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收塔的丝网除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0084发布日期:2022-07-23 07:5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吸收塔的丝网除沫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含so3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硫酸生产过程中,含so3烟气的吸收是一个重要步骤,使用浓硫酸作为吸收剂,烟气中so3的吸收在填料塔内进行,在吸收塔塔顶一般会设置丝网除沫器,在so3烟气吸收之后会利用丝网除沫器进行气液体分离。
3.丝网除沫器是一种气液分离设备,主要由丝网块和固定丝网块的支承装置构成,丝网为各种材质的气液过滤网,气液过滤网是由金属丝或者非金属丝组成,丝网除沫器不仅能够滤除悬浮在气流中的较大液沫,而且能够滤除较小和微小液沫;气液分离时,气体通过除沫器内设置的丝网块,可除去夹带的雾沫,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通过丝网时,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最终分离下落。
4.但是,现有的丝网除沫器几乎都是依靠水珠自身慢慢凝结,由小液滴缓慢形成大液滴,在气体的上升力的作用下以及液滴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滴落,但是这种分离方式较为缓慢,且容易造成丝网除沫器的堵塞,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丝网除沫器进行维护也十分不便,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吸收塔的丝网除沫器。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吸收塔的丝网除沫器,包括丝网块和底座,还包括内壳体、外壳体以及驱动内壳体上下移动的弹动机构;
8.所述丝网块固定在内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外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内壳体底部与底座弹性连接,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弹动机构与内壳体的外侧壁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内壳体底部与底座之间是弹性连接,在弹动机构的作用下,内壳体可以实现上下弹动,使内壳体上设置的丝网块也处于运动状态,通过内壳体的周期性弹动可以使聚集的液滴加快下落,避免了仅靠液滴自身重力作用下落造成的堵塞问题;并且,由于内壳体外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是滑动连接的,在内壳体进行上下弹动的时候可以沿着外壳体的内壁上下移动,这样外壳体对内壳体的弹动起到限位作用,可有效地保持内壳体弹动的稳定性。
10.作为优选,所述弹动机构包括转轴、扇形齿轮和齿条,所述扇形齿轮的齿轮中心固定在转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丝网块由若干竖直设置的细丝和若干水平设置的细丝构成,任意
相邻的两个竖直设置的细丝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12.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通道呈波浪状。
13.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连接侧边,所述连接侧边上开设有固定孔。
14.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内壳体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15.作为优选,所述内壳体底部通过弹簧与底座连接。
16.作为优选,所述丝网块至少设置两个。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内壳体底部与底座之间是弹性连接,在弹动机构的作用下,内壳体可以实现上下弹动,使内壳体上设置的丝网块也处于运动状态,通过内壳体的周期性弹动可以使聚集的液滴加快下落,避免了仅靠液滴自身重力作用下落造成的堵塞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内壳体外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是滑动连接的,在内壳体进行上下弹动的时候可以沿着外壳体的内壁上下移动,这样外壳体对内壳体的弹动起到限位作用,可有效地保持内壳体弹动的稳定性。
20.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轴带动扇形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为扇形齿轮,且扇形齿轮与内壳体的外侧壁上的齿条啮合,由于扇形齿轮的扇形形状设置,当其在转动的时候会与齿条形成周期性的啮合与断开,同时,由于内壳体底部与底座弹性连接,弹性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实现内壳体的弹动,这样就可以使扇形齿轮带动内壳体实现周期性地上下弹动,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波浪状的气流通道可以增加气流与细丝的接触面积和碰撞作用,在进行气液分离时,气流向上升,在气流通道内向上运动,当经过进气通道的转弯处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上,在扩散和重力沉降的作用下会形成粒径较大的液滴,细丝上的液滴汇合使得粒径越来越大,最后大液滴便顺着细丝流下,提高了雾沫的分离效果。
22.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连接侧边,在进行固定时,可以方便通过连接侧边与吸收塔实现固定,并通过连接侧边上开设的固定孔与吸收塔实现固定,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23.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体内壁设置的滑槽与内壳体外壁设置的滑块之间实现配合,从而使得内壳体可以沿着外壳体内壁滑槽的方向实现上下弹动,将汇聚后的大液滴抖落,由于滑槽的设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内壳体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内壳体的弹动保持稳定,提高整个除沫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a部位的结构放大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b部位的结构放大图;
28.附图标记:1-丝网块,101-细丝,2-内壳体,3-外壳体,4-底座,5-连接侧边,6-气流通道,7-弹动机构,701-转轴,702-扇形齿轮,703-齿条,8-滑块,9-滑槽,10-弹簧,11-吸收
塔,1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1
32.如图1到4所示,一种用于吸收塔的丝网除沫器,包括丝网块1和底座4,所述丝网块1至少设置两个,以保障气液分离的效果,所述丝网块1由若干细丝101叠加而成,所述底座4用于与吸收塔11连接固定同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的丝网除沫器还包括内壳体2、外壳体3以及驱动内壳体2上下移动的弹动机构7;
33.所述丝网块1固定在内壳体2内部,所述内壳体2外壁与外壳体3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内壳体2底部与底座4弹性连接,所述外壳体3底部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弹动机构7与内壳体2的外侧壁连接。
34.在进行气液分离时,气流不断上升,通过丝网块1,同时与丝网块1中的若干细丝101接触,气体中的雾沫留在细丝101上,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块1中的细丝101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101表面上,细丝101表面上液滴聚集越来越大,由于最终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101上分离下落,但是这种自主滴落在时间上较为缓慢,因此很容易导致丝网块1内部产生堵塞。
35.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内壳体2底部与底座4之间是弹性连接,在弹动机构7的作用下,内壳体2可以实现上下弹动,使内壳体上设置的丝网块也处于运动状态,通过内壳体2的周期性弹动可以使聚集的液滴加快下落,避免了仅靠液滴自身重力作用下落造成的堵塞问题;此外,由于内壳体2外壁与外壳体3内壁之间是滑动连接,在内壳体2进行上下弹动的时候可以沿着外壳体3的内壁上下移动,这样外壳体3对内壳体2的弹动起到限位作用,可有效地保持内壳体2弹动的稳定性。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弹动机构7包括转轴701、扇形齿轮702和齿条703,所述扇形齿轮702的齿轮中心固定在转轴701上,所述转轴701与外部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源选用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吸收塔11外侧壁上,所述齿条703设置在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所述齿条703与扇形齿轮702啮合连接。
38.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转轴701带动扇形齿轮702转动,由于齿轮为扇形齿轮702,且扇形齿轮702与内壳体2的外侧壁上的齿条703啮合,由于扇形齿轮702的扇形形状设置,当其在转动的时候会与齿条703形成周期性的啮合与断开,同时,由于内壳体2底部与底
座4弹性连接,弹性连接的设置可以方便实现内壳体2的弹动,这样就可以使扇形齿轮702带动内壳体2实现周期性地上下弹动,通过内壳体2的周期性弹动可以使聚集的液滴快速下落,避免靠液滴自身作用下落造成的堵塞问题。
39.实施例3
4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所述丝网块1由若干竖直设置的细丝101和若干水平设置的细丝101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竖直设置的细丝10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6,所述气流通道6呈波浪状。
41.在进行气液分离时,气流向上升,在气流通道6内向上运动,当经过进气通道的转弯处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细丝101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101上,在扩散和重力沉降的作用下会形成粒径较大的液滴,细丝101上的液滴汇合使得粒径越来越大,最后大液滴便顺着细丝101流下,通过设置波浪状的气流通道6可以增加气流与细丝101的接触面积和碰撞作用,提高雾沫的分离效果。
42.实施例4
4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4上还设置有连接侧边5,所述连接侧边5上开设有固定孔12;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4上设置连接侧边5,在进行固定时,可以方便通过连接侧边5与吸收塔11实现固定,并通过连接侧边5上开设的固定孔12与吸收塔11实现固定,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44.实施例5
4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壳体3内壁设置有滑槽9,所述内壳体2外壁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在滑槽9内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壳体3内壁设置的滑槽9和内壳体2外壁设置的滑块8之间实现配合,从而使得内壳体2可以沿着外壳体3内壁滑槽9的方向实现上下弹动,将汇聚后的大液滴抖落,由于滑槽9的设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内壳体2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内壳体2的弹动保持稳定,提高整个除沫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46.实施例6
4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壳体2底部通过弹簧10与底座4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0将内壳体2底部与底座4连接,从而实现内壳体2的弹性连接,使内壳体2能够在弹动机构7的作用下实现上下弹动,从而将液滴抖落,加快液滴的下落,避免发生堵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