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2836发布日期:2022-06-25 11: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脂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皂角即皂脚,皂脚是碱炼动植物油脂时的副产品,是脱酸工段的产物,皂脚中主要含脂肪酸盐,即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脂肪酸钠。皂脚含有较少的中性油及较多的色素和电解质。
3.按数量和含量来讲,皂脚在油脂精炼副产品中最有价值。在皂脚中含有原料油脂的全部脂肪酸,并以肥皂的形式存在。在碱炼过程中加入了超量碱,使一部分中性油也被皂化而转入皂脚中;同时皂脚中还不可避免地夹带一部分中性油,此外还有碱、甘油、蛋白质、色素等;棉油中的棉酚也带到皂脚中,棉酚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很快转化成使皂脚具有深褐色至黑色的各种深色化合物。
4.硬脂酸,由油脂水解生产,主要用于生产硬脂酸盐。硬脂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脂肪酸,几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硬脂酸,广泛用于制化妆品、塑料耐寒增塑剂、脱模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水剂、抛光剂、金属皂、金属矿物浮选剂、软化剂、医药品及其他有机化学品。
5.但现有的硬脂酸生产线,原料没有在一个较为合适的温度和气压环境下水解,且水解和蒸馏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导致原料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旨在提供本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的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
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内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进料口内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应釜上安装有压控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内壁嵌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所述温控装置电连接,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出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连接有氢化塔,所述氢化塔的出料端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蒸馏罐,所述蒸馏罐的内壁嵌设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蒸馏罐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蒸馏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蒸馏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9.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泵,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二泵。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伸出并驱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桨。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选用电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缠绕嵌设在所述反应釜内壁上。
12.进一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蒸馏罐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伸出驱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均呈“s”形。
13.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选用电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绕嵌设在所述蒸馏罐内壁上。
14.进一步,所述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壁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装置电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压控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反应釜上的气压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气压的气压控制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气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反应釜上部安装有调压管,所述调压管将所述反应釜的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调压管内设置有调压阀门,所述调压阀门与所述气压控制器电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在实际应用中,确定所述第三阀门关闭后,原料油和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进入所述反应釜内,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物料加热,同时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所述温控装置和压控装置分别对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反应釜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气压,使得原料油在所述反应釜内充分水解后,打开所述第三阀门,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进入所述氢化塔内,物料在所述氢化塔内反应完成后,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将物料送入所述蒸馏罐内,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同时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对物料进行搅拌,蒸馏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流体通过所述排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示意图的部分剖面图。
20.附图标记:反应釜1;第二阀门2;第一进料口3;第二进料口4;第一阀门5;压控装置6;气压传感器61;气压控制器62;调压管63;调压阀门64;温控装置 7;温度控制器71;温度传感器72;第一加热装置8;第一搅拌装置9;第一驱动电机91;第一搅拌杆92;第一搅拌桨93;出料口10;第三阀门11;第一输送管 12;氢化塔13;第二输送管14;蒸馏罐15;第二加热装置16;第二搅拌装置17;第二驱动电机171;主动齿轮172;第一从动齿轮173;第二从动齿轮174;第二搅拌杆175;第三搅拌杆176;排气口18;排料口19;第一泵20;第二泵21。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一种棉籽油皂角生产硬脂酸生产线,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 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所述第一进料口3内设置有第一阀门5,所述第二进料口4内设置有第二阀门2,所述反应釜1上安装有压控装置6 和温控装置7,所述反应釜1的内壁嵌设有第一加热装置8,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 与所述温控装置7电连接,所述反应釜1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9,所述反应釜1 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0,所述出料口10内设置有第三阀门11,所述出料口10通过第一输送管12连接有氢化塔13,所述氢化塔13的出料端通过第二输送管14连接有蒸馏罐15,所述蒸馏罐15的内壁嵌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6,所述蒸馏罐15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17,所述蒸馏罐15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8,所述蒸馏罐15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9。
23.在实际应用中,确定所述第三阀门11关闭后,原料油和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进入所述反应釜1内,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2,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对物料加热,同时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进行搅拌,所述温控装置7和压控装置6分别对所述反应釜1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反应釜1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气压,使得原料油在所述反应釜1内充分水解后,打开所述第三阀门11,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12进入所述氢化塔13内,物料在所述氢化塔13内反应完成后,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14将物料送入所述蒸馏罐 15内,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6对物料进行加热,同时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7对物料进行搅拌,蒸馏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口18排出,流体通过所述排料口19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的特点。
24.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输送管12上设置有第一泵20,所述第二输送管14上设置有第二泵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20辅助所述第一输送管12将物料从所述反应釜1转移到所述氢化塔13内,所述第二泵21辅助所述第二输送管14将物料从所述氢化塔13转移到所述蒸馏罐15内。
25.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9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伸出并驱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92,所述第一搅拌杆92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内,所述第一搅拌杆92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桨9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1所述第一搅拌杆92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93转动,对所述反应釜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充分水解。
26.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选用电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缠绕嵌设在所述反应釜1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对所述反应釜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升温,使得物料在245-260℃的环境中水解。
27.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7包括设置在所述蒸馏罐15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17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7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伸出驱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72,所述主动齿轮172的两侧分别啮合了第一从动齿轮173和第二从动齿轮17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3和第二从动齿轮174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75和第三搅拌杆176,所述第二搅拌杆175和第三搅拌杆176均呈“s”形。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机171驱动所述主动齿轮172转动,所述主动齿轮172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3和第二从动齿轮174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搅拌杆175和第三搅拌杆176对所述蒸馏罐15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受热均匀。
28.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6选用电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6绕嵌设在所述蒸馏罐15内壁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装置16对所述蒸馏罐15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升温蒸馏。
29.请参阅图1,所述温控装置7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温度传感器72,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71,所述温度控制器71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72和第一加热装置8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器71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72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对所述反应釜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物料保持在245-260℃的环境中水解。
30.请参阅图1,所述压控装置6包括安装在所述反应釜1上的气压传感器61,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气压的气压控制器62,所述气压传感器61与所述气压控制器 62电连接,所述反应釜1上部安装有调压管63,所述调压管63将所述反应釜1 的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调压管63内设置有调压阀门64,所述调压阀门64与所述气压控制器6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1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升高,当气压升高的一定程度,所述气压控制器62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61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调压阀门64打开或关闭,进而使得所述反应釜1内物料在 48-55bar的气压环境下水解。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