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0868发布日期:2022-02-12 15:0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试剂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外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试剂瓶。


背景技术:

2.现有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处理和染色,从而勾勒出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来检测目标蛋白或核酸的表达,从而诊断疾病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转归的方法,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病理诊断常用的技术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免疫组化技术(ihc)和原位杂交技术(ish)等。其中he染色主要用于对细胞组织进行染色,是病理学制片中最基本的染色方法。免疫组化ihc是进行目标蛋白的定位、定性和定量显示,常用于肿瘤明确诊断、肿瘤分型和指导预后等;原位杂交ish是进行组织和细胞中特定核酸序列的检测,常用于遗传性疾病诊断、突变基因检测和指导靶向治疗方案等。
4.免疫组化技术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一般是一抗识别组织抗原,标记的二抗识别一抗,然后由二抗上直接/间接连接的酶作用使底物显色,达到对相应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辅助医师进行诊断。
5.试剂瓶作为免疫显色试剂的容器,在运输过程中需保证试剂瓶的密封性,在使用过程需要和仪器精确定位。现有的试剂瓶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6.试剂瓶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拧下来,并放置在有编号顺序的容器中(试剂瓶中装不同种类的试剂,为防止交叉污染,需要将瓶身与瓶盖一一对应)。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造成拿取混乱从而导致试剂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瓶,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试剂瓶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拿取混乱导致试剂交叉污染的缺点。
8.其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试剂瓶,所述试剂瓶包括本体、瓶盖、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
10.所述本体具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瓶盖活动盖合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开口处;
11.所述第一配合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瓶盖上;所述瓶盖活动至相对所述本体的第一开口打开时,所述瓶盖通过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一配合件配合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为柔性可弯折结构;所述瓶盖和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铰接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靠近所述连接件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
槽为所述第一配合件;所述瓶盖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为所述第二配合件;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卡接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外壁。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瓶体及连接体,所述瓶体具有所述容置腔,所述连接体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瓶体的瓶口端;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瓶口端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配合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侧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瓶体的瓶口端,且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内。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朝所述容置腔的位置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瓶盖靠近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向下突出形成凸块,所述瓶盖盖合于所述连接体的第一开口处时,所述凸块插接于所述凹槽。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形变结构,所述密封件上对应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至少部分设置有能够刺穿并在刺穿后恢复形变的刺穿部,所述刺穿部刺穿后形成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或,
18.所述密封件包括环状的密封体,以及沿所述密封体径向方向设置的弹性片,各所述弹性片覆盖所述密封体的环状结构,且相邻两个弹性片之间相互抵接,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互分离形成第二开口。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靠近所述瓶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瓶体的瓶口端设置有止转凸台,所述连接体活动至所述第一缺口抵接于所述止转凸台以与所述瓶体形成相对固定状态。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防松筋,所述瓶体与所述止转凸台相对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防松凸台;
21.所述第一缺口抵接于所述止转凸台时,所述防松筋抵接于所述防松凸台,且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防松筋均位于所述止转凸台和所述防松凸台之间。
22.一种试剂瓶,所述试剂瓶包括本体、瓶盖、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
23.所述本体具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24.所述瓶盖包括第一盖件以及与所述第一盖件活动盖合的第二盖件,所述第一盖件盖合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件上,所述第二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件上;所述第二盖件活动至相对所述第一盖件打开时,所述第一盖件通过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二盖件上。
2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26.该试剂瓶的瓶盖活动盖合于本体的第一开口处,通过瓶盖活动至相对本体的第一开口打开时可以进行试剂吸取操作,通过瓶盖活动至盖合于该本体的第一开口处可以形成密封状态,其中通过本体的第一配合件和瓶盖的第二配合件相互配合,以使该瓶盖在打开状态能够通过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配合固定于本体上,瓶盖和本体无需分离,有效避免瓶盖在打开状态时的存放问题及交叉污染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瓶盖不会阻碍抽液操作,同时也便于使用者在抽液完成后将瓶盖快速盖合于本体的第一开口处,避免出现失误。
附图说明
27.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
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28.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剂瓶的瓶盖处于盖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的试剂瓶的瓶盖处于打开状态并卡紧于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图1的试剂瓶分解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1的试剂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图4的试剂瓶的a处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图3的试剂瓶的其中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图3的试剂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试剂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7.图9是试剂瓶在安装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4、试剂瓶;41、本体;411、瓶体;4111、止转凸台;4112、防松凸台;412、连接体;4121、第一缺口;4122、防松筋;413、容置腔;414、第一开口;42、瓶盖;421、凸块;43、第一配合件;431、卡接板;432、卡凸;44、第二配合件;45、连接件;46、密封件;461、凹槽;462、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41.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42.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43.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剂瓶4,如图1至图9所示,试剂瓶4包括本体41、瓶盖42、第一配合件43和第二配合件44;本体41具有容置腔413以及与容置腔413连通的第一开口414,瓶盖42活动盖合于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需要说明的是,该本体41的容置腔413用于装载试剂,在瓶盖42活动至相对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打开时,此时可以进行试剂吸取,吸取结束后使瓶盖42活动至盖合于该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形成密封状态。
46.第一配合件43设置于本体41上,第二配合件44设置于瓶盖42上;瓶盖42活动至相对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打开时,瓶盖42通过第二配合件44与第一配合件43配合固定于本体41上,以使对应的瓶盖42能够在打开状态固定于本体41上,可以有效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瓶盖42不会阻碍抽液操作,同时也在使用完成后使第一配合件43相对第二配合件44分离,使用者在抽液完成后将瓶盖42快速盖合于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避免出现失误。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试剂瓶4的瓶盖42可以包括第一盖件以及与第一盖件活动盖合的第二盖件,第一盖件盖合于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第一配合件43设置于第一盖件上,第二配合件44设置于第二盖件上;第二盖件活动至相对第一盖件打开时,第一盖件通过第一配合件43与第二配合件44配合固定于第二盖件上;即该第一配合件43和第二配合件44均设置于瓶盖42上,以能够将第一盖件相对第二盖件固定。
47.综上,该试剂瓶4的瓶盖42活动盖合于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通过瓶盖42活动至相对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打开时可以进行试剂吸取操作,通过瓶盖42活动至盖合于该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可以形成密封状态,其中通过本体41的第一配合件43和瓶盖42的第二配合件44相互配合,以使该瓶盖42在打开状态能够通过第二配合件44与第一配合件43配合固定于本体41上,瓶盖42和本体41无需分离,有效避免瓶盖42在打开状态时的存放问题及交叉污染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瓶盖42不会阻碍抽液操作,同时也便于使用者在抽液完成后将瓶盖42快速盖合于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处,避免出现失误。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试剂瓶4还包括连接件45,连接件45至少部分为柔性可弯折结构;瓶盖42和本体41通过连接件45铰接连接。可以理解地,该连接件45的柔性弯折结构处能够形成铰接轴,以使该瓶盖42能够以该连接件45的柔性弯折结构处为铰接轴相对本体41进行转动,以使该瓶盖42能够快速转动至盖合该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或者相对该本体41的第一开口414打开。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45中部的位置形成柔性可弯折结构,以使该瓶盖42能够顺畅转动至该本体41上进行固定。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体41靠近连接件45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卡槽,卡槽为第一配合件43;瓶盖42设置有卡块,卡块为第二配合件44;瓶盖42通过卡块和卡槽卡接连接于本体41的外壁。可以理解地,瓶盖42活动至靠近本体41的外壁时,此时该瓶盖42可以通过卡块卡紧于本体41外壁的卡槽中,以能够使该瓶盖42在打开状态稳固固定于本体41上,且在外力作用下即可使卡块相对卡槽分离,便于在抽液完成后将该瓶盖42盖合于本体41上,操作简单便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本体41和瓶盖42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如磁吸结构等,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试剂瓶4还包括两个卡接板431,两个卡接板431竖向并间隔设置于该本体41的外壁,且两个卡接板431延伸出本体41的位置配合形成该卡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卡接板431与另一卡接板4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卡凸432,两个卡凸432共同对卡块进行限制,有效避免卡块卡紧于卡槽时产生脱离。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本体41包括瓶体411及连接体412,瓶体411具有容置腔413,连接体412可拆卸地套设于瓶体411的瓶口端,连接体412远离瓶口端的一端具有与容置腔413连通的第一开口414,第一配合件43设置于连接体412的侧壁。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体412,且该连接体412用于通过第一配合件43将瓶盖42在翻转状态进行固定,因此在瓶盖42相对连接体412转动频繁造成损坏时能够对连接体412进
行更换,以提高该试剂瓶4的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体412可以与瓶体411共同形成瓶身的一部分,或者该连接体412与瓶盖42形成盖体结构,在此不多特别的限制,因此该瓶盖42可以相对瓶身或者盖体结构的连接体412部分相对转动。
5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瓶体411靠近瓶口端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体41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体412套设于瓶体411的瓶口端,且连接体412与瓶体411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形成螺纹连接,一方面能够增大连接体412和瓶体411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能够使该连接体412与瓶体411稳固连接且便于拆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瓶体411和连接体412之间也可以是卡接等方式连接,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本体41还包括密封件46;密封件46可拆卸地插设于瓶体411的瓶口端,且密封件46设置于连接体412内。可以理解地,通过在瓶体411的瓶口端内壁插接密封件46,瓶口端的外壁套设连接体412,密封件46能够有效补偿瓶体411和连接体412之间的尺寸偏差,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46靠近第一开口414的一端朝容置腔413的位置凹陷形成有凹槽461,瓶盖42在靠近连接体412的一端向下突出形成凸块421,瓶盖42盖合于连接体412的第一开口414处时,凸块421插接于凹槽461形成密封面结构。可以理解地,在连接体412相对瓶体411拧紧时,连接体412与瓶体411之间形成第一层密封结构,当瓶盖42扣入连接体412的第一开口414处后,密封件46和瓶盖42之间形成第二层密封结构,双层密封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密封性能,且在瓶盖42打开时,密封件46仍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性,可有效避免试剂挥发和倾翻洒漏的问题。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密封件46为弹性形变结构,密封件46上对应瓶体411的瓶口处至少部分设置有能够刺穿并在刺穿后恢复形变的刺穿部。可以理解地,该刺穿部可以通过采样针等进行刺穿后进行抽取试剂,并在吸取完成撤去采样针后,通过该密封件46的弹性形变能力恢复形变,起到较好的密封性能,且有效避免试剂挥发和倾翻洒漏的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46包括环状的密封体,以及沿密封体径向方向设置的弹性片,各弹性片覆盖密封体的环状结构,且相邻两个弹性片之间相互抵接,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互分离形成第二开口462,在需要吸取试剂时,试剂针能够轻松插入该第二开口462进入容置腔413内抽取试剂,且在抽取完成后,该密封件46的第二开口462能够恢复形变并形成闭合的第二开口462,起到较好的密封性能,且有效避免试剂挥发和倾翻洒漏的问题。具体地,该密封件46可以为硅胶等具有弹性性能的部件,且各弹性片配合形成十字形的第二开口462,且该第二开口462的中心处与第一开口414同轴设置。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体412靠近瓶体4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4121,瓶体411的瓶口端设置有止转凸台4111,连接体412活动至第一缺口4121抵接于止转凸台4111以与瓶体411形成相对固定状态。可以理解地,当连接体412活动至将近瓶体411瓶口端的底部时,连接体412的第一缺口4121会碰到瓶体411上的止转凸台4111,此时第一缺口4121能够限制止转凸台4111的继续运动,从而使连接体412旋转至该第一缺口4121抵接于止转凸台4111时,该连接体412相对瓶体411形成固定状态,从而保证了瓶体411的瓶口端面与连接体412内端面的相对距离,增加密封的可靠性,且能够对瓶盖42与瓶体411的相对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5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412与第一缺口4121相对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防松筋4122,
瓶体411与止转凸台4111相对一侧的外壁设置有防松凸台4112;第一缺口4121抵接于止转凸台4111时,防松筋4122抵接于防松凸台4112,且第一缺口4121与防松筋4122均位于止转凸台4111和防松凸台4112之间。可以理解地,当连接体412需要相对瓶体411打开时,连接体412的防松筋4122会与瓶体411的防松凸台4112干涉,需要克服连接体412和瓶体411的塑形变形后,才能打开连接体412,从而可以有效预防运输过程中连接体412相对瓶体411松脱导致漏液的问题。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容置腔413与第一开口414相对一侧的腔壁朝远离第一开口414的一侧倾斜形成倒三角结构,且倒三角结构的折弯处与第一开口414相对设置。可以理解地,该倒三角结构能够形成容置腔413的低端,且该倒三角结构的折弯处为最低端,通过使该倒三角结构的折弯处与第一开口414相对设置,能够便于试剂针对试剂进行抽吸,有效避免试剂残留,且能够有效减小无效容积的区域。该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容置腔413与第一开口414相对一侧的腔壁也可以凹陷形成圆柱形、正方形等,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本体41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凸点,其中该试剂瓶4可以放置于架体等外部装置上,架体上形成有试剂槽;该试剂槽的槽壁设置有定位孔,本体41插设于试剂槽中,定位凸点卡入该定位孔中,该定位凸点和定位孔的配合,能够对该试剂瓶4插设于试剂槽中的方向进行定位,使得该试剂瓶4能够准确定位于试剂槽中,且有效避免试剂瓶4相对试剂槽松脱。
60.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61.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62.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