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6434发布日期:2022-06-02 02:2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


背景技术:

2.润滑脂是指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3.生产润滑脂产品过程中,在皂化调和完成后,需要将产品从釜内输送出来,需采用釜下开孔放出产品,但是开孔也会对釜内压力产生影响,同时润滑脂的粘稠度高,开孔尺寸小导致出料速度慢,出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包括两个支撑座、釜体、釜盖,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外壁两端分别固定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延伸至釜体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滚轮,所述支撑座靠近釜体的侧壁上设有弧形槽,所述滚轮位于弧形槽内并沿弧形槽的轨迹能够滚动,所述釜体的上方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伸缩杆端固定釜盖以将釜体的顶部开口盖住或打开,所述釜盖的底壁上固定搅拌机构以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其中一个支撑座上安装旋转驱动组件以驱动釜体翻转。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釜体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固定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相邻的支撑座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旋转轴贯穿对应的支撑座并与旋转驱动组件连接。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其中一个旋转轴以及下方的支撑轴上均设有防转孔,且该旋转轴上方的支撑座侧壁上设置防转组件,以与防转孔配合对旋转轴和支撑轴进行旋转限位。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转组件包括支板、插销,所述支板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销的底端穿过插孔能够插进旋转轴和支撑轴上的防转孔内,所述插销插进防转孔内时,釜体的顶端开口处于朝上状态。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位于支撑座远离釜体的一侧,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蜗杆、蜗轮,所述翻转电机通过升降组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轮套在贯穿支撑座的旋转轴上。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移动板,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旋转驱动组件下方的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气缸上的伸缩杆端部固定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固定所述翻转电机,所述移动板与相邻支撑座滑动连接。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蜗轮远离支撑座的侧壁上固定手摇杆。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定轴、搅拌轴、刮板,所述搅拌轴
转动连接在釜盖的中心部位并由搅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釜盖的顶壁上,所述搅拌轴一侧的釜盖底壁上固定定轴,所述定轴上固定多个竖向排列的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多个竖向排列的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间隔分布,所述搅拌轴连接刮板以对釜体内壁进行刮料。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固定横轴,所述横轴位于定轴的下方,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靠近搅拌轴的侧壁上固定多个竖向排列的第三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与第一搅拌叶片间隔分布。
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拌杆远离搅拌轴的侧壁上固定所述刮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旋转驱动组件驱动釜体进行翻转,在翻转过程中能够使釜体的顶端开口向下倾斜,便于釜体内物料从开口处出料,提高出料速度;在釜体的底部固定支撑轴,对釜体起到支撑作用,减轻旋转轴的受力,避免釜体处于悬挂状态而使旋转轴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变形,对旋转轴起到保护作用,滚轮在弧形槽内能够滚动,便于釜体翻转动作;
18.2、通过防转组件的设置,能够限制旋转轴的旋转角度,防止釜盖盖住釜体进行搅拌过程中因误操作而触发旋转驱动组件使釜体进行旋转,对釜体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弧形槽在支撑座上的分布图。
21.图中标注说明:1、釜体;2、旋转轴;3、釜盖;4、搅拌电机;5、定轴;6、搅拌轴;7、刮板;8、弧形槽;9、支撑轴;10、滚轮;11、支撑座;12、插销;13、蜗轮;14、手摇杆;15、翻转电机;16、蜗杆;17、移动板;18、第二气缸;19、第一气缸;20、支架;21、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放料的翻转调和釜的一实施例,包括两个支撑座11、釜体1、釜盖3,两个所述支撑座11之间设置釜体1,所述釜体1与支撑座11转动连接,所述釜体1的底部外壁两端分别固定支撑轴9,所述支撑轴9的一端延伸至釜体1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滚轮10,所述支撑座11靠近釜体1的侧壁上设有弧形槽8,所述滚轮10位于弧形槽8内并沿弧形槽8的轨迹能够滚动,所述釜体1的上方设置支架20,所述支架20上安装第一气缸19,所述第一气缸19上伸缩杆端固定釜盖3以将釜体1的顶部开口盖住或打开,所述釜盖3的底壁上固定搅拌机构以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其中一个支撑座11上安装旋转驱动组件以驱动釜体1翻转。釜体1的顶端开口朝上进行搅拌操作时,支撑轴9与旋转轴2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24.所述釜体1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固定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与相邻的支撑座1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旋转轴2贯穿对应的支撑座11并与旋转驱动组件连接。
25.旋转驱动组件驱动釜体1进行翻转过程中,滚轮10跟随在弧形槽8内滚动,在翻转过程中能够使釜体1的顶端开口向下倾斜,便于釜体1内物料的出料,提高出料速度;在釜体1的底部固定支撑轴9,支撑轴9通过滚轮10搭在支撑座11上,当釜体1的顶端开口正向朝上时,支撑轴9对釜体1起到支撑作用,减轻旋转轴2的受力,避免釜体1底部处于悬挂状态而使旋转轴2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变形,对旋转轴2起到保护作用,滚轮10在弧形槽8内能够滚动,便于釜体1翻转动作。
26.其中一个旋转轴2以及下方的支撑轴9上均设有防转孔,且该旋转轴2上方的支撑座11侧壁上设置防转组件,以与防转孔配合对旋转轴2和支撑轴9进行旋转限位。
27.所述防转组件包括支板21、插销12,所述支板21固定在支撑座11上,所述支板21上设有插孔,所述插销12的底端穿过插孔能够插进旋转轴2和支撑轴9上的防转孔内,所述支板21上方的插销12上固定卡头,以使插销12卡在支板21上,确保插销12所述插销12插进防转孔内时,釜体1的顶端开口处于朝上状态,便于将物料加入釜体1内进行搅拌。
28.通过防转组件的设置,能够限制旋转轴2的旋转角度,防止釜盖3盖住釜体1进行搅拌过程中因误操作而触发旋转驱动组件使釜体1进行旋转,对釜体1起到保护作用。
29.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位于支撑座11远离釜体1的一侧,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15、蜗杆16、蜗轮13,所述翻转电机15通过升降组件与支撑座11连接,所述翻转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与蜗轮13啮合的蜗杆16,所述蜗轮13套在贯穿支撑座11的旋转轴2上。
30.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18、移动板17,所述第二气缸18固定在旋转驱动组件下方的支撑座11上,所述第二气缸18上的伸缩杆端部固定移动板17,所述移动板17上固定所述翻转电机15,所述移动板17与相邻支撑座1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11远离釜体1的侧壁上固定燕尾滑轨,所述移动板17上设有与燕尾滑轨配合的燕尾滑槽,通过燕尾滑槽与燕尾滑轨的配合,实现移动板17与支撑座11之间的滑动连接。
31.进一步的,所述蜗轮13远离支撑座11的侧壁上固定手摇杆14。
32.具体的,升降组件驱动蜗杆16相对蜗轮13能够移动,使蜗杆16与蜗轮13啮合或脱离,实现了电动驱动釜体1翻转和手动驱动釜体1翻转两种方式,驱动方式多样化,使用更加方便。
33.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定轴5、搅拌轴6、刮板7,所述搅拌轴6转动连接在釜盖3的中心部位并由搅拌电机4驱动旋转,所述搅拌电机4固定在釜盖3的顶壁上,所述搅拌轴6一侧的釜盖3底壁上固定定轴5,所述定轴5上固定多个竖向排列的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6上固定多个竖向排列的第二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间隔分布,所述搅拌轴6连接刮板7以对釜体1内壁进行刮料。
34.所述搅拌轴6的底端固定横轴,所述横轴位于定轴5的下方,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靠近搅拌轴6的侧壁上固定多个竖向排列的第三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与第一搅拌叶片间隔分布。搅拌杆位于定轴5的外侧,以使搅拌轴6带动横轴上的搅拌杆旋转,所述搅拌杆远离搅拌轴6的侧壁上固定所述刮板7。
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向釜体1内加入物料,启动第一气缸19使釜盖3将釜体1的顶端开口封住,启动搅拌电机4带动搅拌轴6旋转,搅拌轴6带动横轴上的搅拌杆旋转,同时刮板7跟随横轴旋转,刮板7对粘附在釜体1内壁的物料进行刮料,对物料搅拌完成后出料时,第一气缸19驱动釜盖3上移,直到搅拌机构从釜体1内脱离并位于上方,然后将插销12从防
转孔内拔出,启动翻转电机15带动蜗杆16旋转,使蜗轮13带动釜体1翻转,翻转过程中滚轮10在弧形槽8内滚动,直到釜体1的顶端开口倾斜朝下,使物料排出,当需要手动驱动时,第二气缸18带动蜗杆16下移以与蜗轮13脱离,然后手动驱动手摇杆14使旋转轴2带动釜体1翻转,出料完成后,使釜体1反向翻转进行复位,以便于继续使用。
36.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