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1333发布日期:2022-03-23 10:3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厂中的脱泥机正常运行需要从中水池取水来冲洗滤布,而脱泥机中的冲洗管内的喷头孔隙很小,稍微有点垃圾、异物便会堵塞。而污水处理厂经常需要清洗二沉池,出水中含有大量的青苔等垃圾,此水进入中水池后极易造成冲洗管堵塞现象的发生,导致经常需要停机清洗冲洗管,进而导致脱泥机出泥量减少;而污水处理厂又易存在污泥膨胀现象,急需增加脱泥量以解决污泥膨胀问题;而脱泥机的冲洗管堵塞造成频繁停机检修,使出泥效果差,出泥量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得不经常性停止脱泥机清洗冲洗管,浪费了大量时间、人力。
3.公告号为cn 206730637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层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网和设置于滤网上表面上的滤布,位于下层的滤网机构与箱体的底板间隔设置,上述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多层过滤,但是却存在下面的技术缺陷:
4.多层滤网机构从下而上设置于箱体内,且通过对应支架进行固定,在对滤网机构进行清理时,需要逐层去除支架,接着对滤网机构进行拆除,然后再对滤网机构中的滤网和滤布进行清理,操作繁琐,且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到箱体内部才能对下层的滤网进行拆除,然后拿出清理,不仅增大了清理的难度,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竖向的分隔板,分隔板将过滤箱分割成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
8.第一过滤室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水平的过滤板,第一过滤室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第二过滤室底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沉淀箱,沉淀箱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拉升机构;第二过滤室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9.优选的,垂直于所述第一过滤室底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过滤板位于多个支撑柱的上方,且过滤板的底部搁置于多个支撑柱的顶端。
10.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波浪形结构,过滤板的波谷段的底部搁置于多个支撑柱的顶端。
11.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含第一转轴和多个推动板,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设置,第一转轴的两端与第一过滤室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第
一过滤室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板,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支撑板的顶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推动板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外侧面上。
13.优选的,所述拉升机构包含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轴、安装板、两个线圈、两个绳索、两个导向轮、两个固定板和两个支撑座,所述安装板为倒“l”型结构,安装板设置于第二过滤室侧壁的顶部,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转轴分别设置于安装板的顶部,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分别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两个支撑座与安装板连接,两个线圈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的两端,两个固定板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二过滤室相对的两个侧壁的顶部,两个导向轮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板的内侧面上,两个绳索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线圈固定连接,两个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导向轮并与沉淀箱侧壁的顶部固连。
14.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u”型结构的卡槽,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卡槽中。
15.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均为hdpe管。
16.优选的,分隔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拉环。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通过第一过滤室、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室的三级过滤设计,可实现对中水池进水进行很好的过滤,能够避免冲洗喷头堵塞现象的发生,使出泥效果持续保持在高效率脱泥状态,使脱泥机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最终增加出泥量,达到增加污泥处理量的目标;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升机构的设计,能够在沉淀箱的杂质过多时,可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以及第二转轴上套设的线圈转动,从而使线圈上的绳索进行缠绕,进而带动绳索上移,使得沉淀箱逐渐上移到第二过滤室顶部,便于工人对沉淀箱沉淀的垃圾进行清理;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隔板插设在“u”型结构的卡槽中的设计,能够便于从顶部抽出分隔板对分隔板以及过滤网进行清理;
21.(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滤板设计为波浪形结构,能够便于污水中的垃圾沉淀于过滤板的波谷位置处,且不容易随着水流向前移动,同时通过过滤板搁置于支撑柱顶部的设计,能够便于拿出过滤板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的后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隔板与卡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27.图中:1、过滤箱;2、分隔板;3、第一过滤室;4、第二过滤室;5、过滤板;6、过滤孔;7、第一转轴;8、推动板;9、卡槽;10、排水口;11、过滤网;12、支撑柱;13、沉淀箱;14、排水孔;15、绳索;16、导向轮;17、固定板;18、安装板;19、第二驱动电机;20、支撑座;21、线圈;22、第
二转轴;23、排水管;24、第一驱动电机;25、支撑板;26、进水管;2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竖向的分隔板2,分隔板2将过滤箱1分割成第一过滤室3和第二过滤室4;
30.第一过滤室3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水平的过滤板5,过滤板5对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的较大物质留在过滤板5上,第一过滤室3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26,在具体设置时,进水管26设置于第一过滤室3侧壁的中上部,未经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26进入第一过滤室3中,第二过滤室4底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沉淀箱13,沉淀箱13对过滤水中的青苔污泥等杂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沉淀箱1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4,沉淀箱13中残留的过滤水经由排水孔14流入到第二过滤室4中,沉淀箱13的顶部设置有拉升机构;第二过滤室4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排水管23,在具体设置时,排水管23设置于第二过滤室4的侧壁的中下部,分隔板2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口10,排水口10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1,经过滤板5初步过滤的水经由分隔板2上的多个排水口10以及排水口10内设计的过滤网11进行过滤后流入到第二过滤室4中。
31.垂直于第一过滤室3底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2,过滤板5位于多个支撑柱12的上方,且过滤板5的底部搁置于多个支撑柱12的顶端。过滤板5为波浪形结构,过滤板5的波谷段的底部搁置于多个支撑柱12的顶端。支撑柱12对过滤板5进行支撑,且支撑柱12的顶端与过滤板5上未开设过滤孔6的部分相接触,这样的设计能够避免支撑柱12对过滤板5进行支撑时,对过滤孔6进行遮挡,而影响过滤水的流下,将过滤板5设计为波浪形结构,能够便于污水中的垃圾沉淀集中于过滤板的波谷位置处,且不容易随着水流向前移动。
32.过滤板5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经过滤板板5过滤的水经由过滤孔6进入到过滤板5下方。
33.第一过滤室3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含第一转轴7和多个推动板8,所述第一转轴7水平设置,第一转轴7的两端与第一过滤室3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过滤室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板25,第一驱动电机24设置于支撑板25的顶部,第一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推动板8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第一转轴7的外侧面上。当过滤水进入到过滤板5下方时,通过由第一驱动电机24驱动进行旋转的推动板8推动,过滤水加速向分隔板2方向流动,经由分隔板2上的多个排水口10以及排水口10内设计的过滤网11进行过滤后流入到第二过滤室4中,通过推动机构的设计能够加速水的过滤,提高了过滤水的速度。
34.拉升机构包含第二驱动电机19、第二转轴22、安装板18、两个线圈21、两个绳索15、两个导向轮16、两个固定板17和两个支撑座20,所述安装板18为倒“l”型结构,安装板18设置于第二过滤室4侧壁的顶部,第二驱动电机19和第二转轴22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8的顶部,
且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20分别套设于第二转轴22上,具体设计时,两个支撑座20上设置有供第二转轴22通过的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轴承,第二转轴22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两个支撑座20与安装板18连接,两个线圈21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22的两端,两个固定板17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二过滤室4相对的两个侧壁的顶部,两个导向轮16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板17的内侧面上,两个导向轮16的设计,能够使得绳索沿着导向轮16的方向进行缠绕,两个绳索1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线圈21固定连接,两个绳索15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导向轮16并与沉淀箱13侧壁的顶部固连。当沉淀箱13上的杂质过多时,可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9,带动第二转轴22转动,以及第二转轴22上套设的线圈21转动,从而使线圈21上的绳索15进行缠绕,进而带动绳索15上移,使得沉淀箱13逐渐上移,沉淀箱13中残留的过滤水经由排水孔14流入到第二过滤室4中,当沉淀箱13提升到第二过滤室4顶部时,关闭电机,便于工人对沉淀箱13进行清理。
35.过滤箱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u”型结构的卡槽9,所述分隔板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卡槽9中。卡槽29的设计,既能够对分隔板2进行固定,还能够便于将分隔板2从卡槽9中取出进行清理。
36.进水管26和排水管23均为hdpe管。进水管26和排水管23采用hdpe管,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且具备接口稳定可靠、材料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耐腐蚀等优点。
37.分隔板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拉环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环27的数量设计为两个,通过两个拉环27便于将分隔板2从两个卡槽29中抽出,从而对分隔板2以及过滤网11进行清理。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未经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26进入第一过滤室3通过波浪形结构的过滤板5对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的较大物质留在过滤板5上,过滤的水经由过滤孔6进入到过滤板5下方,通过由第一电机24驱动进行旋转的推动板8推动,过滤水加速向分隔板2方向流动,经由分隔板2上的多个排水口10以及排水口10内设计的过滤网11进行过滤后流入到第二过滤室4中,过滤水通过加入沉淀剂,青苔污泥等杂质在第二过滤室4底部内侧设置的沉淀箱13中进行沉淀,沉淀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23进入到中水池中,当沉淀箱13上的杂质过多时,可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9,带动第二转轴22转动,以及第二转轴22上套设的线圈21转动,从而使线圈21上的绳索15进行缠绕,进而带动绳索15上移,使得沉淀箱13逐渐上移到第二过滤室4的顶部,便于工人对沉淀箱13进行清理。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水池进水用过滤装置,通过第一过滤室、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室的三级过滤设计,可实现对中水池进水进行很好的过滤,能够避免冲洗喷头堵塞现象的发生,使出泥效果持续保持在高效率脱泥状态,使脱泥机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最终增加出泥量,达到增加污泥处理量的目标;而且通过拉升机构的设计,能够在沉淀箱的杂质过多时,可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以及第二转轴上套设的线圈转动,从而使线圈上的绳索进行缠绕,进而带动绳索上移,使得沉淀箱逐渐上移到第二过滤室顶部,便于工人对沉淀箱沉淀的垃圾进行清理。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