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8420发布日期:2022-07-26 22:1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凝结水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凝结水一般是指锅炉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做功后,经循环冷却水冷却凝结的水,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与几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使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就会生成凝结水,凝结水仍然具有较高的热能,因此在工业生产上会将这些凝结水回收作为锅炉补给水或通过其它方式进行二次利用,因此在凝结水回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滤芯对其进行过滤,以达到去除水中铁锈、盐离子和其他微颗粒杂质的作用,但现阶段的凝结水精处理时大多直接将凝结水输入至滤芯中进行净化处理,滤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拦截铁锈以及其他微颗粒杂质,同时滤芯不方便拆卸,影响凝结水的回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阶段的凝结水精处理时大多直接将凝结水输入至滤芯中进行净化处理,滤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拦截铁锈以及其他微颗粒杂质,滤芯不便拆卸,影响凝结水的回收使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其包括,过滤机构,包括降温箱,设置于所述降温箱正面下端的防护箱,设置于所述降温箱内腔上端的过滤网,设置于所述降温箱的内腔且位于所述过滤网底部的挡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降温箱内腔下端的分流管;
7.传输机构,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降温箱的右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水泵,以及设置于所述水泵进水端和出水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8.净化装置,包括外罐体,设置于所述外罐体内腔底部的滤芯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罐体右侧下端的排出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箱包括冷凝器、设置于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背面的导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箱正面的排风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降温箱的内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流板包括集水斗、设置于所述挡流板的顶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管包括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分流管的两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水斗的底部与所述分流管连通,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与所述降温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降温箱的内腔,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滤芯外壳的内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罐体包括滑槽、设置于所述外罐体内腔的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槽内腔的滑块。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滤芯外壳包括排水槽、设置于所述滤芯外壳两侧的上端,设置于所述滤芯外壳内腔下端的活性炭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层顶部的树脂层。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滤芯外壳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内腔并与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降温箱,起到了固定降温箱内部元件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护箱,起到了保护冷凝器的作用,通过设置过滤网,达到了对凝结水中的铁锈和颗粒进行过滤的作用,通过设置挡流板,用于固定集水斗,通过设置分流管,达到了分流凝结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固定板,用于放置和固定水泵,通过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传输凝结水,通过设置外罐体,起到了放置和保护滤芯外壳的作用,通过设置滤芯外壳,用于对凝结水进行净化,通过设置排出管,起到了将净化后的凝结水排出的作用,解决了现阶段的凝结水精处理时大多直接将凝结水输入至滤芯中进行净化处理,滤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拦截铁锈以及其他微颗粒杂质,同时滤芯不方便拆卸,影响凝结水回收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1.图2为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降温箱的剖面结构图。
22.图3为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防护箱的剖面结构图。
23.图4为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外罐体的剖面结构图。
24.图5为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滤芯外壳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参照图1、2和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可拆卸滤芯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机构100,包括降温箱101,设置于降温箱101正面下端的防护箱102,设置于降温箱101内腔上端的过滤网103,设置于降温箱101的内腔且位于过滤网103底部的挡流板104,以及设置于降温箱101内腔下端的分流管105。
30.传输机构200,包括固定板201、设置于降温箱101的右侧,设置于固定板201顶部的水泵202,以及设置于水泵202进水端和出水端的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
31.净化装置300,包括外罐体301,设置于外罐体301内腔底部的滤芯外壳302,以及设置于外罐体301右侧下端的排出管303,通过设置降温箱101,起到了固定降温箱101内部元件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护箱102,起到了保护冷凝器102a的作用,通过设置过滤网103,达到了对凝结水中的铁锈和颗粒进行过滤的作用,通过设置挡流板104,用于固定集水斗104a,通过设置分流管105,达到了分流凝结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固定板201,用于放置和固定水泵202,通过设置进水管203和出水管204,用于传输凝结水,通过设置外罐体301,起到了放置和保护滤芯外壳302的作用,通过设置滤芯外壳302,用于对凝结水进行净化,通过设置排出管303,起到了将净化后的凝结水排出的作用,解决了现阶段的凝结水精处理时大多直接将凝结水输入至滤芯中进行净化处理,滤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拦截铁锈以及其他微颗粒杂质,同时滤芯不方便拆卸,影响凝结水回收使用的问题。
32.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冷凝器102a和排风扇102c,冷凝器102a产生的冷气通过导气管102b传输至降温箱101的内部,接着将凝结水从降温箱101顶部的进水口注入,凝结水下落至过滤网103的顶部,接着过滤网103对凝结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凝结水下落至集水斗104a的内部,然后凝结水通过集水斗104a传输至分流管105的内部,降温箱101内部的冷空气将高温蒸汽冷凝成液态水,同时降低凝结水进入滤芯时的温度,接着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水泵202,水泵202将凝结水传输至进水管203的内部,凝结水通过进水管203输送至出水管204的内部,然后凝结水通过出水管204输送至滤芯外壳302的内部。
33.实施例2
34.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5.具体的,防护箱102包括冷凝器102a、设置于防护箱102内腔的底部,设置于冷凝器102a背面的导气管102b,以及设置于防护箱102正面的排风扇102c,通过冷凝器102a和导气管102b的配合,用于对降温箱101的内部进行制冷,通过设置排风扇102c,起到了将冷凝器
102a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排出的作用。
36.具体的,导气管102b远离冷凝器102a的一端贯穿至降温箱101的内腔。
37.优选的,挡流板104包括集水斗104a、设置于挡流板104的顶部,通过设置集水斗104a,起到了将过滤后的凝结水传输至分流管105内部的作用。
38.较佳的,分流管105包括支撑块105a、设置于分流管105的两侧,通过设置支撑块105a,达到了固定分流管105的作用。
39.较佳的,集水斗104a的底部与分流管105连通,支撑块105a远离分流管105的一侧与降温箱101的内壁固定连接。
40.在使用时,冷凝器102a和排风扇102c启动,冷凝器102a产生的冷气通过导气管102b传输至降温箱101的内部,同时排风扇102c将冷凝器102a使用时产生的热量输送到外部,以此对冷凝器102a散热,凝结水经过过滤网103过滤后下落至挡流板104的顶部,然后凝结水通过集水斗104a传输至分流管105的内部。
41.实施例3
42.参照图1、4和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43.具体的,进水管203远离水泵202的一端贯穿至降温箱101的内腔,出水管204远离水泵202的一端贯穿至滤芯外壳302的内腔。
44.具体的,外罐体301包括滑槽301a、设置于外罐体301内腔的两侧,以及设置于滑槽301a内腔的滑块301b,通过滑槽301a和滑块301b的配合,用于对滤芯外壳302进行支撑和限位,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滤芯外壳302进行安装和拆卸。
45.优选的,滤芯外壳302包括排水槽302a、设置于滤芯外壳302两侧的上端,设置于滤芯外壳302内腔下端的活性炭层302b,以及设置于活性炭层302b顶部的树脂层302c,通过设置排水槽302a,起到了将净化后的凝结水传输到外罐体301内部的作用,通过设置活性炭层302b和树脂层302c,用于对凝结水进行净化。
46.优选的,滑块301b远离滤芯外壳302的一侧延伸至滑槽301a的内腔并与滑槽301a的内腔活动连接。
47.在使用时,凝结水通过出水管204输送至滤芯外壳302的内部后,凝结水向上溢出,接着凝结水分别经过活性炭层302b和树脂层302c,以此对凝结水净化,然后凝结水通过排水槽302a流入至外罐体301的内部,最后处理后的凝结水通过排出管303排出,当需要拆卸滤芯外壳302时,首先将外罐体301顶盖上的螺栓拆卸,接着将向上抬起滤芯外壳302,滤芯外壳302带动滑块301b在滑槽301a的内部移动,然后将滤芯外壳302的底部与外罐体301分离,以此对滤芯外壳302进行拆卸。
48.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