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5059发布日期:2022-07-01 22:2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2.聚乙烯组合物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聚乙烯主要采用氧化生产的方式,氧化过程中使用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在反应釜内聚乙烯组合物中加入氧气并辅助搅拌和加热进行氧化,聚乙烯组合物的氧化生产需要用到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
3.现有聚乙烯生产设备大都采用单一的辊状旋转搅拌组件对物料实施搅拌,搅拌形式单一,对物料的翻滚搅动效果较差,易造成底层物料向下聚集,不能翻滚至上层与空气接触反应,影响反应的均匀性和反应速率,虽然有些设备上配套有辅助搅拌组件,但是辅助搅拌组件大都不能与主搅拌组件进行联动结合同步驱动,需额外为辅助搅拌组件配套驱动马达,不利于设备整体减重并降低售价。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其具有风轮,两处风轮能够间歇性的旋转供风,相较于传统送风组件常开启动的氧化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反应腔体内部热量的流通散发,解决加热能耗偏高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圆周外壁的顶端位置对称焊接有两处进料管,两处进料管分别用于加注聚乙烯组合物和催化剂,且反应罐顶盖的圆周外檐位置对称开设有两排弧形阵列的透气槽,反应罐顶盖的圆周外檐上还对称贯穿焊接有两处吸风管,两处吸风管与两排透气槽呈十字形交错对应,两排透气槽可对两处风轮抽吸排入反应罐中的空气进行流通导泄;所述反应罐圆周外壁的下半段上焊接套装有一处防护套罩,且两处吸风管通过两处l状导气管与防护套罩连通,防护套罩的底部环绕贯穿开设有一圈吸气槽,且反应罐圆周外壁的下半段上环绕内嵌安装有一圈电热管,一圈电热管可对盛装于反应罐内部的聚乙烯组合物进行加热;所述反应罐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处搅拌辊架,且搅拌辊架转轴的下半段上环绕焊接有六处安装撑杆,六处安装撑杆的首端均转动安装有一处搅拌轮;两处所述吸风管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一处风轮,且风轮的转轴向下凸出延伸置于反应罐的内部,两处风轮转轴的底部均套装有一处小直径齿轮,两处风轮可将外部空气抽吸至反应罐中以供聚乙烯组合物进行氧化反应;所述反应罐的下半部分空间支撑焊接有一处齿圈,且搅拌辊架转轴的下半段穿过齿圈。
6.优选的,所述搅拌辊架包括u形搅拌件,所述搅拌辊架整体由中心转轴、环绕焊接于中心转轴下半段上的两圈u形搅拌件共同组成,其中两圈u形搅拌件呈上下间隔;六处所述安装撑杆安装位于两圈u形搅拌件之间,且六处安装撑杆的外侧半段上均焊接支撑有一处定位圈。
7.优选的,所述搅拌辊架的顶端段上套装有一处驱动环,驱动环的圆周外圈上对称
设置有两排弧形阵列的齿片,两排齿片对应与两处风轮底部的两处小直径齿轮啮合传动;六处所述搅拌轮转动位于六处定位圈的内部,且六处搅拌轮转轴的底部段上均套装有一处驱动齿轮。
8.优选的,六处所述驱动齿轮与齿圈等高,且六处驱动齿轮对应与齿圈啮合传动;所述反应罐顶盖的中心处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搅拌辊架转轴的顶端段与电机轴接传动;六处所述安装撑杆的首端均竖撑焊接有一处定位轴,六处搅拌轮的中心轴环对应与六处定位轴转动配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发明的两处风轮经防护套罩底部的一圈吸气槽抽吸空气,能够利用一圈电热管的余热对空气进行预热,避免未经预热的常温空气被直接抽吸送入反应罐中,造成反应罐内部温降并影响氧化反应效率;
11.2、本发明通过驱动环的动力传递,搅拌辊架在旋转搅拌时可联动啮合驱使两处风轮间歇性的旋转供风,这省去额外为两处风轮配套驱动马达,有助于装置整体减重并降低造价,且本发明的两处风轮能够间歇性的旋转供风相较于传统送风组件常开启动的氧化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反应腔体内部热量的流通散发,减少加热能耗;
12.3、本发明通过齿圈,搅拌辊架在转动搅拌聚乙烯组合物时可联动啮合驱使六处搅拌轮旋转,使搅拌辊架与六处搅拌轮共用一处电机驱使,省去额外为六处搅拌轮配套驱动电机,有助于设备进一步减重并降低制造成本,且六处搅拌轮在旋转时可将反应罐底层的物料向上抽吸,使底层物料能够翻滚至上层与氧气接触,相较于单纯采用辊状部件进行旋转搅拌的传统设备,本发明能够更加彻底全面的对物料进行搅动,避免底层物料向下聚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反应,影响氧化反应的均匀性并拉低氧化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底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反应罐半剖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驱动环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搅拌辊架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齿圈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搅拌轮安装位置示意图;
20.图8为本发明搅拌轮结构示意图;
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2.1、反应罐;101、吸风管;102、防护套罩;103、电热管;104、风轮;105、齿圈;2、搅拌辊架;201、u形搅拌件;202、安装撑杆;203、定位圈;204、驱动环;3、搅拌轮;301、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8;
2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用氧化装置,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圆周外壁的顶端位置对称焊接有两处进料管,两处进料管分别用于加注聚乙烯组合物和催化剂,且反应罐1顶盖的圆周外檐位置对称开设有两排弧形阵列的透气槽,反应罐1顶盖的圆周外檐上还对称贯穿焊接有两处吸风管101,两处吸风管101与两排透气槽呈十字形交错对应;所述反应罐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处搅拌辊架2,且搅拌辊架2转轴的下半段上环绕焊接有六处安装撑杆202,六处安装撑杆202的首端均转动安装有一处搅拌轮3;两处所述吸风管101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一处风轮104,且风轮104的转轴向下凸出延伸置于反应罐1的内部,两处风轮104转轴的底部均套装有一处小直径齿轮;所述反应罐1的下半部分空间支撑焊接有一处齿圈105,且搅拌辊架2转轴的下半段穿过齿圈105;所述反应罐1顶盖的中心处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搅拌辊架2转轴的顶端段与电机轴接传动;六处所述安装撑杆202的首端均竖撑焊接有一处定位轴,六处搅拌轮3的中心轴环对应与六处定位轴转动配合;所述搅拌辊架2包括u形搅拌件201,所述搅拌辊架2整体由中心转轴、环绕焊接于中心转轴下半段上的两圈u形搅拌件201共同组成,其中两圈u形搅拌件201呈上下间隔;六处所述安装撑杆202安装位于两圈u形搅拌件201之间,且六处安装撑杆202的外侧半段上均焊接支撑有一处定位圈203;六处所述搅拌轮3转动位于六处定位圈203的内部,且六处搅拌轮3转轴的底部段上均套装有一处驱动齿轮301;
26.如图2所示,所述反应罐1圆周外壁的下半段上焊接套装有一处防护套罩102,且两处吸风管101通过两处l状导气管与防护套罩102连通,防护套罩102的底部环绕贯穿开设有一圈吸气槽,且反应罐1圆周外壁的下半段上环绕内嵌安装有一圈电热管103,两处风轮104经防护套罩102底部的一圈吸气槽抽吸空气,能够利用一圈电热管103的余热对空气进行预热,避免未经预热的常温空气被直接抽吸送入反应罐1中,造成反应罐1内部温降并影响氧化反应效率。
27.如图4所示,所述搅拌辊架2的顶端段上套装有一处驱动环204,驱动环204的圆周外圈上对称设置有两排弧形阵列的齿片,两排齿片对应与两处风轮104底部的两处小直径齿轮啮合传动,通过驱动环204的动力传递,搅拌辊架2在旋转搅拌时可联动啮合驱使两处风轮104间歇性的旋转供风,这省去额外为两处风轮104配套驱动马达,有助于装置整体减重并降低造价,且本发明的两处风轮104能够间歇性的旋转供风相较于传统送风组件常开启动的氧化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反应腔体内部热量的流通散发,减少加热能耗。
28.如图6所示,六处所述驱动齿轮301与齿圈105等高,且六处驱动齿轮301对应与齿圈105啮合传动,通过齿圈105,搅拌辊架2在转动搅拌聚乙烯组合物时可联动啮合驱使六处搅拌轮3旋转,使搅拌辊架2与六处搅拌轮3共用一处电机驱使,省去额外为六处搅拌轮3配套驱动电机,有助于设备进一步减重并降低制造成本,且六处搅拌轮3在旋转时可将反应罐1底层的物料向上抽吸,使底层物料能够翻滚至上层与氧气接触,相较于单纯采用辊状部件进行旋转搅拌的传统设备,本发明能够更加彻底全面的对物料进行搅动,避免底层物料向下聚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反应,影响氧化反应的均匀性并拉低氧化效率。
29.工作原理:两处进料管分别用于加注聚乙烯组合物和催化剂,搅拌辊架2可对聚乙烯组合物和催化剂进行搅拌混合促进氧化反应;
30.通过驱动环204的动力传递,搅拌辊架2在旋转搅拌时可联动啮合驱使两处风轮104间歇性的旋转供风,两处风轮104可将外部空气抽吸至反应罐1中以供聚乙烯组合物进
行氧化反应,两排透气槽可对两处风轮104抽吸排入反应罐1中的空气进行流通导泄;
31.通过齿圈105,搅拌辊架2在转动搅拌聚乙烯组合物时可联动啮合驱使六处搅拌轮3旋转六处搅拌轮3在旋转时可将反应罐1底层的物料向上抽吸,使底层物料能够翻滚至上层与氧气接触反应,避免底层物料向下聚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反应,影响氧化反应的均匀性并拉低氧化效率。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