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1747发布日期:2022-06-10 20:3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极浆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


背景技术:

2.二次电池由于具有电压高、质量轻、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寿命长等优点成为新型的储能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
3.二次电池浆料的混合分散是二次电池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浆料分散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二次电池生产的质量及其产品的性能。现有的浆料分散方案不能满足复杂的工艺调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在电池浆料制备中不同工艺阶段具有更好的调整性。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包括:
6.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内具有第一工作元件,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流体介质进行输送作业;
7.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内具有第二工作元件,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流道内的流体介质进行分散剪切作业;
8.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三流道内具有第三工作元件,所述第三工作元件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三流道内的流体介质进行混合出料作业。
9.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均浆装置分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功能单元,其一功能单元利用第一工作元件实现输送作业,另一功能单元利用第二工作元件实现分散剪切作业,再一功能单元利用第三工作元件实现混合出料作业,每个功能单元独立作业,可满足更复杂的工艺要求,针对不同的工艺要求,每个功能单元可单独调整,方便工艺调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元件包括第一主动螺杆以及第一从动螺杆,所述第一主动螺杆经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螺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螺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螺杆均包括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主动螺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11.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螺杆旋转,第一主动螺杆带动第一从动螺杆旋转,第一主动螺杆和第一从动螺杆上的第一螺纹段在输送过程中形成了几乎密闭的c型空间,使流体介质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混合,对流体介质进行强制输送,可以在很短的长度内建立起较高的压力,流体介质被带动沿第一流道的轴向送至第一流道的出料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作元件包括第二主动螺杆以及第二从动螺杆,所述第二主动螺杆经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螺杆与所述第二从动螺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螺杆和所述第二从动螺杆均包括第二螺纹段以及啮合盘段,所述啮合盘段由多个沿流体介质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的啮合盘构成。第二螺纹段和啮合盘段的排列组合,可以调整分散剪切的效果。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工作元件包括第三主动螺杆以及第三从动螺杆,所述第三主动螺杆经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主动螺杆与所述第三从动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螺杆和所述第三从动螺杆均包括第三螺纹段以及齿形盘段,所述齿形盘段由多个沿流体介质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的齿形盘构成。
14.当流体介质输送到齿形盘上时,齿形盘可以对流体介质形成于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剪切,同时两个齿形盘间的间隙很小,相互的相对速率很大,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路相连通。
16.当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制浆料时,经由第一工作元件处理输送后的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的出料端送出后依次经由第一输送管路和第一回流管路回流至第一流道的进料端,从而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工艺需求,极大的方便工艺调整。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较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远离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料端,所述第一回流管路上设有第二切换阀。
18.当无需回流时,第一切换阀打开,第二切换阀关闭,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的出料端经由第一输送管路送至第二流道的进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一切换阀关闭,第二切换阀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的出料端经由第一输送管路送至第一回流管路,再回到第一流道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直到满足工艺质量需求。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三流道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二回流管路相连通。
20.当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制浆料时,经由第二工作元件处理后的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的出料端送出后依次经由第二输送管路和第二回流管路回流至第二流道的进料端,从而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工艺需求,极大的方便工艺调整。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三切换阀,所述第三切换阀较所述第二回流管路远离所述第二流道的出料端,所述第二回流管路上设有第四切换阀。
22.当无需回流时,第三切换阀打开,第四切换阀关闭,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的出料端经由第二输送管路送至第三流道的进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三切换阀关闭,第四切换阀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的出料端经由第二输送管路送至第二回流管路,再回到第二流道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直到满足工艺质量需求。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道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三输送管路,所述第三输送管路与所述第三流道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三回流管路相连通。
24.当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制浆料时,经由第三工作元件处理后的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的出料端送出后依次经由第三输送管路和第三回流管路回流至第三流道的进料端,从而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工艺需求,极大的方便工艺调整。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五切换阀,所述第五切换阀较所述
第三回流管路远离所述第三流道的出料端,所述第三回流管路上设有第六切换阀。
26.当无需回流时,第五切换阀打开,第六切换阀关闭,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的出料端经由第三输送管路送至下一工序,当需要回流时,第五切换阀关闭,第六切换阀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的出料端经由第三输送管路送至第三回流管路,再回到第三流道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直到满足工艺质量需求。
2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8.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一工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二工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三工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4.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35.10-第一流道,11-第一工作元件,111-第一主动螺杆,112-第一从动螺杆,113-第一螺纹段,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输送管路,14-第一切换阀,15-第一回流管路,16-第二切换阀;
36.20-第二流道,21-第二工作元件,211-第二主动螺杆,212-第二从动螺杆,213-第二螺纹段,214-啮合盘段,22-第二驱动电机,23-第二输送管路,24-第三切换阀,25-第二回流管路,26-第四切换阀;
37.30-第三流道,31-第三工作元件,311-第三主动螺杆,312-第三从动螺杆,313-第三螺纹段,314-齿形盘段,32-第三驱动电机,33-第三输送管路,34-第五切换阀,35-第三回流管路,36-第六切换阀。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
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4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6.二次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优异特点而获得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47.二次电池浆料一般由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分散剂均匀混合而成。浆料体系属于高粘稠固液两相悬浮液,电极浆料混合分散工艺是二次电池生产的重要环节。匀浆工序中浆料的混合分散至关重要,浆料分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二次电池生产的质量及最终电池产品性能。
48.目前现有技术中,匀浆工序中,采用的是只有一段的双螺杆装置,通过双螺杆上不同的螺旋元件实现连续进料、搅拌、剪切、分散、出料的目的,这就导致各个工艺段不能单独调整,不能满足复杂的工艺调试需求。
49.由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它能够在电池浆料制备中不同工艺阶段具有更好的调整性。
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段式均浆装置,包括:
51.第一流道10,第一流道10提供流体介质流经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此流体介质为由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分散剂均匀混合而成的电池浆料,电池浆料经由进料机构进入第一流道10的进料端,其中可以将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分散剂等一次全部投入,也可以分步投入,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流道10内具有第一工作元件11,第一工作元件11用于对流经第一流道10内的电池浆料进行输送作业,第一工作元件11用于输送电池浆料,给予电池浆料一定的推力使电池浆料能够克服在第一流道10中的阻力,进入第一流道
10的电池浆料,利用第一工作元件11的驱动,沿着第一流道10的延伸方向输送,直至到达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
52.第二流道20,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与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流道20位于第一流道10的下方,经由第一流道10送出的电池浆料通过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落入第二流道20内,第二流道20内具有第二工作元件21,利用第二工作元件21的驱动,电池浆料沿着第二流道20的延伸方向输送,直至到达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第二工作元件21用于对流经第二流道20内的电池浆料进行分散剪切作业。
53.第三流道30,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与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流道30位于第二流道20的下方,经由第二流道20送出的电池浆料通过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落入第三流道30内,第三流道30内具有第三工作元件31,利用第三工作元件31的驱动,电池浆料沿着第三流道30的延伸方向输送,直至到达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送至下一工序,第三工作元件31用于对流经第三流道30内的电池浆料进行混合出料作业,主要起搅乱电池浆料的作用,使电池浆料均化。
54.本技术通过将二次电池浆料的均浆装置分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功能单元,其一功能单元利用第一工作元件11实现输送作业,另一功能单元利用第二工作元件21实现分散剪切作业,再一功能单元利用第三工作元件31实现混合出料作业,每个功能单元独立作业,可满足更复杂的工艺要求,针对不同的工艺要求,每个功能单元可单独调整,方便工艺调整。
55.参照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一工作元件1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工作元件11包括第一主动螺杆111以及第一从动螺杆112,第一主动螺杆111以及第一从动螺杆112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轴承上,从而实现沿自身轴线旋转,第一主动螺杆111与第一从动螺杆112传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螺杆111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带动第一从动螺杆112转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也可以利用其它传动方式,例如皮带或链条传动,在此不做限定。
56.第一主动螺杆111与第一从动螺杆112均包括第一螺纹段113,第一螺纹段113优选采用曲面加工,密封性能好,输送平稳,优选的是,第一主动螺杆111与第一从动螺杆112的螺纹旋向相反。
57.第一主动螺杆111经由第一驱动电机12驱动,第一驱动电机12具有变频调速功能,使工艺更具有调整性,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2转速,一方面可以获得不同规格的浆料,另一方面可实现电池浆料流量的精确控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电池浆料传输速度,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电池浆料传输流量过大而造成的浆料浪费,从而提高电池浆料利用率。
58.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12带动第一主动螺杆111旋转,第一主动螺杆111带动第一从动螺杆112旋转,第一主动螺杆111和第一从动螺杆112上的第一螺纹段113在输送过程中形成了几乎密闭的c型空间,使电池浆料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混合,对电池浆料进行强制输送,可以在很短的长度内建立起较高的压力,电池浆料被带动沿第一流道10的轴向送至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
59.参照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二工作元件21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工作元件21包括第二主动螺杆211以及第二从动螺杆212,第二主动螺杆211以及第二从动螺杆212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轴承上,从而实现沿自身轴线旋转,第二主动螺杆211与第二从动螺杆212传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动螺杆211通过相互啮合的
齿轮组带动第一从动螺杆112转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也可以利用其它传动方式,例如皮带或链条传动,在此不做限定。
60.第二主动螺杆211和第二从动螺杆212均包括第二螺纹段213以及啮合盘段214,啮合盘段214由多个沿电池浆料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的啮合盘构成,第二螺纹段213和啮合盘段214的排列组合,可以调整分散剪切的效果,第二螺纹段213和啮合盘段214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工艺过程要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61.第二主动螺杆211经由第二驱动电机22驱动,第二驱动电机22具有变频调速功能,使工艺更具有调整性,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2转速,可实现浆料流量和剪切效果的精确控制,有效改善浆料的分散剪切效果。
62.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22带动第二主动螺杆211旋转,第二主动螺杆211带动第二从动螺杆212旋转,第二主动螺杆211和第二从动螺杆212上的第二螺纹段213一边旋转一边啮合,电池浆料沿第二流道20的轴向输送,再经由啮合盘段214进行分散剪切后进入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
63.参照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三工作元件31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工作元件31包括第三主动螺杆311以及第三从动螺杆312,第三主动螺杆311以及第三从动螺杆312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轴承上,从而实现沿自身轴线旋转,第三主动螺杆311与第三从动螺杆312传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主动螺杆311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组带动第三从动螺杆312转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也可以利用其它传动方式,例如皮带或链条传动,在此不做限定。
64.第三主动螺杆311和第三从动螺杆312均包括第三螺纹段313以及齿形盘段314,齿形盘段314由多个沿电池浆料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的齿形盘构成。第三螺纹段313和齿形盘段314的排列组合,可以调整混合的效果,第三螺纹段313和齿形盘段314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工艺过程要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65.当电池浆料输送到齿形盘上时,齿形盘可以对电池浆料形成于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剪切,同时两个齿形盘间的间隙很小,相互的相对速率很大,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
66.第三主动螺杆311经由第三驱动电机32驱动,第三驱动电机32具有变频调速功能,使工艺更具有调整性,通过控制第三驱动电机32转速,可实现浆料流量和混合效果的精确控制,有效改善浆料的混合效果。
67.工作时,第三驱动电机32带动第三主动螺杆311旋转,第三主动螺杆311带动第三从动螺杆312旋转,第三主动螺杆311和第三从动螺杆312上的第三螺纹段313一边旋转一边啮合,电池浆料沿第二流道20的轴向输送,再经由齿形盘段314进行混合均化后进入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
68.参照图1所示,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与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路13相连通,第一输送管路13与第一流道10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路15相连通,第一输送管路13可垂直延伸,利用重力和后方浆料的推挤作用,对第一输送管路13处的电池浆料进行输送,第一回流管路15处连通有驱动泵,以驱动电池浆料于第一回流管路15的输送。驱动泵可以是齿轮泵、螺杆泵、隔膜泵、柱塞泵、离心泵、蠕动泵等。
69.从而于第一流道10处形成回流通道,当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制浆料时,经由第一工作元件11处理输送后的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送出后依次经由第一输送管路
13和第一回流管路15回流至第一流道10的进料端,从而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工艺需求,极大的方便工艺调整。
70.继续参照图1所示,第一输送管路13上设有第一切换阀14,第一切换阀14较第一回流管路15远离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第一回流管路15上设有第二切换阀16。当无需回流时,第一切换阀14打开,第二切换阀16关闭,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经由第一输送管路13送至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一切换阀14关闭,第二切换阀16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经由第一输送管路13送至第一回流管路15,再回到第一流道10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直到满足工艺质量需求。
71.参照图1所示,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与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管路23相连通,第二输送管路23与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二回流管路5相连通,第二输送管路23可垂直延伸,利用重力和后方浆料的推挤作用,对第二输送管路23处的电池浆料进行输送,第二回流管路5处连通有驱动泵,以驱动电池浆料于第二回流管路5的输送,驱动泵可以是齿轮泵、螺杆泵、隔膜泵、柱塞泵、离心泵、蠕动泵等。
72.从而于第二流道20处形成回流通道,当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制浆料时,经由第二工作元件21处理后的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送出后依次经由第二输送管路23和第二回流管路5回流至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从而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工艺需求,极大的方便工艺调整。
73.继续参照图1所示,第二输送管路23上设有第三切换阀24,第三切换阀24较第二回流管路5远离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第二回流管路5上设有第四切换阀26。当无需回流时,第三切换阀24打开,第四切换阀26关闭,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经由第二输送管路23送至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三切换阀24关闭,第四切换阀26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经由第二输送管路23送至第二回流管路5,再回到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直到满足工艺质量需求。
74.参照图1所示,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三输送管路33,第三输送管路33与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之间通过第三回流管路35相连通,第三输送管路33可垂直延伸,利用重力和后方浆料的推挤作用,对第三输送管路33处的电池浆料进行输送,第三回流管路35处连通有驱动泵,以驱动电池浆料于第三回流管路35的输送,驱动泵可以是齿轮泵、螺杆泵、隔膜泵、柱塞泵、离心泵、蠕动泵等。
75.从而于第三流道30处形成回流通道,当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制浆料时,经由第三工作元件31处理后的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送出后依次经由第三输送管路33和第三回流管路35回流至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从而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工艺需求,极大的方便工艺调整。
76.继续参照图1所示,第三输送管路33上设有第五切换阀34,第五切换阀34较第三回流管路35远离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第三回流管路35上设有第六切换阀36。当无需回流时,第五切换阀34打开,第六切换阀36关闭,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经由第三输送管路33送至下一工序,当需要回流时,第五切换阀34关闭,第六切换阀36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经由第三输送管路33送至第三回流管路35,再回到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直到满足工艺质量需求。
7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
78.电池浆料的原材料经由第一流道10的进料端送入,第一驱动电机12带动第一主动螺杆111旋转,第一主动螺杆111带动第一从动螺杆112旋转,第一主动螺杆111和第一从动螺杆112上的第一螺纹段113在输送过程中形成了几乎密闭的c型空间,使电池浆料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混合,对电池浆料进行强制输送,可以在很短的长度内建立起较高的压力,电池浆料被带动沿第一流道10的轴向送至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一切换阀14关闭,第二切换阀16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一流道10的出料端经由第一输送管路13送至第一回流管路15,再回到第一流道10的进料端,进行重复作业。
79.电池浆料被送至第二流道20后,第二驱动电机22带动第二主动螺杆211旋转,第二主动螺杆211带动第二从动螺杆212旋转,第二主动螺杆211和第二从动螺杆212上的第二螺纹段213一边旋转一边啮合,电池浆料沿第二流道20的轴向输送,再经由啮合盘段214进行分散剪切后进入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三切换阀24关闭,第四切换阀26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二流道20的出料端经由第二输送管路23送至第二回流管路5,再回到第二流道20的进料端。
80.电池浆料被送至第三流道30后,第三驱动电机32带动第三主动螺杆311旋转,第三主动螺杆311带动第三从动螺杆312旋转,第三主动螺杆311和第三从动螺杆312上的第三螺纹段313一边旋转一边啮合,电池浆料沿第二流道20的轴向输送,再经由齿形盘段314进行混合均化后进入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当需要回流时,第五切换阀34关闭,第六切换阀36打开,电池浆料从第三流道30的出料端经由第三输送管路33送至第三回流管路35,再回到第三流道30的进料端。
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