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9572发布日期:2022-04-02 08:0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石墨烯是一种以sp
²
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
·
盖姆和康斯坦丁
·
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3.传统的石墨烯制备仍具有一些缺点,现有的石墨烯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在对石墨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物料进行混合,首先混合方式较为单一,使用效果较差,其次通过加入溶剂进行催化并进行提纯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靠近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溶剂管,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靠近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支撑架内部安装有震动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7.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端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外壳内侧底部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靠近上下两侧位置均活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组所述第二锥齿轮中的下侧一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搅拌架,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小搅拌架;
8.所述震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内部的内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靠近内桶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所述固定圆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固定圆板的内侧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圆槽,所述内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上端靠近一侧位置活动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一端内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管的内侧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外侧靠近大齿轮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内桶的下端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下侧位置均活动连接有滚轮。
9.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进料漏斗的一侧位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内
部转子固定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架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与两组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控制杆与固定架的下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杆贯穿第一控制杆与支撑架的上端。
11.优选的,所述十字搅拌架的内侧位置与第二控制杆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杆与固定架的上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杆与上侧一组第二锥齿轮为固定连接,所述小搅拌架位于十字搅拌架的内侧。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圆板与支撑架的底部形成收集槽,所述梯形块为环形排列,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
13.优选的,所述排料管上侧位置贯穿内桶的下端,所述排料管与内桶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料管的下侧位置位于圆槽的内侧位置,两组所述连接杆与滚轮在同一环形轨道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首先通过溶剂管与进料漏斗导入溶剂与原料至内桶的内部,再启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而第一电机会通过第一锥齿轮与两组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关系,会使第一控制杆与第二控制杆相互反向转动,同时带动下端固定的十字搅拌架与小搅拌架在内桶的内部转动,通过两组第二锥齿轮带动十字搅拌架与小搅拌架反向转动,原料可得到充分搅拌,其次第二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而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啮合关系,使得大齿轮通过固定管带动内桶转动,同时将固定连接的两组连接杆转动,而两组连接杆遇到梯形块时,会将上端固定的内桶顶起,再掉落下来,使内桶与内部原料进行震动混合,再打开电磁阀使得提纯后的原料通过排料管排入固定圆板与支撑架底部形成的收集槽中,再打开出料管便可排出,通过两组连接杆的转动使内桶的内部在搅拌时往复进行震动混合,加速溶液对原料进行提纯,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的整体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架;2、外桶;3、溶剂管;4、进料漏斗;5、搅拌机构;51、外壳;52、第一电机;53、转动杆;54、第一锥齿轮;55、固定架;56、第二锥齿轮;57、第一控制杆;58、十字搅拌架;59、第二控制杆;510、小搅拌架;6、震动机构;61、内桶;62、固定圆板;63、梯形块;64、圆槽;65、固定管;66、大齿轮;67、小齿轮;68、第二电机;69、排料管;610、电磁阀;611、连接杆;612、滚轮;7、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4所示,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桶2,支撑架1的上端靠近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溶剂管3,支撑架1的上端靠近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4,支撑架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5,支撑架1内部安装有震动机
构6,支撑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7;
23.搅拌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上端的外壳51,外壳5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2,外壳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3,转动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4,外壳51内侧底部靠近第一电机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5,第一锥齿轮54的一端靠近上下两侧位置均活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6,两组第二锥齿轮56中的下侧一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杆57,第一控制杆5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搅拌架58,第一控制杆5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控制杆59,第二控制杆5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小搅拌架510;
24.震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内部的内桶61,支撑架1的内部靠近内桶61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圆板62,固定圆板6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63,固定圆板62的内侧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圆槽64,内桶6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5,固定管6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大齿轮66,大齿轮66的上端靠近一侧位置活动连接有小齿轮67,小齿轮67的一端内桶6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8,固定管65的内侧设置有排料管69,排料管69的外侧靠近大齿轮66的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磁阀610,内桶61的下端靠近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11,两组连接杆611的下侧位置均活动连接有滚轮612。
25.本实施例中,外壳51位于进料漏斗4的一侧位置,转动杆53的一端与第一电机52的内部转子固定接,转动杆5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架55的一侧,第一锥齿轮54分别与两组第二锥齿轮56相互啮合,第一控制杆57与固定架55的下侧活动连接,第一控制杆57贯穿第一控制杆57与支撑架1的上端,十字搅拌架58的内侧位置与第二控制杆59为活动连接,第二控制杆59与固定架55的上侧活动连接,第二控制杆59与上侧一组第二锥齿轮56为固定连接,小搅拌架510位于十字搅拌架58的内侧。
26.具体的,通过溶剂管3与进料漏斗4导入溶剂与原料至内桶61的内部,再启动第一电机52与第二电机68,而第一电机52会通过第一锥齿轮54与两组第二锥齿轮56相互啮合关系,会使第一控制杆57与第二控制杆59相互反向转动,同时带动下端固定的十字搅拌架58与小搅拌架510在内桶61的内部转动,通过两组第二锥齿轮56带动十字搅拌架58与小搅拌架510反向转动,原料可得到充分搅拌。
27.本实施例中,固定圆板62与支撑架1的底部形成收集槽,梯形块63为环形排列,大齿轮66与小齿轮67相互啮合,排料管69上侧位置贯穿内桶61的下端,排料管69与内桶61为固定连接,排料管69的下侧位置位于圆槽64的内侧位置,两组连接杆611与滚轮612在同一环形轨道上。
28.具体的,第二电机68带动小齿轮67转动,而小齿轮67与大齿轮66的啮合关系,使得大齿轮66通过固定管65带动内桶61转动,同时将固定连接的两组连接杆611转动,而两组连接杆611遇到梯形块63时,会将上端固定的内桶61顶起,再掉落下来,使内桶61与内部原料进行震动混合。
29.工作原理:
30.使用时,首先通过溶剂管3与进料漏斗4导入溶剂与原料至内桶61的内部,再启动第一电机(型号为:ys8024)52与第二电机(型号为:57h276-288-zd)68,而第一电机52会通过第一锥齿轮54与两组第二锥齿轮56相互啮合关系,会使第一控制杆57与第二控制杆59相互反向转动,同时带动下端固定的十字搅拌架58与小搅拌架510在内桶61的内部转动,通过两组第二锥齿轮56带动十字搅拌架58与小搅拌架510反向转动,原料可得到充分搅拌,其次
第二电机68带动小齿轮67转动,而小齿轮67与大齿轮66的啮合关系,使得大齿轮66通过固定管65带动内桶61转动,同时将固定连接的两组连接杆611转动,而两组连接杆611遇到梯形块63时,会将上端固定的内桶61顶起,再掉落下来,使内桶61与内部原料进行震动混合,再打开电磁阀(型号为:df—f)610使得提纯后的原料通过排料管69排入固定圆板62与支撑架1底部形成的收集槽中,再打开出料管7便可排出,通过两组连接杆611的转动使内桶61的内部在搅拌时往复进行震动混合,加速溶液对原料进行提纯,效率提高。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