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净化污酸的圆锥沉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3920发布日期:2022-05-17 12:0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净化污酸的圆锥沉降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污酸的圆锥沉降槽。


背景技术:

2.在铜冶炼的制酸工艺流程中,经电收尘后的熔炉烟气、转炉烟气,经过两段动力波洗涤器,产生的酸为污酸,污酸需送污酸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
3.申请号为201420705551.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污酸汞富集的圆锥沉降槽,由支架、沉降槽体、溢流挡板、进液管、溢流口、排气孔、排渣口和人孔门组成;溢流挡板位于沉降槽体内部上端,溢流口位于吸附塔上部,贯通沉降槽体,进液管从顶部贯通入沉降槽体内部,排气孔和人孔门位于吸附塔顶部,排渣口位于圆锥沉降槽底部,支架对圆锥沉降槽起支撑作用。
4.虽然可以用于污酸处理过程中的沉降,但是由于进液管的污酸流量较大、冲击力较强,容易冲击沉降槽体下部沉降物,导致沉降物重新浮起,从而影响沉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圆锥沉降槽的进液管输入的污酸流量容易冲击沉降槽体下部沉降物,导致沉降物重新浮起,影响沉降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净化污酸的圆锥沉降槽,目的是防止进液管输入的污酸冲击沉降槽体内部,避免沉降物重新浮起,保证沉降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净化污酸的圆锥沉降槽,包括沉降槽体、支架、溢流挡板、进液管、溢流管和旋转放料阀;
8.所述沉降槽体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沉降槽体上端连接有盖板,沉降槽体的外周壁上部环形陈列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为竖直的柱体;
9.所述溢流挡板位于沉降槽体的上部内,溢流挡板包括水平环板和竖管,所述水平环板为环形板体,水平环板的外缘连接沉降槽体内周壁上部、内缘连接竖管,所述竖管为外径与水平环板内径相配应的圆管体,竖管的下端与水平环板下表面平齐、上端高于水平环板,竖管的上端与盖板下表面之间有间距;
10.所述进液管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竖直状的管体,进液管上端位于盖板上方,进液管下端贯穿盖板并向下穿过竖管、位于溢流挡板下侧,位于溢流挡板下侧的进液管周壁上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排贯穿进液管内外周壁的出液口,每排所述出液口均由多个出液口沿进液管周壁环形阵列构成,所述进液管外套装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为圆管体,限位管的内径大于进液管的外径,限位管的上端高于竖管上端、低于盖板下表面,限位管的下端低于进液管下端,限位管的下端与沉降槽体内周壁之间有间距,限位管的外周壁上部和竖管内周壁上端之间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连杆;
11.所述沉降槽体上有位于水平环板上方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贯穿沉降槽体周壁连
通沉降槽体内位于水平环板上方的空间,所述溢流管的内周壁下端与水平环板上表面相切,沉降槽体下端开口连通有旋转放料阀,所述旋转放料阀下端高于支架下端。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限位管和竖管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为长方形通孔。
14.进一步地,多排所述出液口自上向下宽度越来越小,所有出液口的口径之和大于进液管的口径。
15.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管的内径大于进液管的内径。
1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的内径是竖管内径的一半。
17.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端和溢流管外端均设置有法兰盘。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的进液管下端封闭,污酸由出液口排出,不会直接冲击沉降槽体内部的沉降物,且在进液管外部套有限位管,污酸被限位管阻挡后向下流动,限位管内径大于进液管内径,污酸进入限位管后流速减缓,进一步削弱了污酸的冲击力,防止沉降物重新浮起。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管和溢流挡板的连接示意图(溢流挡板部分剖视)。
23.附图中标号为:1为沉降槽体,2为支架,3为溢流挡板,4为进液管,5为溢流管,6为旋转放料阀,7为盖板,8为水平环板,9为竖管,10为出液口,11为限位管,12为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净化污酸的圆锥沉降槽,包括沉降槽体1、支架2、溢流挡板3、进液管4、溢流管5和旋转放料阀6;
26.所述沉降槽体1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沉降槽体1上端连接有盖板7,沉降槽体1的外周壁上部环形陈列有多个支架2,所述支架2为竖直的柱体;
27.所述溢流挡板3位于沉降槽体1的上部内,溢流挡板3包括水平环板8和竖管9,所述水平环板8为环形板体,水平环板8的外缘连接沉降槽体1内周壁上部、内缘连接竖管9,所述竖管9为外径与水平环板8内径相配应的圆管体,竖管9的下端与水平环板8下表面平齐、上端高于水平环板8,竖管9的上端与盖板7下表面之间有间距;
28.所述进液管4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竖直状的管体,进液管4上端位于盖板7上方,进液管4下端贯穿盖板7并向下穿过竖管9、位于溢流挡板3下侧,位于溢流挡板3下侧的进液管4周壁上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排贯穿进液管4内外周壁的出液口10,每排所述出液口10均由多个出液口10沿进液管4周壁环形阵列构成,所述进液管4外套装有限位管11,所述限位管11为圆管体,限位管11的内径大于进液管4的外径,限位管11的上端高于竖管9上端、低于盖板7下表面,限位管11的下端低于进液管4下端,限位管11的下端与沉降槽体1内周壁之间有间距,限位管11的外周壁上部和竖管9内周壁上端之间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连
杆12;
29.所述沉降槽体1上有位于水平环板8上方的溢流管5,所述溢流管5贯穿沉降槽体1周壁连通沉降槽体1内位于水平环板8上方的空间,所述溢流管5的内周壁下端与水平环板8上表面相切,沉降槽体1下端开口连通有旋转放料阀6,所述旋转放料阀6下端高于支架2下端。
30.所述进液管4、限位管11和竖管9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
31.所述出液口10为长方形通孔。
32.多排所述出液口10自上向下宽度越来越小,所有出液口10的口径之和大于进液管4的口径。
33.所述溢流管5的内径大于进液管4的内径。
34.所述限位管11的内径是竖管9内径的一半。
35.所述进液管4上端和溢流管5外端均设置有法兰盘。
36.在使用过程中,污酸由进液管4周壁上的出液口10进入沉降槽体1内部,污酸流出方向为由进液管4内部水平向外,不会直接冲击沉降槽体内部的沉降物,因为进液管4外部套有限位管11,污酸冲击在限位管11内壁上被限位管11阻挡,动能减少,由相对速度较大的水平流动改为相对速度较小的竖向流动,限位管11内径大于进液管4内径,流通截面增大,流速减小,进一步削弱了污酸的冲击力,防止沉降物重新浮起,保证了沉降效果。
3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