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7479发布日期:2022-08-17 08:5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双乙烯酮是有机化合物,iupac命名为3-羟基丁烯酸-β-内酯,别名乙酰(基)乙烯酮;双乙烯酮用作药物中间体、食品防腐剂、颜料及调节剂。
3.双乙烯酮溶液可作为染料、农药中间体、香料等进行使用,运用十分广泛,在双乙烯酮溶液制备的过程中,会使用体积小,高度低的喷射吸收装置。
4.而现有的双乙烯酮溶液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喷射吸收装置只是单纯的将醋酸溶液喷射到反应釜内部,溶液接触混合不均,导致双乙烯酮溶液制备效率低。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双乙烯酮制备时喷射不均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包括:反应釜;
8.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的底部;
9.喷射组件,所述喷射组件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组件的顶端贯穿所述反应釜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内部;
10.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喷射组件的外表面的底部。
11.通过在反应釜外部设置喷射组件和注料组件,注料组件可将原料均匀喷射在反应釜内部,与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液接触更均匀、更充分,从而提高双乙烯酮溶液的制备效率。
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反应釜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溢流管。
13.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外表面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喷射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14.优选的,所述喷射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表面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贯穿所述反应釜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内部。
15.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回形管。
16.优选的,所述注料组件包括连接箱,所述连接箱与所述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循环泵。
17.优选的,所述溢流管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器。
18.优选的,所述弯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
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件。
19.通过在溢流管处设置弯管和过滤件等,便可对经过的双乙烯酮溶液进行过滤,避免双乙烯酮溶液中混入一些杂质,影响双乙烯酮溶液的纯度。
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通过在反应釜外部设置喷射组件和注料组件,注料组件可将原料均匀喷射在反应釜内部,与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液接触更均匀、更充分,从而提高双乙烯酮溶液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的喷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1、反应釜,2、电机,
26.3、喷射组件,31、连接管,32、连通口,33、连接件,34、回形管,
27.4、注料组件,41、连接箱,42、喷射器,43、连接管,44、循环泵,
28.5、排气管,6、溢流管,7、进液管,
29.8、弯管,9、支管,10、收集器,11、连接环,12、凹槽,13、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第一实施例
32.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喷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包括:反应釜1;
33.电机2,所述电机2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的外表面的底部;
34.喷射组件3,所述喷射组件3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组件3的顶端贯穿所述反应釜1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
35.注料组件4,所述注料组件4转动连接于所述喷射组件3的外表面的底部。
36.反应釜1外部可安装支架,与地面等安装在一起,电机2与外部的其他物体或反应釜1外壳安装在一起,喷射组件3可对醋酸进行加压,使醋酸可快速的进入注料组件4中,随后通过注料组件4喷射进反应釜1中,与反应釜1中的反应液混合。
37.所述反应釜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反应釜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溢流管6。
38.反应釜1中制备出的双乙烯酮溶液达到一定的量后,便可通过溢流管6流出。
39.所述反应釜1外表面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喷射组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
40.进液管7上安装有电动控制阀,可控制反应液进入反应釜1中。
41.所述喷射组件3包括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外表面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连通口32,所述连接管31的顶端贯穿所述反应釜1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
42.连接管31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通口32均匀开设在连接管31外部,连通连接管31内外。
43.所述连接管31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外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回形管34。
44.连接件33内部也是空的,与连接管31外表面固定安装在一起,且连接件33之间且位于连接管31的表面安装有电动控制阀,可控制醋酸喷射,在反应釜1内部反应液量较少时,电动阀门便可关闭,使醋酸直接喷射到反应液中,回形管3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醋酸通过通孔射出。
45.所述注料组件4包括连接箱41,所述连接箱41与所述连接管3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箱4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射器42,所述喷射器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3,所述连接管43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循环泵44。
46.连接箱41安装在连接管31的连通口32处,与连接管3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避免在连接管31转动时漏液,喷射器42安装在连接箱41外表面的一侧。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8.使用反应釜1制备双乙烯酮溶液时,首先将进液管7上的阀门打开,将一定量的反应液输送进反应釜1中。
49.之后便可启动电机、喷射器42和循环泵44,循环泵44将外界的醋酸溶液输送进喷射器42中,随后通过喷射器42喷射到连接箱41中。
50.电机2带动注料组件4转动时,醋酸溶液便可通过连通口32进入连接管31中,并通过连接件33和回形管34喷射到反应釜1中,并与反应液充分接触。
51.双乙烯酮溶液制备过程中,气体可通过排气管5向外排出,同时制备好的双乙烯酮溶液到达一定量后,便可通过溢流管6排出。
52.同时在制备双乙烯酮溶液的过程中,若反应釜1内部的反应液较少时,工作人员便可控制连接管31上的电动控制阀关闭,使醋酸溶液只从底部的连接件33和回形管34中喷射出来。
5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4.通过在反应釜1外部设置喷射组件3和注料组件4,注料组件4可将原料均匀喷射在反应釜1内部,与反应釜1内部的反应液接触更均匀、更充分,从而提高双乙烯酮溶液的制备效率。
55.第二实施例
56.请结合参阅图3,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7.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溢流管6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弯管8,所述弯管8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管9,所述支管9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器10。
58.弯管8的两端与溢流管6安装在一起,支管9与弯管8连通,收集器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管9外部,可对制成的双乙烯酮溶液进行过滤,避免双乙烯酮溶液中含有一些杂
质。
59.所述弯管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件13。
60.连接环11固定安装在弯管8内部,凹槽12与过滤件13大小适配,过滤件13安装在凹槽12中,双乙烯酮溶液经过过滤件13时,便可将溶液中的杂质过滤下来,量较多时可掉落到收集器10中。
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62.双乙烯酮溶液通过溢流管6排出时,经过弯管8内部的过滤件13处时,双乙烯酮溶液中不可溶的杂质便可被过滤件13过滤下来,之后聚集到一定量后,便可自然掉落到收集器10中。
63.之后再对喷射吸收装置进行定期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便可将收集器10拆卸下来,同时也可将过滤件13拆卸下来,对收集器10内部的杂质进行处理,同时也对过滤件13进行清洁。
6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乙烯酮喷射吸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5.通过在溢流管6处设置弯管8和过滤件13等,便可对经过的双乙烯酮溶液进行过滤,避免双乙烯酮溶液中混入一些杂质,影响双乙烯酮溶液的纯度。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