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6803发布日期:2022-07-15 23:1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采样试管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采样试管。


背景技术:

2.目前,传染病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很容易造成大面积人口感染,甚至出现死亡。当出现传染病时,为了遏制病毒的传染,需要在人群中排查携带病原体的个体;咽喉部采样检测方式常用于排查病原体,采样时需要通过拭子(例如咽拭子或鼻拭子等)以及采样试管进行样本采集。拭子包括手持杆以及采样部,采样部设置于手持杆的一端,手持杆偏离采样部的一端设有折断缺口;采样试管包括试管本体以及试管帽,试管本体的一端为敞口结构,试管帽可拆卸地设置于试管的敞口端,且试管帽与试管本体之间形成密封。采样时,将拭子从包装中拿出,并将试管帽与试管本体拆卸分离;先通过手持杆将采样部伸至咽喉部,并将样本收集在采样部上;再将采样部取出,并通过开口放置在试管本体内;然后在折断缺口处弯曲并折断手持杆将偏离采样部一端的手持杆遗弃;最后通过试管帽将试管本体密封,完成采样。
3.但是,现有的采样试管存在以下缺陷:1、手持杆需要在试管本体内弯曲并折断,由于试管本体的开口较大,不仅不便折断,影响采样效率,而且折断过程中容易滑出试管本体,使得样本被污染的风险提高;2、医务人员在长时间的弯曲并折断手持杆后,会出现手腕酸痛的现象,影响采集效率。
4.因此,如何对现有的采样试管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折断拭子,拭子折断时不易滑出,能够降低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采样效率的采样试管。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样试管,包括试管本体、试管帽、折断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试管本体的一端为敞口结构,所述试管帽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试管的敞口端,且所述试管帽与所述试管本体之间形成密封;所述试管帽上设有用于将拭子的采样部伸入所述试管本体内的开口;所述折断组件以及所述密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试管帽,转动所述折断组件得以将所述拭子的手持杆从折断缺口处折断,转动所述密封组件得以将所述开口密封。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试管本体内底部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折断缺口与所述采样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折断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板以及一个转动轴杆;所述试管帽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杆的两端之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转动轴杆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密封;两个所述限位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杆的两端。其优点是:所述拭子采样后,先将所述采样部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试管本体内,在重力作用下,所述采样部向下滑动直至与所述试管本体的内底部接触;再将两个所述限位板
向靠近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所述拭子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开口内壁的夹持下,逐渐处于竖直状态,此时所述折断缺口位于所述开口内;最后继续转动两个所述限位板,即可使得所述手持杆在所述折断缺口处弯曲并折断。
8.作为一种优选,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手持杆的直径。其优点是:由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手持杆的直径,既防止所述手持杆折断后卡在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试管帽之间,又便于所述手持杆的折断。
9.作为一种优选,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手持杆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其优点是:当两个所述限位板向靠近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手持杆得以滑入所述限位槽内,进而限制所述手持杆的滑动方向,便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开口内壁配合,推动所述拭子逐渐竖直。
10.作为一种优选,两个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均设有倒角或圆角。其优点是:便于所述手持杆滑入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盖板以及密封件;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转动轴杆;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且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开口。其优点是:通过将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转动轴杆,得以使得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板同时转动,便于操作;通过控制所述盖板的转动,得以控制所述密封件打开或密封所述开口。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试管帽的上方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当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试管帽的下方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所述密封件由医用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既能保证密封所述开口,又不影响所述盖板的转动。
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试管帽的上方,且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限位板;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其优点是: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试管帽的上方,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时,在所述盖板的作用下,所述采样试管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开口内不易被污染,保证所述试管本体内部的样本不会被破坏。当所述盖板与所述试管帽上方的所述限位板连接时,生产时可以将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板一体生产,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能够提高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板的稳定性。
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试管帽上设有定位凸块。其优点是:当所述限位板转动至与所述定位凸块接触时,所述密封件得以将所述开口密封。
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采样试管还包括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设于所述试管帽,且所述转动环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试管帽上方的所述限位板以及所述盖板。其优点是:转动所述转动环,两个所述限位板以及盖板同时转动,通过所述转动环便于控制两个所述限位板以及所述盖板发生转动。
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动环的外环面设有防滑纹。其优点是:增加所述转动环外环面的摩擦系数,便于转动所述转动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先将所述折断组件以及所述密封组件向偏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转动,将所述开口打开;再将采有样本的所述采样部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试管本体内,这得以防止折断所述拭子时,所述拭子从所述试管本体内滑出;然后转动所述折断组件,将所述手持杆从所述折断缺口处折断,使得所述采样部落入所述试管本体内,这便于所述拭子的折断;最后转动所述密封组件将所述开口密封,完成采样。检测样本时,将所述试管帽与所述试管本体分离,便于将所述试管本体内的样本取出。
由此可知,该采样试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折断拭子,拭子折断时不易滑出,能够降低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采样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采样试管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采样试管剖视图。
19.图3-4为本技术提供的采样试管折断组件以及密封组件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采样试管的剖视图。
21.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拭子的立体图。
22.图7-9为本技术提供的折断组件折断拭子的过程图。
23.图中:1、试管本体;2、试管帽;21、开口;22、安装孔;23、定位凸块;3、折断组件;31、限位板;311、限位槽;32、转动轴杆;4、密封组件;41、盖板;42、密封件;5、转动环;6、拭子;61、手持杆;611、折断缺口;62、采样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参照图1-9,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样试管,包括试管本体1、试管帽2、折断组件3以及密封组件4;试管本体1的一端为敞口结构,试管帽2可拆卸地设置于试管的敞口端,且试管帽2与试管本体1之间形成密封;试管帽2上设有用于将拭子6的采样部62伸入试管本体1内的开口21;折断组件3以及密封组件4可转动地设置于试管帽2,转动折断组件3得以将拭子6的手持杆61从折断缺口611处折断,转动密封组件4得以将开口21密封。使用时,先将折断组件3以及密封组件4向偏离开口21的方向转动,将开口21打开;再将采有样本的采样部62通过开口21伸入试管本体1内,这得以防止折断拭子6时,拭子6从试管本体1内滑出;然后转动折断组件3,将手持杆61从折断缺口611处折断,使得采样部62落入试管本体1内,这便于拭子6的折断;最后转动密封组件4将开口21密封,完成采样。检测样本时,将试管帽2与试管本体1分离,便于将试管本体1内的样本取出。由此可知,该采样试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折断拭子6,拭子6折断时不易滑出,能够降低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减轻医
务人员负担,提高采样效率。
29.参照图1-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试管本体1内底部与开口21之间的距离等于折断缺口611与采样部62之间的距离;折断组件3包括两个限位板31以及一个转动轴杆32;试管帽2上设有安装孔22,转动轴杆32的两端之间可转动连接于安装孔22,且转动轴杆32与安装孔22之间形成密封;两个限位板3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转动轴杆32的两端。拭子6采样后,先将采样部62通过开口21伸入试管本体1内,在重力作用下,采样部62向下滑动直至与试管本体1的内底部接触(如图7所示);再将两个限位板31向靠近开口21的方向转动,拭子3在两个限位板31与开口21内壁的夹持下,逐渐处于竖直状态,此时折断缺口611位于开口21内(如图8所示);最后继续转动两个限位板31,即可使得手持杆61在折断缺口611处弯曲并折断(如图9所示)。
30.参照图7-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限位板31与开口21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手持杆61的直径。由于两个限位板31与开口21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手持杆61的直径,既防止手持杆61折断后卡在限位板31与试管帽2之间,又便于手持杆61的折断。
31.参照图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限位板31上均设有限位槽311,手持杆61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311。当两个限位板31向靠近开口21的方向转动时,手持杆61得以滑入限位槽311内,进而限制手持杆61的滑动方向,便于限位板31与开口21内壁配合,推动拭子6逐渐竖直。
32.参照图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限位槽311靠近开口21的一端均设有倒角或圆角。便于手持杆61滑入两个限位槽311内。
33.参照图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包括盖板41以及密封件42;盖板41设置于转动轴杆32;密封件42设置于盖板41,且密封件42用于密封开口21。通过将盖板41设置于转动轴杆32,得以使得盖板41与限位板42同时转动,便于操作;通过控制盖板41的转动,得以控制密封件42打开或密封开口21。当盖板41设置于试管帽2的上方时,密封件42设置于盖板41的下表面;当密封件42设置于试管帽2的下方时,密封件42设置于盖板41的上表面。密封件42由医用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既能保证密封开口21,又不影响盖板41的转动。
34.参照图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41设置于试管帽2的上方,且盖板41连接于限位板31;密封件42设置于盖板41的下表面。当盖板41设置于试管帽2的上方,密封件42设置于盖板41的下表面时,在盖板41的作用下,采样试管在运输过程中密封件42以及开口21内不易被污染,保证试管本体1内部的样本不会被破坏。当盖板41与试管帽2上方的限位板31连接时,生产时可以将盖板41与限位板31一体生产,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盖板41与限位板31的稳定性。
35.参照图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试管帽2上设有定位凸块23。当限位板31转动至与定位凸块23接触时,密封件42得以将开口21密封。
36.参照图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采样试管还包括转动环5,转动环5套设于试管帽2,且转动环5的上端连接于试管帽2上方的限位板31以及盖板41。转动转动环5,两个限位板31以及盖板41同时转动,通过转动环5便于控制两个限位板31以及盖板41发生转动。
37.参照图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环5的外环面设有防滑纹。增加转动环5外环面的摩擦系数,便于转动转动环5。
38.综上,该采样试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折断拭子,拭子折断时不易滑出,能够降低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采样效率。
39.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