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24602发布日期:2022-08-23 18:3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

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

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

纯溶液。
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装置内部的滤芯进行清理,否则滤芯容易被污泥所覆盖最终导致滤芯很难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影响装置正常的使用,大大的降低装置的使用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包括底座机构,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底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后端口固定连接有后板,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下侧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水槽柱,所述水槽柱的上表面中部向下侧内凹,所述过滤箱的下侧壁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水管一,所述过滤箱的前端面贯穿活动套接有转动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表面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孔,所述过滤筒的内部套接有滤网,所述滤网贴合过滤筒的内侧壁,所述过滤筒和滤网的后端贯穿后板,所述转动柱的后端贯穿固定连接过滤筒且固定连接滤网,所述过滤机构的后方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前端对应插入滤网的内部中心且接触滤网的前内壁,所述移动杆的中部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筒。
6.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后侧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一,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二,所述水箱的后表面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三,所述水箱的左侧设置有立柱四,所述水箱的前侧设置有立柱五,所述立柱四和立柱五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
7.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下侧固定连接立柱一,所述过滤箱的上壁由后向前往下侧倾斜;所述水管一的下端伸入水箱的内部;所述转动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
8.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立柱二,所述移动杆的后端外侧固定套接有
挡环,所述套筒的后端与挡环抵触,所述套筒的端面四周等距均匀的贯穿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的内部插入有把手柱,所述把手柱的前后两端均伸入把手槽,所述把手槽的内部嵌入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具有弹性,所述弹性块与把手柱接触,所述把手柱的前端呈现l型,所述把手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呈现扇形,相邻的两个所述刮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具有弹性,所述刮板和侧板对接滤网的后端面,处于上端的所述刮板表面贯穿安装有入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滤网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后方设置有污泥机构,所述污泥机构包括污泥管,所述污泥管的前表面与立柱三固定连接,所述污泥管呈现上下相通的管状;所述后板的下半部分贯穿嵌入连接污泥管的前侧壁,所述套筒的外侧嵌入且活动套接在污泥管的后侧壁;所述污泥管的上端口中部设置有粉碎筒,所述粉碎筒的侧壁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孔,所述粉碎筒的前端面对接且固定安装在过滤筒的后端面,所述套筒贯穿粉碎筒的后侧壁,所述刮板和侧板套接在粉碎筒的前端口内部且与其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粉碎筒的内部左右分别设置有粉碎柱,所述粉碎柱的后端对应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粉碎筒的后内壁,所述粉碎柱的外侧与套筒接触,所述粉碎柱的外侧与粉碎筒的内侧壁接触且啮合,所述粉碎筒的外侧左右均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截面呈现三角型,两个所述挡块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挡块的尖端接触粉碎筒的外侧壁且分别与粉碎柱对应,所述挡块的前端固定连接后板。
11.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前方设置有污水机构,所述污水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立柱四,所述电机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所述齿轮二的右端面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的前端从后侧插入引导箱的内部,所述引导箱的内部中空,所述引导箱的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气动膜,所述气动膜具有弹性,所述引导箱的前端口贯穿固定连接有中管,所述引导箱的前端部分与中管内部连通,所述中管的前侧壁固定连接立柱五。
12.优选的,所述中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水管机构,所述水管机构包括封堵管,所述封堵管对应与中管对接,所述封堵管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挡底,所述挡底的表面中心上凸且中心开设有上下相通的孔,所述挡底的上端封堵有堵球,所述堵球搭接在挡底的表面开设的孔上侧且不与挡底连接,所述堵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封堵管的内侧壁。
13.优选的,处于上侧的所述水管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处于下侧的所述水管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管,所述吸附管的下端口外侧固定套接有浮动块,所述吸附管和浮动块伸入水箱中。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将粉碎筒与过滤筒卸下,通过拔出入口管,从而将污泥水导入滤网的内部,随后安装入口管和粉碎筒,启动电机,使得齿轮二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一转动,通过转动柱带动过滤筒和滤网在过滤箱的内部转动,从而将污泥水内部的水分通过滤网和过滤筒的过滤甩出到过滤箱的内部,后通过水管一导入水箱中被收集,通过浮动块的设计,浮动块始终漂浮在收集的水面上,从而使得被除污泥的水在水箱的内部经过沉淀之后,上层的清水可以被吸附管所引流,最终通过出口管导出,通过浮动块的设计,可以使得上层的清澈水被收集,从而净化污水。
15.(2)、该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通过浮动块漂浮在水面上层从而使得吸附管、中管、出口管和水管机构从水面上吸水,从而使得水箱内部的水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被污水机构的吸水操作所影响,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水箱内部水流的平静,有助于污水的沉淀,从而使得引导出的水更加的清澈。
16.(3)、该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通过水槽柱的设计,被过滤筒和滤网甩出的水分其中的一部分会被水槽柱所承载,从而在过滤箱内部水分较多的时候,水槽柱的内部始终留存有些许的水分,这样在污泥贴附在滤网的内侧壁后,当过滤筒和滤网转动到水槽柱的上方的时候,可以被水槽柱中留存的水分所浸润,从而使得贴附完全的污泥被水分冲开,便于装置更好的甩水工作,避免污泥封堵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装置对于污泥污水的过滤效率。
17.(4)、该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通过过滤箱上侧的倾斜面的设计,从而被过滤筒和滤网甩出的水分,在被甩出到过滤箱的上侧内壁后,可以被引导到水管一的上方位置,从而引导水流快速的流出,加快污水和污泥的分离。
18.(5)、该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通过清理机构的设计,在污水排出完成后,通过从后侧向内按压把手柱,从而使得刮板和侧板组成的圆盘内径缩小,从而可以进入到滤网的内部,当到达滤网的内部端头后,松开把手柱并且向后侧拉动套筒,从而使得滤网内侧贴服的污泥被刮板和侧板刮出,从而完成滤网的清洁作用,提高了装置的自我清洁能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19.(6)、该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将套筒向后拉出后,通过刮板和侧板加工污泥都移入到粉碎筒的内部,并且通过粉碎筒与过滤筒的连接,再次启动电机的时候,粉碎筒也会和过滤筒一起转动,同时内部的粉碎柱也会和粉碎筒啮合转动,并且在转动的时候挤压过滤污泥,从而将污泥内部的结块粉碎,并且通过粉碎筒侧边开设的孔挤出,最后通过污泥管被传导而出,通过粉碎筒的研磨挤压和过滤,使得装置可以对污泥进行粉碎处理,从而利于后续对污泥的操作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操作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底座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过滤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把手柱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污泥机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粉碎柱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污水机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引导箱内部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水管机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机构;101、底座;102、水箱;103、立柱一;104、立柱二;105、立柱三;106、立柱四;107、立柱五;2、过滤机构;201、过滤箱;202、后板;203、水槽柱;204、水管一;205、转动柱;206、齿轮一;207、过滤筒;208、滤网;3、清理机构;301、移动杆;302、挡环;303、
套筒;304、把手槽;305、把手柱;306、弹性块;307、刮板;308、侧板;309、入口管;4、污泥机构;401、污泥管;402、粉碎筒;403、粉碎柱;404、挡块;5、污水机构;501、电机;502、齿轮二;503、摇臂;504、引导箱;505、气动膜;506、中管;507、出口管;508、吸附管;509、浮动块;6、水管机构;601、封堵管;602、挡底;603、堵球;6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清理滤芯的污泥污水的过滤净化系统,包括底座机构1,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的上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02,底座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箱201,过滤箱201的后端口固定连接有后板202,过滤箱201的内部下侧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水槽柱203,水槽柱203的上表面中部向下侧内凹,过滤箱201的下侧壁前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水管一204,过滤箱201的前端面贯穿活动套接有转动柱205,过滤箱20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207,过滤筒207的表面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孔,过滤筒207的内部套接有滤网208,滤网208贴合过滤筒207的内侧壁,过滤筒207和滤网208的后端贯穿后板202,转动柱205的后端贯穿固定连接过滤筒207且固定连接滤网208,过滤机构2的后方设置有清理机构3,清理机构3包括移动杆301,移动杆301的前端对应插入滤网208的内部中心且接触滤网208的前内壁,移动杆301的中部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筒303。
24.水箱102的后侧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一103,底座101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二104,水箱102的后表面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三105,水箱102的左侧设置有立柱四106,水箱102的前侧设置有立柱五107,立柱四106和立柱五107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101。
25.过滤箱201的下侧固定连接立柱一103,过滤箱201的上壁由后向前往下侧倾斜;水管一204的下端伸入水箱102的内部;转动柱20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06。
26.移动杆301的后端固定连接立柱二104,移动杆301的后端外侧固定套接有挡环302,套筒303的后端与挡环302抵触,套筒303的端面四周等距均匀的贯穿开设有把手槽304,把手槽304的内部插入有把手柱305,把手柱305的前后两端均伸入把手槽304,把手槽304的内部嵌入有弹性块306,弹性块306具有弹性,弹性块306与把手柱305接触,把手柱305的前端呈现l型,把手柱30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刮板307,刮板307呈现扇形,相邻的两个刮板307之间固定连接有侧板308,侧板308具有弹性,刮板307和侧板308对接滤网208的后端面,处于上端的刮板307表面贯穿安装有入口管309,入口管309连通滤网208的内部。
27.水箱102的后方设置有污泥机构4,污泥机构4包括污泥管401,污泥管401的前表面与立柱三105固定连接,污泥管401呈现上下相通的管状;后板202的下半部分贯穿嵌入连接污泥管401的前侧壁,套筒303的外侧嵌入且活动套接在污泥管401的后侧壁;污泥管401的上端口中部设置有粉碎筒402,粉碎筒402的侧壁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孔,粉碎筒402的前端面对接且固定安装在过滤筒207的后端面,套筒303贯穿粉碎筒402的后侧壁,刮板307和侧板
308套接在粉碎筒402的前端口内部且与其适配。
28.粉碎筒402的内部左右分别设置有粉碎柱403,粉碎柱403的后端对应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粉碎筒402的后内壁,粉碎柱403的外侧与套筒303接触,粉碎柱403的外侧与粉碎筒402的内侧壁接触且啮合,粉碎筒402的外侧左右均设置有挡块404,挡块404的截面呈现三角型,两个挡块404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挡块404的尖端接触粉碎筒402的外侧壁且分别与粉碎柱403对应,挡块404的前端固定连接后板202。
29.过滤机构2的前方设置有污水机构5,污水机构5包括电机501,电机5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立柱四106,电机501的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二502,齿轮二502与齿轮一206啮合,齿轮二502的右端面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摇臂503,摇臂503的前端从后侧插入引导箱504的内部,引导箱504的内部中空,引导箱504的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气动膜505,气动膜505将引导箱504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气动膜505具有弹性,引导箱504的前端口贯穿固定连接有中管506,引导箱504的前端部分与中管506内部连通,中管506的前侧壁固定连接立柱五107。
30.中管50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水管机构6,水管机构6包括封堵管601,封堵管601对应与中管506对接,封堵管601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挡底602,挡底602的表面中心上凸且中心开设有上下相通的孔,挡底602的上端封堵有堵球603,堵球603搭接在挡底602的表面开设的孔上侧且不与挡底602连接,堵球6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604,弹簧604的上端固定连接封堵管601的内侧壁。
31.处于上侧的水管机构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507,处于下侧的水管机构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管508,吸附管508的下端口外侧固定套接有浮动块509,吸附管508和浮动块509伸入水箱102中。
32.工作原理:第一步:将粉碎筒402与过滤筒207卸下,通过拔出入口管309,从而将污泥水导入滤网208的内部,随后安装入口管309和粉碎筒402,启动电机501,使得齿轮二502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一206转动,通过转动柱205带动过滤筒207和滤网208在过滤箱201的内部转动,从而将污泥水内部的水分通过滤网208和过滤筒207的过滤甩出到过滤箱201的内部,后通过水管一204导入水箱102中被收集,通过浮动块509的设计,浮动块509始终漂浮在收集的水面上,从而使得被除污泥的水在水箱102的内部经过沉淀之后,上层的清水可以被吸附管508所引流,最终通过出口管507导出,通过浮动块509的设计,可以使得上层的清澈水被收集,从而净化污水。
33.第二步:通过浮动块509漂浮在水面上层从而使得吸附管508、中管506、出口管507和水管机构6从水面上吸水,从而使得水箱102内部的水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被污水机构5的吸水操作所影响,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水箱102内部水流的平静,有助于污水的沉淀,从而使得引导出的水更加的清澈。
34.第三步:通过水槽柱203的设计,被过滤筒207和滤网208甩出的水分其中的一部分会被水槽柱203所承载,从而在过滤箱201内部水分较多的时候,水槽柱203的内部始终留存有些许的水分,这样在污泥贴附在滤网208的内侧壁后,当过滤筒207和滤网208转动到水槽柱203的上方的时候,可以被水槽柱203中留存的水分所浸润,从而使得贴附完全的污泥被水分冲开,便于装置更好的甩水工作,避免污泥封堵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装置对于污泥污水
的过滤效率。
35.第四步:通过过滤箱201上侧的倾斜面的设计,从而被过滤筒207和滤网208甩出的水分,在被甩出到过滤箱201的上侧内壁后,可以被引导到水管一204的上方位置,从而引导水流快速的流出,加快污水和污泥的分离。
36.第五步:通过清理机构3的设计,在污水排出完成后,通过从后侧向内按压把手柱305,从而使得刮板307和侧板308组成的圆盘内径缩小,从而可以进入到滤网208的内部,当到达滤网208的内部端头后,松开把手柱305并且向后侧拉动套筒303,从而使得滤网208内侧贴服的污泥被刮板307和侧板308刮出,从而完成滤网208的清洁作用,提高了装置的自我清洁能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37.第六步:将套筒303向后拉出后,通过刮板307和侧板308加工污泥都移入到粉碎筒402的内部,并且通过粉碎筒402与过滤筒207的连接,再次启动电机501的时候,粉碎筒402也会和过滤筒207一起转动,同时内部的粉碎柱403也会和粉碎筒402啮合转动,并且在转动的时候挤压过滤污泥,从而将污泥内部的结块粉碎,并且通过粉碎筒402侧边开设的孔挤出,最后通过污泥管401被传导而出,通过粉碎筒402的研磨挤压和过滤,使得装置可以对污泥进行粉碎处理,从而利于后续对污泥的操作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操作质量。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