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0808发布日期:2022-06-18 04:4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2.废弃混凝土块不仅是优质的混凝土集料,用废弃混凝土块作集料具有很多优势,如建筑物解体后,优质破碎筛分后的混凝土块和粉砂可以作为混凝土的再生粗、细集料,大量的微粉可直接作为水泥的原料,再生水泥和再生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可以进入下一个循环,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废弃物实现零排放。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水泥等废弃物经过合理破碎、筛选、粉碎后可用来代替石子生产草坪砖、广场砖、盲孔砖、透水砖、隔墙砖、模块转、保温砖、砌块砖等数十种环保砖。
3.废弃混凝土常常存在大小不一的现象,现有的破碎装置在破碎前不能实现破碎前的筛分,常常直接将大小不一的混凝土一起进行粉碎,这样不仅粉碎速度慢,而且不能实现混凝土的分级粉碎,无法实现不同颗粒大小的混凝土的回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现有的破碎装置在破碎前不能实现破碎前的筛分,常常直接将大小不一的混凝土一起进行粉碎,这样不仅粉碎速度慢,而且不能实现混凝土的分级粉碎,无法实现不同颗粒大小的混凝土的回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缺点。
6.(2)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粉碎箱、传送带、转轴、分料板、均料机构、筛分通道、出料口、集料箱,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所述粉碎箱,所述粉碎箱顶部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粉碎箱顶部设有所述筛分通道,所述筛分通道上方一侧设有所述均料机构,所述均料机构上方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上转动安装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上环形均匀设有所述分料板,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均料机构的一侧设有所述传送带,所述粉碎箱内从靠近所述均料机构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通过隔板分隔呈第一粉碎区、第二粉碎区及第三粉碎区,所述第一粉碎区的顶部设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粉碎区的顶部设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三粉碎区的顶部设有第三筛网,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及所述第三筛网的网孔大小依次增大,所述第三粉碎区、所述第二粉碎区及所述第一粉碎区内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粉碎转轮组、第二粉碎转轮组及第三粉碎转轮组,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呈阶梯式分布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下方分别对应倾斜设有第四筛网、第五筛网及第六筛网,所述第二粉碎区与所述第三粉碎区之间通过第一排料口实现连
通,所述第一粉碎区与所述第二粉碎区之间通过第二排料口实现连通,所述第四筛网往所述第一排料口方向倾斜,所述第五筛网往所述第二排料口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粉碎区、所述第二粉碎区及所述第三粉碎区的底部均设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所述集料箱。
8.优选地,所述均料机构包括均料筒、均料板、排出口、固定板、凸轮、凸轮电机、弹簧,所述均料筒内设有所述均料板,所述均料板一侧设有所述排出口,所述均料筒正下方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均料筒两侧底部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弹簧,两个所述弹簧之间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所述凸轮及所述凸轮电机,所述凸轮通过所述凸轮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凸轮外部边缘接触所述均料筒的底部。
9.优选地,所述第四筛网的网孔大小与所述第二筛网的一致,所述第五筛网的网孔大小与所述第一筛网的一致,所述第六筛网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五筛网的网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的上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及第三导料板。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中的两个粉碎转轮之间的距离依次逐渐递减。
12.(3)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现有的破碎装置在破碎前不能实现破碎前的筛分,常常直接将大小不一的混凝土一起进行粉碎,这样不仅粉碎速度慢,而且不能实现混凝土的分级粉碎,无法实现不同颗粒大小的混凝土的回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分料板转动将废弃混凝土分散至均料筒中,启动凸轮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得均料筒在弹簧弹力下实现上下抖动,从而使得废弃混凝土均匀地抖落至筛分通道内,提高混凝土粉碎前的筛分速度。
15.2、通过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实现废弃混凝土分级筛分后进入到相应的粉碎区内通过相应的粉碎转轮组实现分级粉碎处理,提高粉碎速度。
16.3、实现了分级粉碎后的混凝土进一步的分级筛分,实现不同颗粒大小的混凝土的回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为:1-底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粉碎箱、5-传送带、6-转轴、7-分料板、8-均料机构、81-均料筒、82-均料板、83-排出口、84-固定板、85-凸轮、86-凸轮电机、87-弹簧、9-筛分通道、10-第一粉碎区、11-第二粉碎区、12-第三粉碎区、13-第一筛网、14-第二筛网、15-第三筛网、16-第一粉碎转轮组、17-第二粉碎转轮组、18-第三粉碎转轮组、19-第四筛网、20-第五筛网、21-第六筛网、22-第一导料板、23-第二导料板、24-第三导料板、25-第一排料口、26-第二排料口、27-出料口、28-集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20.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破碎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粉碎箱4、传送带5、转轴6、分料板7、均料机构8、筛分通道9、出料口27、集料箱28,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所述第一立柱2和所述第二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2和所述第二立柱3之间设有所述粉碎箱4,所述粉碎箱4顶部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粉碎箱4顶部设有所述筛分通道9,所述筛分通道9上方一侧设有所述均料机构8,所述均料机构8上方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2上转动安装有所述转轴6,所述转轴6上环形均匀设有所述分料板7,所述转轴6远离所述均料机构8的一侧设有所述传送带5,所述粉碎箱4内从靠近所述均料机构8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通过隔板分隔呈第一粉碎区10、第二粉碎区11及第三粉碎区12,所述第一粉碎区10的顶部设有第一筛网13,所述第二粉碎区11的顶部设有第二筛网14,所述第三粉碎区12的顶部设有第三筛网15,所述第一筛网13、所述第二筛网14及所述第三筛网15的网孔大小依次增大,所述第三粉碎区12、所述第二粉碎区11及所述第一粉碎区10内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粉碎转轮组16、第二粉碎转轮组17及第三粉碎转轮组18,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16、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17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18呈阶梯式分布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16、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17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18下方分别对应倾斜设有第四筛网19、第五筛网20及第六筛网21,所述第二粉碎区11与所述第三粉碎区12之间通过第一排料口25实现连通,所述第一粉碎区10与所述第二粉碎区11之间通过第二排料口26实现连通,所述第四筛网19往所述第一排料口25方向倾斜,所述第五筛网20往所述第二排料口26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粉碎区10、所述第二粉碎区11及所述第三粉碎区12的底部均设有所述出料口27,所述出料口27下方设有所述集料箱28。
22.所述均料机构8包括均料筒81、均料板82、排出口83、固定板84、凸轮85、凸轮电机86、弹簧87,所述均料筒81内设有所述均料板82,所述均料板82一侧设有所述排出口83,所述均料筒81正下方设有所述固定板84,所述均料筒81两侧底部与所述固定板84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弹簧87,两个所述弹簧87之间的所述固定板84上安装有所述凸轮85及所述凸轮电机86,所述凸轮85通过所述凸轮电机86进行驱动,所述凸轮85外部边缘接触所述均料筒81的底部,所述第四筛网19的网孔大小与所述第二筛网14的一致,所述第五筛网20的网孔大小与所述第一筛网13的一致,所述第六筛网21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五筛网20的网孔,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16、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17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18的上方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导料板22、第二导料板23及第三导料板24,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16、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17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18中的两个粉碎转轮之间的距离依次逐渐递减。
23.实际工作中,将废弃的混凝土通过传送带5传送到分料板7上,启动驱动转轴6转动的电机带动转轴6转动进而实现分料板7转动将废弃混凝土分散至均料筒81中,启动凸轮电机86带动凸轮85转动,使得均料筒81在弹簧87弹力下实现上下抖动,从而使得废弃混凝土均匀地抖落至筛分通道9内,通过第一筛网13、第二筛网14及第三筛网15实现分级筛分后进入到相应的粉碎区内通过相应的粉碎转轮组实现分级粉碎处理,提高粉碎速度。所述第四筛网19的网孔大小与所述第二筛网14的一致,所述第五筛网20的网孔大小与所述第一筛网13的一致,所述第一粉碎转轮组16、所述第二粉碎转轮组17及所述第三粉碎转轮组18呈阶梯式分布设置,通过如此设置实现了分级粉碎后的混凝土进一步的分级筛分,实现不同颗
粒大小的混凝土的回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公知的现有技术。
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