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1301发布日期:2022-08-09 22:2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烟气多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um的飘尘,尤其以1-2.5um的飘尘危害性最大;
3.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102576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包括:一端与窑炉连接,另一端通过烟道与陶瓷滤芯硫尘硝脱除装置连接的换热装置;烟道上装有脱硫剂供应装置和脱硝还原剂供应装置;陶瓷滤芯硫尘硝脱除装置内部设有吸附scr催化剂的陶瓷滤管,下端设有水平进风口,上端设有烟气出口;陶瓷滤管表面有粉饼层;清灰装置包括安装在陶瓷滤芯硫尘硝脱除装置上方的压缩空气喷吹机构,对陶瓷滤管进行脉冲清灰;以及安装在陶瓷滤芯硫尘硝脱除装置下方的排灰机构。本实用新型设备具有多污染物同步控制减排能力,能够节省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防止出现使用单独脱硫脱硝除尘烟气净化处理系统导致的综合使用效率低;
4.上述申请中,经过长期的使用,很容易造成滤管堵塞,清理起来十分的不方便,而且在更换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箱体内部的灰尘进入到吸风管的内部,影响后面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灰尘进入到吸风管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包括壳体、盖板、吹风管、吸风管、进烟管、出尘管和安装组件,所述壳体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盖板,所述壳体上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吹风管和吸风管,所述壳体的下端安装有出尘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进烟管,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的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进烟管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阻挡组件,所述连接孔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通过安装组件安装有与连接孔相连接的滤袋。
7.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槽、l槽、活动杆、卡固弹簧、拉环、活动挡块、安装头和滑块,所述安装座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l槽。
8.优选的,,所述l槽内部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活动挡块,所述活动挡块的下端延伸至l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挡块的下端呈倾斜状。
9.优选的,所述活动挡块的下端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活动穿插在安装
座的外侧,且该端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滤袋的上端安装有穿插在安装座内部的安装头。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头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与l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活动挡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安装头的上端安装有穿插在连接孔内部的插管。
11.优选的,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安装杆、塞块、活动块、安装套、复位弹簧、挡圈和通风槽,所述连接孔的下端开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直径与插管的外直径相等。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安装有塞块,所述塞块的一端与插管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塞块与挡圈相配合。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将滤袋上端的插管和安装头插入到安装座的内部,滑块沿着l 槽竖向移动,当插入到最大位置处时,使得滑块可以沿着l槽的横向槽进行移动,使用者转动滤筒,使得滑块沿着l槽的横向槽进行移动,当滑块与活动挡块接触时,使得活动挡块向安装槽的内部进行挤压,对卡固弹簧进行压缩,当滑块移动最大位置处时,滑块与活动挡块相脱离,使得活动挡块在卡固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与滑块的一侧相贴合,便于对滑块进行限位,从而便于滤袋的快速安装,当拆卸使用者,使用者拉动拉环,拉环通过活动杆带动活动挡块向下移动,使得滑块可以沿着l槽横向移动,使得安装套可以从安装座内部快速脱离,便于对滤袋进行更换。
16.2、本实用新型中,当滤袋安装时,插管贯穿挡圈插入到连接孔的内部,使得塞块向上移动,塞块通过安装杆带动活动块在安装套的内部进行移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拉伸,使得通风槽漏出,避免影响滤袋的使用,当滤袋拆卸时,插管从连接孔的内部抽出,塞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与挡圈相贴合,使得连接孔密封,避免滤袋拆卸后,灰尘颗粒通过连接孔进入到安装板另一侧的吸风管的内部,影响后期使用。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图中滤袋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壳体;2、盖板;3、吹风管;4、吸风管;5、进烟管;6、出尘管;7、安装板; 8、挡板;9、安装座;10、滤袋;11、安装槽;12、l槽;13、活动杆;14、卡固弹簧;15、拉环;16、活动挡块;17、连接孔;18、安装杆;19、塞块;20、活动块;21、安装套;22、复位弹簧;23、挡圈;24、安装头;25、插管;26、通风槽;2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温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设备,包括壳体1、盖板2、吹风管3、吸风管4、进烟管5、出尘管6和安装组件,壳体1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盖板2,壳体1上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吹风管3和吸风管4,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出尘管6,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烟管5,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下端的一侧安装有挡板8,挡板8位于进烟管5的一侧,安装板7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内部通过安装组件安装有与连接孔17相连接的滤袋10,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槽11、l槽12、活动杆13、卡固弹簧14、拉环15、活动挡块16、安装头24和滑块27,安装座9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l槽12,l槽12内部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1, l槽12内部一端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活动挡块16,活动挡块16的下端延伸至l槽12的内部,活动挡块16的下端呈倾斜状,活动挡块16的上端安装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表面套设有卡固弹簧14,活动杆13的上端活动穿插在安装座9的外侧,且该端固定安装有拉环15,滤袋10的上端安装有穿插在安装座9内部的安装头24,安装头24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与l槽12相配合的滑块27,滑块27的一侧与活动挡块16的一侧相贴合,安装头24的上端安装有穿插在连接孔17内部的插管25;
28.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将滤袋10上端的插管25和安装头24插入到安装座9的内部,滑块 27沿着l槽12竖向移动,当插入到最大位置处时,使得滑块27可以沿着l槽12的横向槽进行移动,使用者转动滤筒,使得滑块27沿着l槽12的横向槽进行移动,当滑块27与活动挡块16接触时,使得活动挡块16向安装槽11的内部进行挤压,对卡固弹簧14进行压缩,当滑块27移动最大位置处时,滑块27与活动挡块16相脱离,使得活动挡块16在卡固弹簧 14的作用下弹出,与滑块27的一侧相贴合,便于对滑块27进行限位,从而便于滤袋10的快速安装,当拆卸使用者,使用者拉动拉环15,拉环15通过活动杆13带动活动挡块16向下移动,使得滑块27可以沿着l槽12横向移动,使得安装套21可以从安装座9内部快速脱离,便于对滤袋10进行更换。
29.实施例2
30.如图4-6所示,连接孔17的内部设置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包括安装杆18、塞块19、活动块20、安装套21、复位弹簧22、挡圈23和通风槽26,连接孔17的下端开设有挡圈23,挡圈23的内直径与插管25的外直径相等,连接孔17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套21,安装套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2,复位弹簧22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块20,活动块2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8,安装杆18的一端安装有塞块19,塞块19的一端与插管25的一端相贴合,塞块19与挡圈23相配合;
31.本实施例中,当滤袋10安装时,插管25贯穿挡圈23插入到连接孔17的内部,使得塞块19向上移动,塞块19通过安装杆18带动活动块20在安装套21的内部进行移动,对复位弹簧22进行拉伸,使得通风槽26漏出,避免影响滤袋10的使用,当滤袋10拆卸时,插管 25从连接孔17的内部抽出,塞块19在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与挡圈23相贴合,使得连接孔17密封,避免滤袋10拆卸后,灰尘颗粒通过连接孔17进入到安装板7另一侧的吸风管4的内
部,影响后期使用。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