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陈水水路应用的水路板组件及应用其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6132发布日期:2022-02-12 14:4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除陈水水路应用的水路板组件及应用其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除陈水水路应用的水路板组件及应用其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装了净水机来改善水质;而不同的使用环境,对应的净水机的选择不同,其安装状态也不同,自然地需要选择地进行装置自身结构的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
3.目前,由于反渗透和纳滤净水所用的核心部件为半透膜,在净水机待机时,停留在原水侧的水tds值较停留在纯水侧的水的tds值高,使原水侧的水的盐分容易渗透至纯水侧的水里,最终会使得半透膜原水侧和纯水侧两侧的水盐分浓度基本一致。由此导致每当净水机待机一段时间后,用户接取的首杯水,其tds值较高,被认为是陈水,水质达不到过滤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除陈水水路应用的水路板组件及应用其的净水机。
5.除陈水水路应用的水路板组件,其包括:
6.板体,所述板体一侧设置有前置入口、前置出口、后置入口、后置出口、净水入口、纯水出口、废水出口、进水阀入口、进水阀出口、陈水阀入口及陈水阀出口;所述板体另一侧设置有原水端口、纯水端口、废水端口、第一净水口、第二纯水口、废水接口、第四净水口、第一纯水口、第一废水口、第二净水口、第三净水口及陈水接口;
7.所述原水端口与前置入口连通,所述前置出口与所述第一净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净水口延伸设置有第一管路而与所述第二净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净水口与所述进水阀入口连通,所述进水阀出口与所述第三净水口连通,所述第四净水口与所述净水入口连通;
8.所述纯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纯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纯水口延伸设置有第二管路而与所述第二纯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纯水口与所述后置入口连通,所述后置出口与所述纯水端口连通;
9.所述纯水出口与所述陈水阀入口连通,所述陈水阀出口与陈水接口连通,所述陈水接口延伸设置有第三管路与所述废水接口连通;
10.所述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水口延伸设置有第四管路与所述废水接口连通,所述废水接口与废水端口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一侧还设置有净水端口,所述前置出口与所述净水端口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滤座接位、第二滤座接位及装配接位,所述前置入口、前置出口、后置入口及后置出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滤座接位上,所述净水入口、纯水出口及废水出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滤座接位上,所述进水阀入口、进水阀出口、陈水
阀入口及陈水阀出口对应设置于所述装配接位上;所述板体另一侧位置上,所述原水端口、纯水端口、废水端口、第一净水口、第二纯水口及废水接口对应所述第一滤座接位设置;所述第四净水口、第一纯水口、第一废水口对应所述第二滤座接位设置;所述第二净水口、第三净水口、陈水接口对应所述装配接位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包括第一板块及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滤座接位、所述前置入口、前置出口、后置入口及后置出口、所述原水端口、纯水端口、废水端口、第一净水口、第二纯水口及废水接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块上;所述第二滤座接位、所述净水入口、纯水出口及废水出口、所述第四净水口、第一纯水口、第一废水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块上。
14.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接位、所述进水阀入口、进水阀出口、陈水阀入口及陈水阀出口、所述第二净水口、第三净水口、陈水接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块上。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座接位、第二滤座接位及装配接位沿直线方向而依次布置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装接开口,所述第一装接开口与所述后置出口及纯水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装接开口上设置有高压开关。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中连接设置有第一tds检测件;和/或所述板体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装接开口,所述第二装接开口与所述纯水出口及第一纯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装接开口上设置有第二tds检测件。
18.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由所述纯水出口中输出的纯水回流至反渗透滤芯组件内,则所述纯水出口上设置有逆止阀。
1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阀入口、进水阀出口之间设置有进水控制阀以形成连通;和/或所述陈水阀入口及陈水阀出口之间设置有陈水控制阀以形成连通;和/或所述第四管路中连接有废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废水口与所述废水接口之间经所述废水控制阀以形成连通;和/或所述第三净水口与第四净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五管路中连接设置有增压装置;和/或还包括有三通组件,所述三通组件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三通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三通组件的输出端延伸设置有第六管路以连通至所述废水接口。
20.净水机,其应用有如上述所述的水路板组件,该净水包括前置滤芯组件、反渗透滤芯组件以及后置滤芯组件,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其进水端与所述前置入口连通、其出水端与所述前置出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其进水端与所述净水入口连通、其纯水端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其废水端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其进水端与所述后置入口连通,其出水端与所述后置出口连通。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通过该水路板组件的设置,以满足有应用其的净水机的除陈水水路的应用,满足对高tds值的首杯陈水进行排放处理的应用需求,并可使应用其的净水机具有合理的布局方式,满足不同结构装配的应用需求情况。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的第一配合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的第二配合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原水端口1、前置入口11、前置出口12、净水端口120、第一净水口13、第二净水口14、进水阀入口15、进水阀出口16、第三净水口17、第四净水口18、净水入口19、
28.纯水端口2、纯水出口21、第一纯水口22、第二纯水口23、后置入口24、后置出口25、
29.废水端口3、陈水阀入口31、陈水阀出口32、陈水接口34、废水接口35、废水出口36、第一废水口37、
30.第一滤座接位41、第二滤座接位42、装配接位43、
31.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第三管路53、第四管路54、第五管路55、第六管路56、
32.进水阀61、陈水阀62、废水阀63、增压装置64、三通组件65、
33.前后置复合滤芯组件71、反渗透滤芯组件72、
34.高压开关8、
35.第一板块100、第二板块200。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37.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其包括前置滤芯组件、反渗透滤芯组件72以及后置滤芯组件,上述各滤芯组件通过连接有一水路板组件以实现其系统水路的组织连接。基于体积控制的考虑,上述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及后置滤芯组件可基于现有技术的组合滤芯结构设置,而以一独立的滤芯体进行整合,形成为一种前后置复合滤芯组件71进行应用。
38.具体而言,于该水路板组件中,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滤座接位41、第二滤座接位42及装配接位43,所述第一滤座接位41与所述前后置复合滤芯组件71装接配合设置,所述第一滤座接位41位置设置有前置入口11、前置出口12、后置入口24及后置出口25;所述第二滤座接位42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72装接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滤座接位42位置设置有净水入口19、纯水出口21及废水出口36;所述装配接位43用于外接其他功能部件,其设置有进水阀61入口15、进水阀61出口16、陈水阀62入口31及陈水阀62出口32。
39.所述板体另一侧位置上,对应所述第一滤座接位41设置有原水端口1、纯水端口2、废水端口3、净水端口120、第一净水口13、第二纯水口23及废水接口35;对应所述第二滤座接位42设置有第四净水口18、第一纯水口22、第一废水口37;对应所述装配接位43设置有第二净水口14、第三净水口17、陈水接口34。
40.其结构及应用原理设置如下:
41.所述原水端口1与前置入口11连通;在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其进水端与所述前置入口11连通、其出水端与所述前置出口12连通的应用情况下,构成有外部原水从输入至该前后置复合滤芯组件71中的前置滤芯组件部分的水源过滤应用,以满足净水机中的净水生成设置。
42.所述前置出口12与所述净水端口120连通,以满足生成的净水可于所述净水端口120直接地对外输出的应用设置。
43.所述前置出口12与所述第一净水口13连通,所述第一净水口13延伸设置有第一管路51而与所述第二净水口14连通,所述第二净水口14与所述进水阀61入口15连通,所述进水阀61入口15、进水阀61出口16之间设置有进水控制阀以形成连通;所述进水阀61出口16与所述第三净水口17连通,所述第三净水口17与第四净水口18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55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五管路55中连接设置有增压装置64;所述第四净水口18与所述净水入口19连通。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72其进水端与所述净水入口19连通、其纯水端与所述纯水出口21连通、其废水端与所述废水出口36连通的应用情况下,上述的水路接口设置,可满足该净水机应用中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过滤后生成的净水在进水控制阀的控制下及增压装置64的增压作用下而输入至该反渗透滤芯组件72的水源过滤应用,并使输出的纯水由所述纯水出口21进行输出,输出的废水由所述废水出口36进行输出。
44.所述纯水出口21与所述第一纯水口22连通,所述第一纯水口22延伸设置有第二管路52而与所述第二纯水口23连通,所述第二纯水口23与所述后置入口24连通;在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其进水端与所述后置入口24连通,其出水端与所述后置出口25连通的应用情况下,上述的水路街口设置,可满足该净水机应用中从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72过滤后生成的纯水输入至该前后置复合滤芯组件71中的后置滤芯组件部分的水源过滤应用,以满足纯水的后置过滤处理设置。
45.所述后置出口25与所述纯水端口2连通,以满足后置过滤处理设置后的纯水于所述纯水端口2对外输出的应用设置。
46.所述废水出口36与所述第一废水口37连通,所述第一废水口37延伸设置有第四管路54与所述废水接口35连通,所述第四管路54中连接有废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废水口37与所述废水接口35之间经所述废水控制阀以形成连通;所述废水接口35与废水端口3连通,以满足该反渗透滤芯组件72生成的废水于所述废水端口3对外输出的应用设置。
47.为了解决净水机待机后首杯水tds值较高的情况,则使所述纯水出口21与所述陈水阀62入口31连通,所述陈水阀62入口31及陈水阀62出口32之间设置有陈水控制阀以形成连通,所述陈水阀62出口32与陈水接口34连通,所述陈水接口34延伸设置有第三管路53与所述废水接口35连通;基于上述的水路接口设置,以满足该净水机应用中从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72长时间待机后生成的首杯高tds值的陈水在陈水控制阀的控制下而输入至该废水接口35中,再由所述废水端口3将所述陈水对外输出的应用设置。
48.为了满足水路板组件的结构精简需要,则还设置有三通组件65,所述三通组件65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管路53连通,所述三通组件65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管路54连通,所述三通组件65的输出端延伸设置有第六管路56以连通至所述废水接口35;则基于所述三通组件65及第六管路56的设置,以满足了第三管路53与第四管路54的共同组织连通至所述废水接口35的应用需求。
49.上述所述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第三管路53、第四管路54、第五管路55及第六管路56均采用为塑料软管的设置,以满足该水路板组件的水路组织及体积控制设置前提下,具有易安装便于更换的应用特点。
5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可应用分设为第一板块100与第二板块200的设置,所述第一滤座接位41、所述前置入口11、前置出口12、后置入口24及后置出口25、所述原水端口1、纯水端口2、废水端口3、净水端口120、第一净水口13、第二纯水口23及废水接口35
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块100上,以所述第一板块100适配所述前后置复合滤芯组件71的装接;所述第二滤座接位42、所述净水入口19、纯水出口21及废水出口36、所述第四净水口18、第一纯水口22、第一废水口37、所述装配接位43、所述进水阀61入口15、进水阀61出口16、陈水阀62入口31及陈水阀62出口32、所述第二净水口14、第三净水口17、陈水接口34均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块200上,以所述第二板块200适配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72的装接。于所述净水机中,所述第一板块100与第二板块200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固定装配设置,且使应用于其中的所述第一滤座接位41、第二滤座接位42及装配接位43沿直线方向而依次布置设置。
51.基于净水机的优选应用设置,则需在所述连通的后置出口25与纯水端口2之间设置有高压开关8,则是所述板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装接开口,所述第一装接开口与所述后置出口25及纯水端口2连通,所述高压开关8设置于所述第一装接开口上。
52.基于净水机的优选应用设置,则需对连通的所述第一净水口13及第二净水口14之间设置有第一tds检测件,以满足其中水路对反渗透滤芯组件72中输入净水的tds值检测设置应用需求;故所述第一tds检测件于所述第一管路51中连接设置。
53.基于净水机的优选应用设置,则需对连通的所述纯水出口21及第一纯水口22之间设置有第二tds检测件,以满足其中水路对反渗透滤芯组件72中输出净水的tds值检测设置应用需求;故所述板体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装接开口,所述第二装接开口与所述纯水出口21及第一纯水口22连通,所述第二tds检测件于所述第二装接开口上连接设置。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