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糖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3496发布日期:2022-07-06 02:1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糖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糖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红糖磨粉装置。


背景技术:

2.红糖是甘蔗经压榨、提汁、澄清、煮炼而成的赤色结晶体,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糖份,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3.在红糖的制作过程中对甘蔗榨汁澄清后,将甘蔗汁放入锅中熬制出去甘蔗汁内所含的水分,使红糖达到一定粘稠度后将红糖冷却凝固形成固体块状的糖砖。为方便人们食用,在红糖生产时,往往将大块的糖砖研磨呈粉末状进行装袋售卖,凝结成固体块状的糖砖往往体积较大,不能直接进行磨粉,需要将大块的糖砖分切成小块或粉碎成颗粒再进行磨粉的操作,在实际生产中工序复杂,操作麻烦,增加生产成本。并且能进行磨粉的红糖需相对干燥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对红糖块进行磨粉后,往往由于研磨不充分而使红糖粉成品中混杂有未充分研磨的硬质红糖块,影响人们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糖磨粉装置,以解决红糖块不能直接研磨成红糖粉且研磨后红糖粉颗粒不均匀,混杂有大块硬质的红糖块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糖磨粉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外壳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外壳下端固定有出料斗,所述外壳顶壁上固定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内伸进外壳内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上表面固定有刀片,所述罩体上还设置有落料孔,所述罩体的底端固定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可滑动抵接,所述上挡板与所述罩体及外壳内壁之间构成分切腔,所述罩体的底端固定有上端开口的转筒,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筒的内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磨粉装置和第三磨粉装置,所述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磨粉装置,所述外壳底壁上固定有磨粉辊,所述磨粉辊内伸进转筒内,所述磨粉辊上设置有第四磨粉装置,所述转筒内壁与所述磨粉辊之间形成第一研磨腔,所述转筒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研磨腔。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粉装置与所述第三磨粉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磨粉装置与所述第四磨粉装置之间的距离。
7.进一步地,磨粉装置为磨粉凸齿。
8.进一步地,所述落料孔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料孔的直径。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壁内侧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磨粉辊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罩体、所述上挡板与所述转筒一体成型。
11.进一步地,所述磨粉辊下端设置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筒内壁下端可滑动接触。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1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支架用于固定外壳,进料斗和出料斗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和底部,便于红糖的投入和放出,外壳顶部上的第一旋转电机为外壳内的罩体和转筒提供旋转动力,罩体上设置有刀片和落料孔,罩体的底端上固定上挡板,上挡板的另一端与外壳内壁可滑动抵接,所述上挡板与所述罩体之间构成分切腔。在将大块糖砖经进料斗投入到外壳内时,在上挡板和罩体的共同作用下糖砖位于分切腔内,在第一旋转电机的作用下罩体旋转,糖砖在分切腔内随着罩体的转动互相碰撞,罩体上的刀片对糖砖进行分切使大块的糖砖分割成小块,小块的红糖经罩体上开设的落料孔落入到下方的第一研磨腔内。转筒的上端开口且固定在罩体下方,转筒与罩体共用第一旋转电机,由第一旋转电机提供动力,节约了能源和成本。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磨粉装置,转筒的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设置第二磨粉装置和第三磨粉装置,外壳底壁上固定磨粉辊,磨粉辊内伸进转筒内,磨粉辊上设置第四磨粉装置。此时,当第一旋转电机为转筒提供动力时,转筒转动,第二磨粉装置和第四磨粉装置配合,第一磨粉装置和第三磨粉装置配合对红糖进行研磨。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当转筒转动时,第一研磨腔内的红糖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外侧运动,当第一研磨腔内的红糖颗粒研磨到一定大小后可从通孔内甩出到到第二研磨腔进行进一步研磨,大颗粒红糖受到转筒内壁的限制,在第一研磨腔内继续研磨。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孔,在第二研磨腔内研磨完成后通过出料孔落入到出料斗放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只需将冷却凝固的糖砖投入到外壳内,启动第一转动电机,本装置便可将糖砖进行分割后进行研磨成粉,且通过第一研磨腔和第二研磨腔的设置,使红糖块得到充分研磨,提高了红糖的颗粒均匀度,且减少了磨粉工序、简化了红糖磨粉的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的细节放大图。
17.附图中:1-支架,2-外壳,3-进料斗,4-出料孔,5-出料斗,6-第一旋转电机,7-罩体,8-刀片,9-落料孔,10-上挡板,11-分切腔,12-转筒,13-通孔,14-第二磨粉装置,15-第三磨粉装置,16-第一磨粉装置,17-磨粉辊,18-第四磨粉装置,19-第一研磨腔,20-第二研磨腔,21-传动箱,22-第二旋转电机,23-万向轮,24-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19.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糖磨粉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3方便对红糖磨粉装置进行移动。所述支架1上固定有外壳2,支架1将外壳2抬高,所述外壳2顶部设置有用于投入红糖块的进料斗3,所述外壳2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孔4,所述外壳2下端固定有放出红糖粉的出料斗5。所述外壳2顶壁上固定有第一旋转电机6,第一旋转电机6为罩体7和转筒12提供旋转动力。第一旋转电机6的输出端内伸进外壳2内连接有罩
体7,所述罩体7上表面固定有用于分割糖砖的刀片8,所述罩体7的底端固定有上挡板10,优选将上挡板10和罩体7设置为一体成型。所述上挡板1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2内壁可滑动抵接,所述上挡板10与所述罩体7之间构成分切腔11,所述罩体7上还设置有落料孔9。启动第一旋转电机6后,罩体7转动,固定在罩体7上的上挡板10随着罩体7转动,糖砖在分切腔11内被刀片8分切成小块糖块,之后通过落料孔9落入到与罩体7的底端固定且上端开口的转筒12内,优选将转筒12与罩体7设置为一体成型。所述外壳2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磨粉装置16,所述转筒12的内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磨粉装置14和第三磨粉装置15,所述外壳2底壁上固定有磨粉辊17,所述磨粉辊17内伸进转筒12内,所述磨粉辊17上设置有第四磨粉装置18,所述转筒12内壁与所述磨粉辊17之间形成第一研磨腔19,所述转筒12外壁与所述外壳2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研磨腔20,所述转筒1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3。此时第二磨粉装置14和第四磨粉装置18配合对落入到第一研磨腔19内的红糖块进行研磨,转筒12与罩体7固定连接,第一旋转电机6启动时,转筒12也随着罩体7旋转,红糖在离心作用下向外甩出,转筒1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3,当在第一研磨腔19内的红糖块研磨到一定大小时便可通过通孔甩出到第二研磨腔20。所述磨粉辊17下端设置有下挡板24,所述下挡板2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筒12内壁下端可滑动接触。此时可避免红糖颗粒落入磨粉辊17底壁和转筒12的底壁之间,影响转筒12和磨粉辊17之间的相对转动的情况,并且可以避免红糖颗粒在其间堆积造成原料的浪费的情况,使红糖颗粒能够限制在第一研磨腔19内,随着转筒12的转动通过通孔13甩出第一研磨腔19。此时应当注意在转筒12的侧壁底部开设通孔13,以保证第一研磨腔19内的红糖颗粒能够完全被甩出第一研磨腔19。可将磨粉装置设置成刀片或磨粉凸齿,优选将磨粉装置设置为磨粉凸齿。此时第一磨粉装置16和第二磨粉装置14配合对第二研磨腔20内的红糖进一步进行研磨,研磨完成的红糖经出料孔4落入到出料斗5内。
20.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设置时,根据红糖的磨粉进度,应将所述落料孔9的直径设置成大于通孔13的直径,所述通孔13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料孔4的直径。当糖砖在分切腔11内分割后,糖块较大,当糖块落入第一研磨腔19内进行第一次研磨后颗粒变小,此时红糖颗粒通过通孔13进入第二研磨腔20进一步研磨成粉。因此在设置时,所述第一磨粉装置16与所述第三磨粉装置15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磨粉装置14与所述第四磨粉装置18之间的距离。为使红糖粉颗粒更细腻,可将第一磨粉装置与第三磨粉装置设置成磨粉凸齿,并使第一磨粉装置和第三磨粉装置啮合,此时第一研磨腔19对红糖进行初步研磨,第二研磨腔20对红糖进行进一步的研磨成粉,以保证红糖被充分研磨成粉。
2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底壁内侧设置有传动箱21,所述传动箱21内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22,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2的输出端与所述磨粉辊17固定。此时第二旋转电机22为磨粉辊17提供动力,使其与转筒12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红糖在第一研磨腔19内的运动方向多变,有利于红糖块之间相互碰撞,也能提高磨粉装置对红糖块的研磨效率。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