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3981发布日期:2022-05-17 12:0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


背景技术:

2.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硫基乙酸等挥发性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威胁工作人员及周边人群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回收减水剂生产废气的喷淋设备。
4.本技术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包括:
6.反应筒,圆筒状容器;
7.进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筒;
8.排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筒;
9.增压气泵,安装于进气管上;
10.喷淋口,安装于所述反应筒顶部;
11.回流箱,设置于所述反应筒底部;
12.三通管,第一端连通所述喷淋口,第二端连通所述回流箱,第三端连通有溶液桶;
13.增压水泵,安装于所述三通管第一端到所述喷淋口之间;
14.电磁阀,所述三通管第二端到所述回流箱及所述三通管第三端到溶液桶之间均安装有所述电磁阀;
15.水位器,安装于所述回流箱;
16.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水位器传感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
17.排水管,安装于所述回流箱底部,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18.废液桶,连接于所述排水管输出端。
19.可选的,所述进气管沿所述反应筒侧壁的其中一条切线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筒。
20.可选的,所述进气管侧壁最下方贴合所述回流箱最高液面所在面,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筒顶部。
21.可选的,还包括混溶箱,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反应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混溶箱,所述混溶箱底部设置有混溶液,所述排气管出口端深入所述混溶液,所述混溶箱顶部设置有出气管。
22.可选的,所述混溶箱中安装有分散板,所述分散板安装于所述排气管出口端所在平面与所述混溶液液面所在平面之间。
23.可选的,所述混溶液上方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有u形管,所述u形管第一端贯穿所述分隔板,所述u形管第二端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所述分隔板上盛放有水溶液,所述水溶液液面低于所述u形管至少所述u形管直径的距离。
24.可选的,所述出气管上亦安装有一个所述增压气泵。
25.可选的,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气体检测仪。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水位器、电磁阀及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更换溶液过程中,不需要停止喷淋,减少了连续生产过程中,更换溶液时废气可能无法处理的问题,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
28.2.通过进气管的安装位置,使废气沿切线喷入反应筒后绕反应筒1壁做近似圆周运动,使反应筒内废气运动混合,增大废气中的有害分子与雾化溶液接触的可能,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29.3.通过设置混溶箱,进一步对废气进行处理,使废气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混溶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反应筒;11、喷淋口;12、回流箱;121、排水管;13、三通管;131、增压水泵;132、电磁阀;133、水位器;134、控制模块;14、溶液桶;
34.2、进气管;21、增压气泵;
35.3、排气管;
36.4、混溶箱;41、出气管;42、分散板;43、分隔板;44、u形管;451、进液口;452、出液口;453、进液管;454、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展示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现有的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39.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通常包括一个反应筒,反应筒顶部安装有喷淋头,反应筒底部装有所需液体,通过循环泵从喷淋头循环喷出,通入废气后,喷淋头喷出雾化液体对废气进行沉降、溶解等后,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
40.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在连续生产时,废气连续产生,当反应筒中液体溶解饱和或其他情况失效时,更换液体的过程中影响喷淋头喷淋,进而降低处理效果。
41.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包括圆筒状容器反应筒1,反应筒1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与排气管3,进气管2 上安装有增压气泵21,反应筒1顶部安装有喷淋口11,反应筒1底部设置有回流箱12,喷淋口11连接有三通管13,三通管13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回流箱 12与溶液桶14,三通管13与喷淋口11之间安装有增压水泵131,三通管13 与回流箱12及三通管13与溶液桶14之间均安装有电磁阀132,回流箱12安
装有水位器133,水位器133连通有控制模块134,控制模块134通过水位器 133传感信号控制电磁阀132,回流箱12底部安装有排水管121,排水管121 连接有密闭的废液桶,排水管121上安装有阀门。
42.具体的说,废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反应筒1,喷淋口11通过增压水泵131 将回流箱12中的溶液通过三通管13吸入后雾化喷出,溶解沉降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三通管13分别三个端口分别连接回流箱12、喷淋口11与溶液桶14,回流箱12中安装有水位器133,水位器133包括两个高水位与低水位两个检测头,水位器133通过控制模块134控制电磁阀132的开合状态,溶液桶14中装有纯净溶液。
43.这样,当更换溶液时,通过打开排水管121,回流箱12中的溶液流入到废液桶中,回流箱12当水位下降至水位器133低水位检测头以下时,水位器133 控制三通管13上连接溶液桶14管道上的电磁阀132打开,三通管13上连接回流箱12管道上的电磁阀132闭合,喷淋口11喷出溶液桶14中的纯净溶液,排水管121液体排完后,关闭排水管121,喷淋口11喷出的溶液落入回流箱 12中,当回流箱12中水位再次上高水位涨到检测头时,水位器133控制三通管13上连接回流箱12管道上的电磁阀132打开,三通管13上连接溶液桶14 管道上的电磁阀132闭合,完成液体更换。更换溶液过程中,不需要停止喷淋,减少了连续生产过程中,更换溶液时废气可能无法处理的问题,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
44.在一些可行的方式中,回流箱12为反应筒1底部盛放溶液的部分,水位器133包括高水位与低水位两个检测头,高水位控制回流箱12中液体的总量,低水位检测头位于三通管13与回流箱12接口上方,当液面下降至该接口上时,及启动对电磁阀132的控制,减少喷淋口11断喷可能。溶液桶14中的溶液为水溶液或根据产生的废气成分所使用的配制溶液。
45.作为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气管2沿反应筒1侧壁的其中一条切线固定连接于反应筒1。
46.具体的说,使进气管2中的废气沿反应筒1侧壁的切线喷入反应筒1,在增压气泵21作用下,废气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沿切线喷入反应筒1后绕反应筒1壁做近似圆周运动,使反应筒1内废气运动混合,增大废气中的有害分子与雾化溶液接触的可能,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47.在一些可行的方式中,进气管2的安装位置使进气管2远离的反应筒1中心的母线与反应筒1外侧壁相切。
48.进一步的,进气管2侧壁最下方贴合回流箱12最高液面所在面,排气管3 固定连接于反应筒1顶部。
49.应理解,进气管2与排气管3分布于反应筒1中废气与雾化溶液区域的两端,使废气从进入到排出经过较长的距离,增大废气有害分子与雾化溶液接触到的几率,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50.请参阅图1到图3,作为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混溶箱4,排气管3远离反应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混溶箱4,混溶箱4底部设置有混溶液,排气管3出口端深入混溶液,混溶箱4 顶部设置有出气管41。
51.在一些可行的方式中,混溶箱4为圆筒状容器,混溶液为乙醇溶液,混溶箱4上设置有乙醇溶液进液口451与出液口452。
52.应理解,经过喷淋口11喷淋后,废气中的有害分子及可能有的粉尘等被沉降或溶
解,减水剂生产废气中的硫基乙酸等物质不易处理完全,硫基乙酸等物质与可与乙醇溶液混溶,通过进入乙醇溶液进一步对其进行处理,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53.进一步的,混溶箱4中安装有分散板42,分散板42安装于排气管3出口端所在平面与混溶液液面所在平面之间。
54.在一些可行的方式中,分散板42为阵列有多个贯穿孔的圆板,固定连接于混溶箱4中。
55.应理解,排气管3中排出气体,进入混溶液中,在浮力下向上移动,通过分散板42孔洞进行分割,使大气变为小气泡,增大废气与混溶液接触的可能,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56.进一步的,混溶液上方设置分隔板43,分隔板43固定连接有u形管44, u形管44第一端贯穿分隔板43,u形管44第二端位于分隔板43上方,分隔板43上盛放有水溶液,水溶液液面低于u形管44至少u形管44直径的距离。
57.应理解,混溶液乙醇溶液亦为挥发性气体,废气排出时携带有乙醇气体,通过水溶液对其进行溶解,减少排出的乙醇气体。
58.进一步的,出气管41上亦安装有一个增压气泵21。
59.应理解,通过增压气泵21向外排出气体,增大混溶箱4中的负压,使气体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混溶液及水溶液,并向外排出。
60.在一些可行的方式中,混溶箱4上设置有水溶液进液管453与出液管454。
61.作为申请提供的一种减水剂生产废气喷淋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出气管41上安装有气体检测仪。
62.应理解,通过气体检测仪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实施检测,以监控废气处理效果。
6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