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6788发布日期:2022-07-26 21:5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的制备过程主要是将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通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左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便可制备得到发光二极管。
3.在发光二极管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点胶装置对支架进行点胶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点胶的方式,无法控制点胶量,从而导致产品的生产质量不稳定,并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点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点胶量而导致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自动点胶装置,包括上料架、上料机构、推料机构、点胶架、固定座、转动杆、摆动件、第一驱动装置和上胶机构;
7.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点胶架的顶面,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所述转动杆的杆身安装有所述摆动件;
8.所述上胶机构安装于所述点胶架,所述上胶机构位于所述摆动件的前侧或者后侧;
9.所述上料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料架,所述推料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架的右侧,所述点胶架位于所述上料架的左侧。
10.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点胶架,所述导向件分别位于所述摆动件的左右两端,所述导向件的顶面凹陷有导向槽。
11.进一步,所述上胶机构包括上胶座、上胶辊、第二驱动装置和上胶漏斗;
12.所述上胶座安装于所述点胶架,所述上胶辊安装于所述上胶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胶辊转动;
13.所述上胶漏斗安装于所述上胶座,所述上胶漏斗位于所述上胶辊的上方,且所述上胶漏斗的底部与所述上胶辊的辊面相切;
14.所述上胶座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位于所述上胶辊的下方。
15.具体地,所述上胶机构还包括底板、调节件和调节螺母;
16.所述调节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点胶架,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调节螺母;
17.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母的顶面,且所述底板可沿所述调节件的高度方向上
下移动。
18.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放置台、第一丝杆、第三驱动装置和磁吸件;
19.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料架的顶面,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磁吸件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丝杆,所述放置台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且所述放置台位于所述第一丝杆的上方。
20.进一步,所述放置台的顶面设有限位安装块。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安装于所述上料架的顶面,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侧。
22.优选地,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固定架、第二丝杆、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四驱动装置、推板和第五驱动装置;
23.所述推料固定架位于所述上料架的右侧,所述第二丝杆安装于所述推料固定架,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分别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一移动板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右侧,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推板;
24.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推料固定架,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
25.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技术集自动上料、自动点胶和自动输送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采用自动点胶方式控制摆动件的点胶时间,进而控制工件的点胶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而且还能避免沾取过量的胶水而造成浪费,达到提高自动点胶装置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调节件和调节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上料机构和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上料架1、上料机构2、放置台21、限位安装块211、第一丝杆22、第三驱动装置23、磁吸件24、支撑块25、推料机构3、推料固定架31、第二丝杆32、第一移动板33、第二移动板34、第四驱动装置35、推板36、第五驱动装置37、点胶架4、固定座5、转动杆6、摆动件7、上胶机构8、上胶座81、回收槽811、上胶辊82、第二驱动装置83、上胶漏斗84、底板85、调节件86、调节螺母87、导向件9、导向槽91。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内侧”、“外侧”、“内端”、“外端”、“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点胶装置,包括上料架1、上料机构2、推料机构3、点胶架4、固定座5、转动杆6、摆动件7、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和上胶机构8;所述固定座5安装于所述点胶架4的顶面,所述转动杆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固定座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6转动,所述转动杆6的杆身安装有所述摆动件7;所述上胶机构8安装于所述点胶架4,所述上胶机构8位于所述摆动件7的前侧或者后侧;所述上料机构2安装于所述上料架1,所述推料机构3位于所述上料架1的右侧,所述点胶架4位于所述上料架1的左侧。工作时,所述上料架1右侧的所述推料机构3将所述上料机构2的工件推动到所述摆动件7,具体是,所述上料机构2将工件推到所述摆动件7的凹槽内,然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5的转动杆6转动,使安装于所述转动杆6杆身的摆动件7摆动,从而使所述摆动件7向所述上胶机构8的方向摆动,工件从所述上胶机构8沾取胶水,然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杆6复位,并且所述推料机构3将沾取胶水的工件推到后工序,本技术集自动上料、自动点胶和自动输送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采用自动点胶方式控制所述摆动件7的点胶时间,进而控制工件的点胶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而且还能避免沾取过量的胶水而造成浪费,达到提高所述自动点胶装置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工件为多组led引脚组成的排状支架。优选地,所述摆动件7、所述转动杆6和所述上胶机构8的数量分别为二,两所述转动杆6均安装于所述固定座5,其中一所述上胶机构8位于其中一所述转动杆6的前侧,另外一所述上胶机构8位于另外一所述转动杆6的后侧,且两所述转动杆6的转动方向相反,工作时,两个工件可以同时点胶,进一步提高所述自动点胶装置的生产效率。
35.如图2所示,还包括导向件9,所述导向件9安装于所述点胶架4,所述导向件9分别位于所述摆动件7的左右两端,所述导向件9的顶面凹陷有导向槽9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9的数量分别为二,工作时,所述推料机构3将上料机构2的工件推到所述摆动件7右侧的所述导向件9,通过所述摆动件7右侧的所述导向件9的导向槽91,使工件能够准确无误地移动到所述摆动件7的凹槽,然后通过所述摆动件7左侧的所述导向件9的导向槽91移动到后工序,使工件无法移动偏位,达到提高工件移动准确性的效果。
36.如图2所示,所述上胶机构8包括上胶座81、上胶辊82、第二驱动装置83和上胶漏斗84;所述上胶座81安装于所述点胶架4,所述上胶辊82安装于所述上胶座8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用于驱动所述上胶辊82转动;所述上胶漏斗84安装于所述上胶座81,所述上胶漏斗84位于所述上胶辊82的上方,且所述上胶漏斗84的底部与所述上胶辊82的辊面相切;所述上胶座81设有回收槽811,所述回收槽811位于所述上胶辊82的下方。工作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驱动所述上胶辊82转动,所述上胶漏斗84的胶水落胶在所述上胶辊82的辊面,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动件7带动工件摆动,工件的点胶处与所述上胶辊82触碰,从而使
所述工件的点胶处沾上胶水,方便快捷,达到提高所述自动点胶装置生产效率的效果;并且所述上胶辊82的辊面与所述上胶漏斗84的落胶口相切,当所述上胶辊82不转动时,所述上胶辊82能够堵住所述上胶漏斗84的落胶口,使其无法落胶,而当所述上胶辊82转动时,所述上胶漏斗84内的胶水能够均匀地涂覆在所述上胶辊82的辊面,从而保证工件每次的点胶量均相同,避免每次点胶量不同而影响生产质量;所述上胶辊82的下方设有所述回收槽811,能够将滴落的胶水回收利用,避免胶水滴落到底面,不利于清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为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连接于所述上胶辊82的端部。
37.如图3所示,所述上胶机构8还包括底板85、调节件86和调节螺母87;所述调节件86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点胶架4,所述调节件86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调节螺母87;所述底板85安装于所述调节螺母87的顶面,且所述底板85可沿所述调节件86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86的数量为四,所述调节螺母87的数量为八,所述底板85通过四所述调节件86安装于所述点胶架4,具体的,所述调节件86安装于所述底板85的四角,每个所述调节件86安装有两个所述调节螺母87,安装时,其中一调节螺母87的顶面贴合于所述底板85的底面,此所述调节螺母87用于调节所述底板85的高度位置,从而可以调节所述上胶辊82的高度位置,达到提高所述上胶机构8通用性的效果,另外一调节螺母87的底面贴合于所述底板85的顶面,此所述调节螺母87用于锁紧所述底板85,达到提高所述上胶机构8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38.如图4所示,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放置台21、第一丝杆22、第三驱动装置23和磁吸件24;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安装于所述上料架1的顶面,所述第一丝杆2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所述磁吸件24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丝杆22,所述放置台21安装于所述上料架1,且所述放置台21位于所述第一丝杆22的上方。工作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驱动所述第一丝杆22转动,从而使所述磁吸件24在所述第一丝杆22上移动,所述磁吸件24将上料工装的工件吸取并输送到第一丝杆22的中部,然后所述推料机构3将工件推到所述摆动件7,从而达到提高所述上料机构2上料效率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为电机,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3的数量为四,所述第一丝杆22、所述放置台21和所述磁吸件24的数量分别为二,所述放置台21的顶面用于放置上料工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工件为金属件,所述磁吸件24采用通电得磁原理吸取工件。
39.如图4所示,所述放置台21的顶面设有限位安装块211。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放置台21的顶面设置所述限位安装块211,便于将上料工装快速准确地放置在所述放置台21上,保证所述磁吸件24能够准确地吸取工件。
40.如图4所示,所述上料机构2还包括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安装于所述上料架1的顶面,所述支撑块25位于所述第一丝杆2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25的数量为二,当所述推料架构3推动所述磁吸件24的工件时,工件可能会发生倾斜,从而导致工件无法保持平直状态,进而不利于工件进入到所述导向件9的导向槽91,因此设置所述支撑块25,使所述推料机构推动工件时始终保持平直状态,从而保证工件移动的稳定性。
41.如图4所示,所述推料机构3包括推料固定架31、第二丝杆32、第一移动板33、第二移动板34、第四驱动装置35、推板36和第五驱动装置37;所述推料固定架31位于所述上料架1的右侧,所述第二丝杆32安装于所述推料固定架31,所述第一移动板33和所述第二移动板
34分别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丝杆32,所述第一移动板33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板34的右侧,所述第一移动板33和所述第二移动板34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五驱动装置37,所述第五驱动装置37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推板36;所述第四驱动装置35安装于所述推料固定架31,所述第四驱动装置3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驱动装置35为电机,工作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37驱动所述推板36下降,使所述推板36能够推到工件,然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35驱动所述第二四杆32转动,所述第二移动板34的推板36将摆动件7的工件推到后工序,同时,所述第一移动板33的推板36将磁吸件24的工件推到所述摆动件7,所述第五驱动装置37驱动所述推板36上升,防止复位时将工件推回到原位,达到提高所述推料机构3推料效率的效果。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