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8781发布日期:2022-07-16 03:1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20182015784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臭氧水混合设备,该臭氧水混合设备包括相连接的射流混合器及螺旋管混合器,所述射流混合器包括射流器、及设于所述射流器用于与臭氧发生器连接的臭氧进气口、用于与供水管道连接的进水口和臭氧水出液口,所述螺旋管混合器包括一端与所述臭氧水出液口连通且另一端与臭氧水出口连通的盘管式混合管,经所述射流混合器混合的臭氧水进入所述盘管式混合管内进一步混合。本实用新型提供臭氧水混合设备的结构简单、混合效率高;但是这样结构的臭氧水混合设备获得的臭氧水中臭氧浓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它包括:
5.臭氧发生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用于输入氧气的氧气进气机构以及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用于输出臭氧的臭氧出气机构;
6.气液混合桶,所述气液混合桶直接或通过气液混合管间接与所述臭氧出气机构相连接;
7.循环混合组件,所述循环混合组件包括通过进液管与所述臭氧出气机构连接后接至所述气液混合桶上或与所述气液混合管相连通的储液槽、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或所述进液管和所述气液混合管之间的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储液槽之间的循环泵以及连接所述气液混合桶和所述储液槽的混合回水管。
8.优化地,所述氧气进气机构包括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的第一管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第一减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第一压力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机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第一流量计。
9.优化地,所述臭氧发生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的氮气进气机构;或,所述氮气进气机构包括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的第二管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第二减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减压阀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第二压力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压力机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第二流量计。
10.优化地,所述臭氧发生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臭氧出气机构相连接的卸压组件;或,所述卸压组件包括与所述臭氧出气机构相连通的排气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排气管上且依次设
置的第一阀门和臭氧破坏器。
11.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出气机构包括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的第三管路、安装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的臭氧加压泵、安装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加压泵之间的稳压器、安装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且依次设置于所述稳压器和所述臭氧加压泵之间的臭氧浓度监测传感器、第二阀门和第一压力计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且依次设置于所述臭氧加压泵和所述气液混合管之间的第二压力计和第一单向阀。
12.优化地,所述气液混合桶内设置有塑料开孔填料。
13.进一步地,所述气液混合桶上还安装有液位检测传感器。
14.优化地,所述循环混合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液管相配合且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循环泵之间的换热器以及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的冷水机。
15.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混合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混合回水管上的第一调节阀以及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第二调节阀。
16.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混合组件还包括臭氧水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臭氧水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且位于循环泵和所述储液槽之间,或所述臭氧水浓度检测传感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混合回水管、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液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之间且所述管道与所述混合回水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储液槽之间。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臭氧发生组件、气液混合桶和循环混合组件进行配合,能够将臭氧和水分别加压后于气液混合桶中进行混合,有利于臭氧充分溶于水而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中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2中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据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或“包含”应被理解为意指包括该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22.实施例1
23.如图1所示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主要包括相配合的臭氧发生组件1、气液混合桶3、气液混合管4和循环混合组件6等。
24.其中,臭氧发生组件1包括臭氧发生器11、与臭氧发生器11相连接用于输入氧气(通常是纯氧)的氧气进气机构12以及与臭氧发生器11相连接用于输出臭氧的臭氧出气机构14。具体地,氧气进气机构12包括与臭氧发生器11相连通的第一管路121、安装在第一管
路121上的第一减压阀124、安装在第一管路121上且位于第一减压阀124和臭氧发生器11之间的第一压力机123以及安装在第一管路121上且位于第一压力机123和臭氧发生器11之间的第一流量计122,能够实现氧气的平稳、定量输入。臭氧发生组件1还包括与臭氧发生器11相连接的氮气进气机构13,氮气进气机构13可以用于增加臭氧发生器11的放电稳定性(与氧气的混合比值大概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或用于调节输出臭氧浓度的氮气进气机构13;该氮气进气机构13的结构与氧气进气机构12的结构类似,包括与臭氧发生器11相连通的第二管路131、安装在第二管路131上的第二减压阀134、安装在第二管路131上且位于第二减压阀134和臭氧发生器11之间的第二压力机133以及安装在第二管路131上且位于第二压力机133和臭氧发生器11之间的第二流量计132。臭氧出气机构14包括与臭氧发生器11相连通的第三管路141、安装在第三管路141上的臭氧加压泵147、安装在第三管路141上且位于臭氧发生器11和臭氧加压泵147之间的稳压器142、安装在第三管路141上且依次设置于稳压器142和臭氧加压泵147之间的臭氧浓度监测传感器143、第二阀门144和第一压力计145(即臭氧浓度监测传感器143、第二阀门144和第一压力计145由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此处的上、下游的定义是根据气流流向确定的,下同)以及安装在第三管路141上且依次设置于臭氧加压泵147和气液混合管4之间的第二压力计146和第一单向阀148(即第二压力计146和第一单向阀148由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
25.在本实施例中,臭氧发生组件1还包括与臭氧出气机构14相连接的卸压组件2;具体地,该卸压组件2包括与臭氧出气机构14相连通(通常是与第三管路141相连通)的排气管21以及安装在排气管21上且依次设置的第一阀门22和臭氧破坏器23(第一阀门22更靠近臭氧浓度监测传感器143,臭氧破坏器23用于将臭氧分解);当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中臭氧过压过大时,可以经由卸压组件2外排。
26.气液混合桶3直接或通过气液混合管4间接与臭氧出气机构14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桶3通过气液混合管4与臭氧出气机构14相连接;具体地,第三管路141的一端与气液混合管4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桶3内设置有塑料开孔填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臭氧和水的混合程度。气液混合桶3上还安装有液位检测传感器5,用于检测气液混合桶3内液位的高度(混合桶3内液位的高度可以根据臭氧和水的混合效果合理选择)。
27.环混合组件6包括通过进液管63与臭氧出气机构14连接后接至气液混合桶3上或与气液混合管4相连通的储液槽60(在本实施例中,储液槽60通过进液管63与气液混合管4相连通)、安装在进液管63上或进液管63和气液混合管4之间的第二单向阀6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69安装在进液管63和气液混合管4之间)、安装在进液管63上且位于第二单向阀69和储液槽60之间的循环泵65以及连接气液混合桶3和储液槽60的混合回水管61;通过循环输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臭氧水中臭氧的浓度。
28.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混合组件6还包括与进液管63相配合且位于第二单向阀69和循环泵65之间的换热器66以及与换热器66相连接的冷水机67,用于降低臭氧水的温度以避免臭氧受热逸出。循环混合组件6还包括安装在混合回水管61上的第一调节阀62以及安装在进液管63上且位于第二单向阀69和换热器66之间的第二调节阀68,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开度以控制水的输入量和回流量。
29.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混合组件6还包括臭氧水浓度检测传感器64,该臭氧水浓度检测传感器64安装在进液管63上且位于循环泵65和储液槽60之间,用于精确测量储液槽60内
臭氧水中臭氧的浓度。
30.实施例2
31.如图2所示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它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臭氧水浓度检测传感器64’通过管道分别与混合回水管61、进液管63相连通,该管道与进液管63的连接处位于第二单向阀69和第二调节阀68之间且管道与混合回水管6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调节阀62和储液槽60之间,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储液槽60内臭氧水中臭氧浓度的准确性。
3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