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4584发布日期:2022-06-08 06:3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地都普遍开展了污染水体的综合治理,其中污染底泥的清除为其重要措施之一。因施工效率高、对环境适应强、对外环境影响小,底泥清淤多采用绞吸船清淤工艺。绞吸船清淤产生泥浆含大量污染物质,且体积巨大,需要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否则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由于长期淤积,且与外界交界面大而复杂,泥浆中含大量不同尺寸、不同性质杂物,如处理不当将造成后续泥浆处理设备、设施频繁故障,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分级收集杂物的泥浆除杂筛分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包括机架、驱动器、转动轴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由若干个不同筛分级别的筛筒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组合安装而成,所述筛分筒同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筛筒的筛分孔从内到外依次减小,所述筛筒的长度从内到外依次减小,所述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筛筒的杂物出口下方均设有皮带输送机,所述筛分筒的下方设有集料槽。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筛筒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内层筛筒和外层筛筒。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
°

9.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筛筒的筒壁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栅条组成,相邻第一栅条之间的间隔构成一级筛分孔,相邻所述第一栅条间间距为25mm,所述外层筛筒的筒壁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栅条组成,相邻第二栅条之间的间隔构成二级筛分孔,相邻所述第二栅条间间距为5mm。
10.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筛筒直径为1100mm,长度为5m,所述外层筛筒直径为1800mm,长度为4.1m。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栅条的横截面采用梯形截面,顶边宽8mm,底边宽4mm,高5mm,顶边朝内设置,所述第二栅条的横截面采用梯形截面,顶边宽6mm,底边宽4mm,高5mm,顶边朝内设置。
12.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伸入位于最内层的所述筛筒的一端,且位于转动轴的上方区域,进料管出口端面与所述筛筒的一端端面的距离为100mm-500mm。
13.进一步的,最内层的筛筒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相邻的筛筒之间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固定。
14.进入本实用新型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的泥浆首先进入位于最内层的筛筒进行一次除杂,去除泥浆中较大尺寸的杂物,剩下的泥浆进入下一个筛筒内进行筛除杂物,如此筛分,筛除的杂物可分级收集,利于后续处理或二次资源化利用,而且因为转动轴是倾斜设置的,可使筛筒内截留的杂物可以在旋转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沿出口方向运动,实现自动排渣,设置长度不同的筛筒,实现杂物的顺利输送,自动化程度高,运动部件少,人工维护量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筛分筒的截面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8.1、机架;2、驱动器;21、电机;22、减速机;3、转动轴;4、集料槽;5、筛分筒;51、筛筒;52、内层筛筒;521、第一栅条;53、外层筛筒;531、第二栅条;6、皮带输送机;7、进料管;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包括机架1、驱动器2、转动轴3和筛分筒5,筛分筒5由若干个不同筛分级别的筛筒51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组合安装而成,筛分筒5同轴设置在转动轴3上,筛筒51的筛分孔从内到外依次减小,筛筒51的长度从内到外依次减小,转动轴3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驱动器2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转动轴3的一端传动连接,转动轴3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21.进入本实用新型一种泥浆除杂筛分装置的泥浆首先进入位于最内层的筛筒51进行一次除杂,去除泥浆中较大尺寸的杂物,剩下的泥浆进入下一个筛筒51内进行筛除杂物,如此筛分,筛除的杂物可分级收集,利于二次资源化利用,而且因为转动轴3是倾斜设置的,可使筛筒51内截留的杂物可以在旋转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沿出口方向运动,实现自动排渣,设置长度不同的筛筒51,实现杂物的顺利输送,自动化程度高,运动部件少,人工维护量低。
22.每个筛筒51的杂物出口下方均设有皮带输送机6,筛分筒5的下方设有集料槽4,集料槽4主要起收集和排出除杂泥浆作用,采用ss304不锈钢板制作,防腐蚀能力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为使泥浆能顺利汇集,集料槽4底面与水平面安装角度设置为2
°
,坡向收集槽;泥浆集料槽4内完成除杂后泥浆自流进入后续处理设施,皮带输送机6把分离出来的大块杂物输送至暂存堆场。
23.驱动器2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2可以包括电机21和减速机22,减速机22的输入端与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减速机22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传动连接。电机21功率可以为4kw,采用变频电机21,可根据需要调节筛分筒5转速,电机21
采用ip56等级,可确保在喷水、喷浆等恶劣工况下工作;电机21后端连接一个减速机22,以降低电机21转速到所需范围,减速机22后设置有联轴器,把动力传递至转动轴3,带动设备转动,筛分筒5转速范围控制在9-30r/min范围。
24.转动轴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
°
,可使筛筒51内截留的杂物可以在旋转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沿出口方向运动,实现自动排渣;综合考虑结构力学要求、焊接、成本等因素,转动轴3可采用无缝钢管制作,材质选用q460,外径114mm,壁厚20mm。
25.如图2和3所示,筛筒51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内层筛筒52和外层筛筒53。
26.进入设备泥浆首先进入内层筛筒52内进行一次除杂,去除泥浆中含有的大于25mm的大尺寸的杂物,包括大泥团、石块、建筑垃圾、树枝、塑料等;内层筛筒52直径为1100mm,长度为5m;内层筛筒52的筒壁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栅条521组成,相邻第一栅条521之间的间隔构成一级筛分孔,相邻第一栅条521间间距为25mm,第一栅条521与转动轴3平行;为有效防止第一栅条521间隙被杂物堵塞,第一栅条521的横截面采用梯形截面,顶边宽8mm,底边宽4mm,高5mm,顶边朝内设置;泥浆中杂物经截留后在转动作用下沿转动轴3方向往末端出口方向运动,直至从尾端排出,内层筛筒52出口端下装有皮带输送机6,把分离出来的大块杂物输送至暂存堆场;通过初次除杂后泥浆由第一栅条521间空隙进入到外层筛筒53内。
27.经一次除杂后泥浆进入外层筛筒534内进行二次除杂,进一步去除泥浆中含有的大于5mm的小尺寸的杂物,包括碎石、树叶、砖瓦碎粒等;外层筛筒53直径为1800mm,长度为4.1m;外层筛筒53的筒壁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栅条531组成,相邻第二栅条531之间的间隔构成二级筛分孔,相邻第二栅条531间间距为5mm,第二栅条531与转动轴3平行;为有效防止第二栅条531间隙被杂物堵塞,第二栅条531的横截面采用梯形截面,顶边宽6mm,底边宽4mm,高5mm,顶边朝内设置;泥浆中杂物经截留后在转动作用下沿转动轴3方向往末端出口方向运动,直至从尾端排出;外层筛筒534出口端下也装有皮带输送机6,把分离出来的小颗粒杂物输送至暂存堆场;通过二次除杂后泥浆由第二栅条531间空隙进入到集料槽4内。
28.装置还可以包括进料管7,进料管7伸入位于最内层的筛筒51的一端,且位于转动轴3的上方区域,进料管7出口端面与所述筛筒51的一端端面的距离为100mm-500mm,既保证筛筒51的正常旋转,同时也充分利用筛筒51有效工作面积。
29.筛分筒5设置在转动轴3上的方式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最内层的筛筒51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8固定在转动轴3上,相邻的筛筒51之间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杆9连接固定,内层筛筒52供设置有第一支撑杆8六排,外层筛筒53供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五排,相邻间距均为900mm;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9采用无缝钢管制作,材质选用q345,外径27mm,壁厚5mm。
30.整个装置通过机架1与地面连接,安装时通过螺栓与基础预埋板连接。
3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32.1.处理能力大,单台设备可处理泥浆量2000 m
³
/h
ꢀ‑
3000m
³
/h;
33.2.整体尺寸为7250mm
×
3174mm
×
2000mm,运输十分方便,可实现不同项目重复使用;
34.3.采用一体化设计,安装简单,施工工期短;
35.4.筛除杂物可分级收集,利于后续处理或二次资源化利用;
36.5.自动化程度高,运动部件少,人工维护量低。
37.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38.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