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50310发布日期:2022-06-02 01:2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环保,特别是一种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 该反应器能实现纳秒电脉冲高效脱硫/硝。


背景技术:

2.电化学法脱硫/硝的理论早已被验证,近些年国内外也有工程试验装置 建造并运行,但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传统的电化学脱硫/硝反应器的同一 电场采用极线整体吊挂,即将所有极线并联,未考虑其波阻抗特性,导致高 压电脉冲不能有效传输到反应器内的各条阴极线,从而未能达到理想的脱除 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出一种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填补国内 外电化学脱硫/硝反应器波阻抗设计的空白。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5.一种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框架、m
×
n 根极线、m
×
n个电极管、m条串联极线(组)、极线并联组件和极线串联组 件;所述的极线安装在所述的反应器框架上,并使所述的极线吊挂和所述的 反应器框架实现绝缘;每一极线(组)由n条极线(组)的输入端或输出端 通过极线并联组件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的极线共m
×
n根,每一根极线吊挂 一个电极管,所有的电极管并联接地,所述的m和n分别为1以上的正整数, 所述的极线和电极管的波阻抗z1,极线并联组件的波阻抗z2,极线串联组件 的波阻抗z3,脉冲电源的输出波阻抗为z4,脉冲电源到脱硫/硝反应器的传 输线波阻抗为z5,其中z1≈z2,z4=z1/n,z3≈z4≈z5。
6.所述的极线分为阴极线和阳极线,是高压电的载体;
7.所述的电极管或电极板为接地的导体;
8.所述的极线并联组件是若干极线并联的部件,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导线;
9.所述的极线组是极线通过并联组件连接后形成的一个整体;
10.极线串联组件,将若干并联的极线组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的部件,可以是 一条导线。
11.上述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2.1)波阻抗设计,实现波阻抗匹配:
13.所述的极线和电极管的波阻抗z1的计算方法如下:
[0014][0015]
[0016][0017]
其中,r1为极线的半径,r2为电极管的半径,εr为极线和电极管间介质的相 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中介电常数,μ0为真空中磁导率,l为极线和电极管单 位长度电感,c为极线和电极管单位长度电容;
[0018]
设计极线并联组件的波阻抗为z2,使得:
[0019]
z1≈z2(4)
[0020]
根据纳秒脉冲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可得脉冲电源的输出波阻抗为z4, 由下列公式确定由n条极线并联:
[0021]
n=z1/z4ꢀꢀꢀꢀꢀꢀꢀꢀꢀꢀꢀꢀꢀꢀꢀꢀꢀꢀꢀꢀꢀꢀꢀ
(5)
[0022]
通过设计极线串联组件的极线和电极管的半径参数r2控制极线串联组件 的波阻抗z3的值,
[0023]
选择合适的传输线控制脉冲电源到脱硫/硝反应器的传输线波阻抗z5的 值,使得:
[0024]zn
≈z3≈z4≈z5(6)
[0025]
m为反应器电极管的总数除以n的值;
[00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部件的连接关系实施吊挂连接;
[0027]
3)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脱硫/硝反应器的输入端的波阻抗,如有需要, 通过改变极线的半径等方法来调节波阻抗,达到纳秒脉冲电源输出波阻抗和 脱硫/硝反应器输入端的波阻抗相匹配。
[0028]
使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电路仿真示意图1中v1表示纳秒脉冲电源,电压为 120kv,脉宽800ns;s1为高压开关;t1为高压电缆,其波阻抗为50欧姆; t2表示-t13表示反应器的极管和极线,其波阻抗为150欧姆;r1表示末端 匹配电阻,阻值为50欧姆。
[0029]
仿电压波形图2中可以看出仿真所得末端匹配电阻电压波形(2)和反应器 输入端电压波形(1)一致,反应器输入端的电压波形可完整传输到末端匹配电 阻。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根据应用情况设计反应器的波阻抗,本发明能实现纳 秒高电压脉冲波形从反应器输入端传入,纳秒高电压脉冲历遍所有极线,直 至末端匹配电阻完全吸收无反射,为纳秒电脉冲高效脱硫脱硝提供必要保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发明脱硫/硝系统仿真电路图
[0031]
图2是本发明脱硫/硝系统仿电压波形图
[0032]
图3是本发明脱硫/硝反应器示例图
[0033]
图4是本发明脱硫/硝反应器示例半剖前视图
[0034]
图5是本发明极线极管示例轴侧视图
[0035]
图6是本发明极线极管示例俯视图
[0036]
图7是本发明极线吊挂示例前视图
[0037]
图8是本发明极线串并联斜视图
[0038]
图9是本发明极线串并联俯视图
[0039]
图10是本发明极线并串联斜视图
[0040]
图11是本发明极线并串联俯视图
[0041]
图12是本发明串并联原理框图
[0042]
图13是本发明并串联原理框图
[0043]
图14是反应器输入实测波形图
[0044]
图15是传统反应器末端实测电压波形图
[0045]
图16是本发明反应器末端匹配电阻实测电压波形图
[0046]
图中(1)为脱硫/硝系统仿真电路反应器输入电压波形曲线;(2)脱硫 /硝系统仿真电路末端匹配电阻电压波形曲线;(3)壳体;(4)极线极管组 件;(5)极线;(6)极管;(7)绝缘瓷瓶吊挂;(8)极线;(9)极管;(10) 极线串联方式;(11)先串联后并联;(12)串联走向示意;(13)极管;(14) 极线并联方式;(15)先并联后串联;(16)并联走向示意;(17)极管;(18) 反应器输入实测电流波形;(19)反应器输入实测电压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做一个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 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技术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 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 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 明。
[0048]
由图3-14可知,一种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 应器框架、m
×
n根极线、m
×
n个电极管、m条串联极线(组)、极线并联 组件、极线串联组件和末端匹配电阻;所述的极线安装在所述的反应器框架 上,并使所述的极线吊挂和所述的反应器框架实现绝缘;每一极线(组)由n 条极线(组)的输入端或输出端通过极线并联组件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的极 线共m
×
n根,每一根极线吊挂一个电极管,所有的电极管并联接地,所述 的m和n分别为1以上的正整数,所述的极线和电极管的波阻抗z1,极线并 联组件的波阻抗z2,极线串联组件的波阻抗z3,脉冲电源的输出波阻抗为z4, 脉冲电源到脱硫/硝反应器的传输线波阻抗为z5,其中z1≈z2,z4=z1/n, z3≈z4≈z5。
[0049]
所述的极线分为阴极线和阳极线,是高压电的载体;
[0050]
所述的电极管或电极板为接地的导体;
[0051]
所述的极线并联组件是若干极线并联的部件,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导线;
[0052]
所述的极线组是极线通过并联组件连接后形成的一个整体;
[0053]
极线串联组件,将若干并联的极线组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的部件,可以是 一条导线。
[0054]
上述纳秒电脉冲脱硫/硝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55]
1)波阻抗设计,实现波阻抗匹配:
[0056]
所述的极线和电极管的波阻抗z1的计算方法如下:
[0057]
[0058][0059][0060]
其中,r1为极线的半径,r2为电极管的半径,εr为极线和电极管间介质的相 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中介电常数,μ0为真空中磁导率,l为极线和电极管单 位长度电感,c为极线和电极管单位长度电容;
[0061]
设计极线并联组件的波阻抗为z2,使得:
[0062]
z1≈z2
ꢀꢀꢀꢀꢀꢀꢀꢀꢀꢀꢀꢀꢀꢀꢀꢀꢀꢀꢀꢀꢀꢀꢀꢀꢀꢀꢀ
(4)
[0063]
根据纳秒脉冲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可得脉冲电源的输出波阻抗为z4, 由下列公式确定由n条极线并联:
[0064]
n=z1/z4ꢀꢀꢀꢀꢀꢀꢀꢀꢀꢀꢀꢀꢀꢀꢀꢀꢀꢀꢀꢀꢀꢀꢀꢀ
(5)
[0065]
通过设计极线串联组件的极线和电极管的半径参数r2控制极线串联组件 的波阻抗z3的值,
[0066]
选择合适的传输线控制脉冲电源到脱硫/硝反应器的传输线波阻抗z5的 值,使得:
[0067]zn
≈z3≈z4≈z5ꢀꢀꢀꢀꢀꢀꢀꢀꢀꢀꢀꢀꢀꢀꢀꢀꢀꢀꢀꢀꢀꢀꢀ
(6)
[0068]
m为反应器电极管的总数除以n的值;
[00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部件的连接关系实施吊挂连接;
[0070]
3)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脱硫/硝反应器的输入端的波阻抗,如有需要, 通过改变极线的半径等方法来调节波阻抗,达到纳秒脉冲电源输出波阻抗和 脱硫/硝反应器输入端的波阻抗相匹配。
[0071]
实施例1
[0072]
以1000根350mm直径的电极管,2mm直径的极线的反应器为例,εr取1, 根据公式1,2,3计算:
[0073][0074][0075][0076]
求得z1约309欧姆。
[0077]
根据纳秒脉冲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0千伏,电流1200安培,可得脉冲电 源的输出波阻抗为z4为100欧姆。
[0078]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极线并联数量n,z4=z1/n,z1/z4=309/100,n 取3,确定由3条极线分组吊挂形成极线组。
[0079]
设计制造极线吊挂的端部串联组件,使端部串联组件的波阻抗z3为100 欧姆左右,极线串联数量m可求得为1000/3=333.3,m取333,使用极线串 联组件将m组极线依次首
尾相连形成串联。图1给出了反应器串并联示意图。
[0080]
设计制造极线串联组件,使极线串联组件的波阻抗z2为309欧姆左右。 使用极线串联组件将m条极线依次首尾相连,串联形成极线组。将n条极线 首端和末端分别连接形成并联。
[0081]
在反应器末端连接阻值为100欧姆的匹配电阻。
[0082]
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脱硫/硝反应器输入端的波阻抗,如有需要,通过 改变极线的半径等方法来调节波阻抗,达到纳秒脉冲电源输出波阻抗和脱硫 /硝反应器输入端的波阻抗相匹配。
[0083]
实施例2
[0084]
以6根350mm直径电极管,2mm直径极线的反应器为例,εr取1,根据 公式7,8,9可求得z1约309欧姆。
[0085]
如果纳秒脉冲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0千伏,电流800安培,可得z4为150 欧姆。
[0086]
那么根据z4=z1/n,z1/z4=309/150,n取2,确定由2条极线分组 吊挂形成极线组。
[0087]
设计制造极线并联组件,使极线并联组件的波阻抗z2为309欧姆左右。 使用极线并联组件将2条极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形成并联,形成极线组, 极线组在未安装极线串联组件前相互绝缘。
[0088]
设计制造极线串联组件,使其波阻抗z3为150欧姆左右。极线串联数量 m可求得为6/2=3。使用极线串联组件将m组极线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串联。
[0089]
在反应器末端连接阻值为150欧姆的匹配电阻。
[0090]
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脱硫/硝反应器输入端的波阻抗,如有需要,通过 改变极线的半径等方法来调节波阻抗,达到纳秒脉冲电源输出波阻抗和脱硫 /硝反应器输入端的波阻抗相匹配。
[0091]
实验表明,本发明能实现纳秒波形的传输,使得纳秒波形从反应器输入 端传输到末端匹配电阻端。
[0092]
本发明实施例2实测波形如下:
[0093]
反应器输入实测波形如图15所示,示波器为泰克2024b,电压探头比例 为10000:1,图中曲线(18)是电流波形,曲线(19)是电压波形,其峰值电压 可达88kv,脉宽1微秒,上升沿为168纳秒,下降沿为86纳秒。
[0094]
使用传统连接方法制备反应器,所有6条极线均为并联,末端无匹配电 阻,末端匹配电阻实测电压波形如图16所示,示波器为泰克2024b,电压探头 自制比例为2500:1,图中曲线为末端匹配电阻实测电压波形,其峰值电压50kv, 上升沿为890纳秒,下降沿为832纳秒。
[0095]
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反应器,所有6条极线2并3串,末端有匹配电阻, 末端匹配电阻实测电压波形如图16所示,示波器为泰克2024b,电压探头自制 比例为2500∶1,图中曲线为末端匹配电阻实测电压波形,其峰值电压87.5kv, 上升沿为338纳秒,下降沿为311纳秒,电压幅值和上升下降沿得到明显改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