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1311发布日期:2022-04-27 07:4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除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工业制造的产品更新换代频繁,由此也造成工业上的废气臭气也越来越多,这给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我国环保行业在废气处理、除臭处理等技术方面起步较晚,早在几十年前,环保设备和技术就引起国家的重视。目前,环保设备有着极大的发展壮大。
3.现有的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设置单一,成本较高,而且除臭净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设置单一,成本较高,而且除臭净化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所述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包括风机、进气管、底座、生物滤池、第一喷淋组件、滤层支撑板、净化组件、第二喷淋组件、排气管和空气初效过滤网,所述风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生物滤池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风机的侧边,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生物滤池连通,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下侧,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与所述生物滤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的内部,所述滤层支撑板与所述生物滤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上方,所述净化组件与所述生物滤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滤层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与所述生物滤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上方,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生物滤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上方,所述空气初效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药水箱、第一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一布水板和第一喷头,所述药水箱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侧边,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药水箱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生物滤池,并与所述第一布水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布水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喷头。
6.启动所述风机,所述风机便将外部的废气吸入至所述进气管的内部,注入至所述生物滤池的内部,随后,便启动所述生物滤池内部的所述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便对废气进行喷淋处理,随后,喷淋的废气与药水进行反应,达到部分净化效果,随后,由于气体向上移动,到达所述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便加强净化效果,随后,便上升至所述生物滤池的顶部,便启动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辅助所述净化组件,加强除臭效果,随后,便通过所述排气管处排出,再通过所述排气管处设置的所述空气初效过滤网进行再次过滤,从而加强净化效果。
7.其中,所述第一喷淋组件还包括加料管和活动盖,所述加料管与所述药水箱连通,并位于所述药水箱的上方,所述活动盖设置于所述加料管的上方。
8.所述加料管设置于所述药水箱的上方,便于进行加药,通过所述活动盖能够将所述药水箱盖住。
9.其中,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无机混合物填料、菌属微生物填料、生物基体、生物滤层和塑料颗粒填料,所述无机混合物填料设置于所述滤层支撑板的上方,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设置于所述无机混合物填料的上方,所述生物基体设置于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的上方,所述生物滤层设置于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的上方,所述塑料颗粒填料设置于所述生物滤层的上方。
10.所述净化组件能够对其进行净化除臭处理。
11.其中,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滤层保护板,所述滤层保护板与所述生物滤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塑料颗粒填料的上方。
12.所述滤层保护板设置于所述速效颗粒的填料的上方,从而能够将填料进行保护,提高除臭效果。
13.其中,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水箱、第二水泵、第二连接管、第二布水板和第二喷头,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上方,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生物滤池,并与所述第二布水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布水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喷头。
14.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上方,能够加强反应效果,从而加强净化。
15.其中,所述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还包括注入管,所述注入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的内部,且所述注入管的侧壁具有多个通孔。
16.所述废气能够通过所述注入管进行扩散出气范围,从而便加强反应速度。
17.本发明的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通过在需要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时,便启动所述风机,风机便将外部的废气通过所述进气管注入至所述生物滤池中,所述第一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的内部内部,在废气进入所述生物滤池内部时,便启动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便将所述药水箱中的药水通过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注入至所述生物滤池内部的所述第一布水板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布水板下方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喷头喷出,从而便将药水喷洒至注入的废气内部,使其药水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随后,部分废气便上升,通过所述布水板进入上方设置的所述滤层支撑板处,便通过所述滤层支撑板注入至所述净化组件的内部,所述净化组件便加强对注入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除臭,随后,所述净化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上方的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便辅助所述净化组件,加强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消除,从而加强除臭净化效果,消除完毕后,便注入所述排气管处,随后,所述排气管内部的所述空气初效过滤网便加强对废气的净化,最后再将其排出,从而加强除臭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的正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的侧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的图3的a-a线结构剖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的图2的b-b线结构剖视图。
24.图6是本发明的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25.1-风机、2-进气管、3-底座、4-生物滤池、5-第一喷淋组件、51-药水箱、52-第一水泵、53-第一连接管、54-第一布水板、55-第一喷头、56-加料管、57-活动盖、6-滤层支撑板、7-净化组件、71-无机混合物填料、72-菌属微生物填料、73-生物基体、74-生物滤层、75-塑料颗粒填料、76-滤层保护板、8-第二喷淋组件、81-水箱、82-第二水泵、83-第二连接管、84-第二布水板、85-第二喷头、9-排气管、10-空气初效过滤网、101-注入管、102-通孔、103-过滤网、104-排水组件、1041-排水管、1042-收集箱、1043-净化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所述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包括风机1、进气管2、底座3、生物滤池4、第一喷淋组件5、滤层支撑板6、净化组件7、第二喷淋组件8和排气管9,所述风机1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3的上方,所述生物滤池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风机的侧边,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与所述风机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生物滤池4连通,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下侧,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与所述生物滤池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内部,所述滤层支撑板6与所述生物滤池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的上方,所述净化组件7与所述滤层支撑板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滤层支撑板6的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组件8与所述生物滤池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净化组件7的上方,所述排气管9与所述生物滤池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包括药水箱51、第一水泵52、第一连接管53、第一布水板54和第一喷头55,所述药水箱51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侧边,所述第一水泵52设置于所述药水箱51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管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3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生物滤池4,并与所述第一布水板5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布水板5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喷头55。
2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1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上方,所述生物滤池4设置于所述风机1的侧边,在需要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时,便启动所述风机1,风机1便将外部的废气通
过所述进气管2注入至所述生物滤池4中,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内部内部,在废气进入所述生物滤池4内部时,便启动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的所述第一水泵52,所述第一水泵52便将所述药水箱51中的药水通过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53注入至所述生物滤池4内部的所述第一布水板54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布水板54下方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喷头55喷出,从而便将药水喷洒至注入的废气内部,使其药水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随后,部分废气便上升,通过所述布水板进入上方设置的所述滤层支撑板6处,便通过所述滤层支撑板6注入至所述净化组件7的内部,所述净化组件7便加强对注入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除臭,随后,所述净化组件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喷淋组件8,上方的所述第二喷淋组件8便辅助所述净化组件7,加强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消除,从而加强除臭净化效果,消除完毕后,便注入所述排气管9处,随后,所述排气管9内部的所述空气初效过滤网10便加强对废气的净化,最后再将其排出,所述空气初效过滤网10加强再次净化,从而加强除臭净化效果。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还包括加料管56和活动盖57,所述加料管56与所述药水箱51连通,并位于所述药水箱51的上方,所述活动盖57设置于所述加料管56的上方。
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料管56设置于所述药水箱51的上方,所述活动盖57设置于所述加料管56的上方,在需要对生物滤池4内部的废气进行反应清除时,便将药水通过所述加料管56注入至所述加料管56的内部,随后,便将活动盖57盖住所述加料管56,从而便于对废气进行净化。
32.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组件7包括无机混合物填料71、菌属微生物填料72、生物基体73、生物滤层74和塑料颗粒填料75,所述无机混合物填料71设置于所述滤层支撑板6的上方,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72设置于所述无机混合物填料71的上方,所述生物基体73设置于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72的上方,所述生物滤层74设置于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72的上方,所述塑料颗粒填料75设置于所述生物滤层74的上方;所述净化组件7还包括滤层保护板76,所述滤层保护板76与所述生物滤池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塑料颗粒填料75的上方。
3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废气进入所述净化组件7的所述无机混合物填料71时,所述无机混合物便与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中和,加强对其进行净化,随后,便通过所述菌属微生物填料72,废气中的细小微生物和细菌便对其进行吸附,从而加强除臭,随后,便注入至上方的所述生物基体73,所述生物基体73便将废气中的细菌进行吸收,从而便加强过滤,最后,过滤的废气便通过上方的所述塑料颗粒填料75加强除臭效果,从而便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从而加强净化效果,所述滤层保护板76设置于所述塑料颗粒填料75的上方,所述层支撑板能够对所述净化组件7进行支撑保护,防止净化组件7内部混乱,从而加强净化效果。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淋组件8包括水箱81、第二水泵82、第二连接管83、第二布水板84和第二喷头85,所述水箱81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上方,所述第二水泵82设置于所述水箱81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管8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83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生物滤池4,并与所述第二布水板8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布水板8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喷头85。
3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废气经过所述净化组件7进行净化后,便融入所述生物滤池4的上方,随后,便启动所述第二喷淋组件8的所述第二水泵82,所述第二水泵82便通过所述
水箱81注入所述第二连接管83的内部,随后,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83注入至设置在所述生物滤池4内部的所述第二布水板84的内部,随后,便水流便通过所述第二布水板84下方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喷头85处喷出,从而便能够辅助所述净化组件7,加强净化效果,使其废气能够快速与水进行融合,从而能够对其水流进行反应,加快净化。
36.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还包括注入管101,所述注入管101与所述进气管2连通,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内部,且所述注入管101的侧壁具有多个通孔102。
3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入管101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2连通,在所述进气管2将废气注入所述注入管101内部时,便通过所述注入管101侧边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102喷出,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便能够扩大对废气进行喷洒,从而扩散反应面。
38.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还包括过滤网103,所述过滤网103与所述进气管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10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在启动所述风机1时,所述风机1便将外部的废气注入至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便通过所述近期管内部设置的所述过滤网103对其废气进行过滤,防止残杂或者较大的杂质进入至所述生物滤池4内部,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40.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废气处理生物除臭滤池还包括排水组件104,所述排水组件104与所述生物滤池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侧边,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5的侧边。
4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组件104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4的侧边,在所述第二喷水组件进行喷洒时,上方喷洒的水便流入至所述生物滤池4的下方,所述排水组件104便能够将流入下方的水流进行排出,从而提高实用性。
42.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组件104包括排水管1041、收集箱1042和净化件1043,所述排水管1041的一端与所述生物滤池4连通,所述排水管1041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箱1042连通,所述净化件1043设置于所述收集箱1042的内部。
43.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下的水便通过所述排水管1041注入至所述收集箱1042的内部,在流水注入所述收集箱1042内部后,所述收集箱1042内部设置的所述净化件1043便对其收集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便能够将其排出,保护环境。
4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