杆,所述转杆贯穿连接于翻转圆片内侧,且所述转杆两端均位于出料管外侧,所述转杆用于带动翻转圆片翻转;
8.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固定连接于翻转圆片外侧,所述橡胶圈用于提高翻转圆片与出料管内侧的密封性。
9.优选的,所述出料管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穿透孔,所述转杆贯穿连接于两个穿透孔内侧,且所述转杆与穿透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0.优选的,所述转杆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杆末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块与限位块均位于出料管外侧。
11.优选的,所述转块外侧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外侧设置有防滑横条,且所述防护套与转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粘着剂。
12.优选的,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封盖,所述封盖位于稀释桶顶端外侧,所述封盖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稀释桶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端内侧开设有插入槽,所述连接块一端位于插入槽内侧,所述插入槽内侧底端表面开设
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滑动杆与弹簧顶端均位于插入槽内侧,且所述滑动杆顶端表面活动连接于连接块底端表面。
13.优选的,所述插入槽与连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滑动杆与连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限流机构,让使用者能根据具体的器具容量大小等条件与具体需求来自由调整出料管的出料流量,让本装置能够灵活的应付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同时本机构操作简单,更易上手,提高装置性能同时不提升操作难度;
16.2、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能让封盖与稀释桶进行闭合时,有一定的缓冲,不会出现较大撞击声,同时减去震动,避免因震动太多而影响到装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稀释桶;2、出料管;3、封盖;11、固定环;12、插入槽;13、第一密封圈;14、减震槽;15、滑动杆;16、弹簧;17、防护块;20、翻转圆片;21、橡胶圈;22、转杆;23、转块;24、限位块;25、防护套;26、穿透孔;27、第二密封圈;3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4.实施例:
25.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效分散剂稀释装置,包括稀释桶1、出料管2与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翻转圆片20,翻转圆片20活动连接于出料管2内侧,翻转圆片20用于限制出料管2内侧的物料流量;转杆22,转杆22贯穿连接于翻转圆片20内侧,且转杆22两端均位于出料管2外侧,转杆22用于带动翻转圆片20翻转;橡胶圈21,橡胶圈21固定连接于翻转圆片20外侧,橡胶圈21用于提高翻转圆片20与出料管2内侧的密封性;出料管2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穿透孔26,转杆22贯穿连接于两个穿透孔26内侧,且转杆22与穿透孔2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7;
26.在需要调整出料管2的流量时,旋转转杆22,让转杆22带动翻转圆片20进行旋转,翻转圆片20旋转的幅度不同,翻转圆片20与出料管2之间露出大小不一的缝隙,以此达到限流的目的;让使用者能根据具体的器具容量大小等条件与具体需求来自由调整出料管2的
出料流量,让本装置能够灵活的应付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同时本机构操作简单,更易上手,提高装置性能同时不提升操作难度。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转杆22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块23,转杆22末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转块23与限位块24均位于出料管2外侧;通过该设计,能更便于使用者转动转杆22,同时对转杆22的位置进行限定,让转杆22不会偏离其原有位置。
28.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转块23外侧套接有防护套25,防护套25外侧设置有防滑横条,且防护套25与转块23的连接处设置有粘着剂;通过该设计,让使用者在利用转块23时能有效增强阻力,不会打滑。
29.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4、图5所示,还包括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封盖3,封盖3位于稀释桶1顶端外侧,封盖3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1,稀释桶1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1,固定环11顶端内侧开设有插入槽12,连接块31一端位于插入槽12内侧,插入槽12内侧底端表面开设有减震槽14,减震槽14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5,滑动杆15外侧套接有弹簧16,滑动杆15与弹簧16顶端均位于插入槽12内侧,且滑动杆15顶端表面活动连接于连接块31底端表面;
30.封盖3下落与稀释桶1连接时,连接块31进入到插入槽12内侧,同时连接块31触碰到滑动杆15,滑动杆15上下滑动,弹簧16不停伸展与收缩消除震动;能让封盖3与稀释桶1进行闭合时,有一定的缓冲,不会出现较大撞击声,同时减去震动,避免因震动太多而影响到装置。
31.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4、图5所示,插入槽12与连接块3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滑动杆15与连接块31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护块17;通过该设计,能进一步对连接块31与插入槽12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同时对连接块31与滑动杆15接触的部位进行防护。
3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