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0344发布日期:2022-06-29 05: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中筒体、内筒体以及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所述中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由此由外向内依次形成了外腔体、中腔体与内腔体;在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外腔体,在所述外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外腔体喷头,所述外腔体喷头与第一吸收液环形管道相连,在所述外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集液槽,所述第一集液槽的底部连接有回收管;在所述中筒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外腔体与所述中腔体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在所述中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中腔体喷头,所述中腔体喷头与第二吸收液环形管道相连;在所述内筒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中腔体与所述内腔体通过第三进气口连通,在所述第三进气口处设置有环状格栅,在所述内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集液槽,所述第二集液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外循环系统与内循环系统通过转移管相连,在所述转移管上设置有转移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罐,所述外循环罐与所述回收管连接,所述外循环罐还通过外循环管与所述第一吸收液环形管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罐,所述内循环罐与所述排液管连接,所述内循环罐还通过内循环管与所述第二吸收液环形管道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循环系统的液位超过设定高度后,开启所述转移泵将所述内循环系统的溶液通过所述转移管转移至所述外循环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延伸至所述脱硫装置外部,与一倒u型管道相连,在所述倒u型管道的底部设置有排净管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罐,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罐,所述外循环罐容积大于所述内循环罐容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体的上部设置有除雾器,在所述除雾器之上安装有洗涤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四个切向烟气进气管道与外腔体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液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所述第二吸收液为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液的ph值为7-8;所述第二吸收液的ph值为10-11。

技术总结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外筒体、中筒体、内筒体以及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所述中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由此由外向内依次形成了外腔体、中腔体与内腔体;在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在所述中筒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在所述内筒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外循环系统与内循环系统通过转移管相连。本新型通过内、外双循环系统,能够使得碱性溶液被最大化利用,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 孙跃宗 曹立强 宋永亮 孙跃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州嘉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5
技术公布日:2022/6/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