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锅

文档序号:30410968发布日期:2022-06-15 09:3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浴锅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浴锅。


背景技术:

2.水浴锅是实验室中用于蒸馏、干燥、浓缩,以及温渍化学药品或生物制品的实验设备。水浴锅锅体设有一敞口水槽,使用时,将水注入水槽至一定高度,待水槽中的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待加热的容器(如烧杯)置于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然而,随着加热的进行,水槽中的水会不断蒸发而使水槽中的水位逐渐下降。如果没有人员看管,待水完全蒸发后,会出现干烧,进而损坏水浴锅,甚至造成实验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水浴锅,可以根据设定的水位高度实现自动补水。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水浴锅,包括锅体外壁、锅体内壁、锅底和补水机构,所述锅体外壁和所述锅体内壁固定在所述锅底上,所述锅体内壁与锅底围成一敞口的容置腔,为水槽,所述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锅体外壁上半部分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锅体内壁设有第二进水口和支撑孔,所述补水机构包括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浮球,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正对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位置,并贴所述锅体外壁和所述锅体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锅体外壁的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面积,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支撑孔并伸入所述水槽,所述浮球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水槽内的一端连接。
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层锅体侧壁,并将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一补水机构,且该补水机构位于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之间的一端封堵进水口,而其另一端则伸入水槽内,感应水槽内的水位变化。当水槽内的水位出现变化,补水机构伸入所述水槽内的一端会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并通过杠杆原理带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补水机构的另一端紧贴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上下滑动,实现水槽内水位下降时自动补水,水位上升后停止补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最低点与所述锅体外壁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块的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口距所述锅底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孔距所述锅底的高度。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孔内水平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避免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水从所述支撑孔中流入所述水槽。
10.进一步地,所述补水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锅体外壁内侧或所述锅体内壁内侧,并位于所述滑块的正下方,所述限位块距所述锅底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进水口距所述锅底的高度。通过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滑块向下滑动的幅度。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滑块的高度,确保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限位块顶面位置时能完全封堵所述第一进水口。
12.进一步地,所述补水机构还包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为一中空管,所述第二连接杆套设在所述伸缩杆外侧,并与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浮球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所述伸缩杆的伸长或缩短,以调节所述水槽内的水位高度。
13.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至所述锅底的隔板,每一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锅体外壁和所述锅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两所述隔板之间,避免滑块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出现左右位移,同时两所述隔板与所述锅体外壁和所述锅体内壁围成的腔体的体积相较于所述容置空间小,因此加快了两所述隔板之间的水位抬升速度,进而能实现在较短时间内补充对水槽内的水。
14.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为硅胶或软塑料,增强所述滑块对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封堵效果。
15.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浴锅的剖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和伸缩滑动连接的剖面图;
18.附图标记:3-烧杯、10-锅体外壁、100-第一进水口、11-容置空间、12-锅体内壁、120-第二进水口、122-支撑孔、122a-转动轴、13-水槽、14-锅底、20-滑块、22-第一支撑杆、23-插销、24-第二支撑杆、24a-限位板、25-伸缩杆、25a-凸起、26-浮球、2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浴锅的剖面图。该水浴锅包括锅体外壁10、锅体内壁12和锅底14,锅体外壁10和锅体内壁12固定在锅底14上,锅体内壁12与锅底14围成一敞口的容置腔,为水槽13;所述锅体外壁与所述锅体内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1,锅体外壁10离顶部一定距离的位置设有第一进水口100,锅体内壁12设有第二进水口120和支撑孔122,在容置空间11内正对第一进水口100的位置设有贯穿支撑孔122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滑块20、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4、伸缩杆25和浮球26,滑块20设于容置空间11内,并分别与锅体外壁10和锅体内壁12抵接,滑块20与锅体外壁10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一进水空110的面积。
20.第一连接杆22垂直于滑块20底部,且其一端与滑块20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4铰接,所述铰接的可以是通过插销或转轴进行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活动部件进行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插销23进行连接。
21.在第二连接杆24为中空管,其穿过支撑孔122并伸入水槽13,第二连接杆24套设在伸缩杆25外侧,并与位于水槽13内的伸缩杆25滑动连接,伸缩杆25伸出第二连接杆24的一端与浮球26固定连接,浮球26优选为空心。通过伸缩杆25在第二连接杆24轴向方向上的滑动,调节浮球26与转轴轴122a之间的距离。
22.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24和伸缩杆25滑动连接的剖面图。由图2可见,第二连接杆24背向锅体内壁12一端的端口截面设有圆环形限位板24a,且限位板24a内径大于伸缩杆25外径,使伸缩杆25可穿过限位板24a。位于第二连接杆24内的伸缩杆25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凸起25a,可卡固在限位板24a内侧,使伸缩杆25不能脱离第二连接杆24。优选地,多个凸起25a的表面为圆弧面,且其弧面与第二连接杆24内侧壁相切,使伸缩杆25在第二连接杆24内的滑动更加顺畅。
23.优选地,支撑孔122内的设有一水平贯穿第二连接杆24的转动轴,第二连接杆24可围绕转动轴122a转动,以固定第二连接杆24在支撑孔122a中的位置,减少虚位。
24.当水槽13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浮球26浮在水面上,浮球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上升,并通过杠杆原理,以支撑孔122内设置的转动轴122a为支点,带到第二转动杆24围绕转动轴122a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杆22与滑块20的固定连接对滑块20产生向上的推力或向下的拉力,带动容置空间11内的滑块20紧贴锅体外壁10和锅体内壁20上下滑动。
25.优选地,所述补水机构还包括一限位块28,限位块28设于容置空间11内,并与锅体外壁10或锅体内壁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块28与锅体外壁10固定连接,并位于滑块20的正下方。限位块28距锅底14的高度低于第一进水口100距锅底14的高度。
26.进一步地,第一进水口100与锅体外壁10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滑块20的高度。第二进水口120与锅底14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孔122与锅底14之间的距离。当水槽13内的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带动第二转动杆24围绕转动轴122a顺时针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杆22与滑块20的固定连接对滑块20产生向上的推力,使滑块与第一进水口完全分离,水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口100流入容置空间11中。当容置空间11内的水位上升至第二进水口120时,通过第二进水口120流入水槽13内。
2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滑块20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至锅底14的隔板(图未示),每一所述隔板分别与锅体外壁10和锅体内壁12固定连接,形成一相对封闭的腔体。通过两所述隔板限制滑块20的滑动方向,避免滑块20上下滑动时出现左右位移。此外,第二进水口120位于两所述隔板之间,由于腔体的体积减小,因此加快了两所述隔板之间的水位抬升速度,进而能实现在较短时间内补充对水槽13内的水。
28.使用前,将滑块20移至限位块28顶面位置,此时,滑块20完全覆盖第一进水口100,将其封堵。然后通过滑动伸缩杆25,使浮球伸至预设的水位位置,再往水槽13内加水至浮球26所在位置。同时,将进水管接入进水口,然后开启水源。
29.使用时,将反应容器3(如烧杯)放置于水槽13内进行属于加热。随着水浴加热的进行,水槽13内的水会逐渐蒸发,水槽13内的水位逐渐下降,使浮球26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浮球26因自身重力原因,其高度也随之降低,此时,浮球26的下降带动第二连接杆24围绕转动轴122a顺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杆22对滑块20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滑块20向上滑动,滑块20与第一进水口100分离。水则从进水管从第一进水口100流入容置空间11,当容置空间11内的水位到达第二进水口120的高度时,水从第二进水口120流入水槽13中,从
而补充水槽13内蒸发的水分,实现自动补水。而在随着水槽13内水分的不断补充,水槽13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恢复对浮球26的浮力,从而使浮球26被抬升,此时,浮球26的抬升通带动第二连接杆24围绕转动轴122a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杆22对滑块20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滑块20向下滑动,从而使滑块20滑至限位块28顶面的位置,并完全覆盖第一进水口100,阻断水的流入。通过以上过程实现了对水槽13的自动补水。
3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层锅体侧壁,并将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一补水机构,且该补水机构位于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之间的一端封堵进水口,而其另一端则伸入水槽内,感应水槽内的水位变化。当水槽内的水位出现变化,补水机构伸入所述水槽内的一端会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并通过杠杆原理带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补水机构的另一端紧贴锅体外壁和锅体内壁上下滑动,实现水槽内水位下降时自动补水,水位上升后停止补水。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易于操作。
3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