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酯的连续酯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9698发布日期:2022-09-03 00:2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位酯的连续酯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对位酯的连续酯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对位酯,也称“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是生产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主要用于制造km或m系列活性染料料。适用于活性翠蓝(kn-g)、活性黑(kn-b)、活性嫩黄(m-5g)、活性金黄(km-g)、活性艳红(km-2b、km-8b)等品种。近年来,我国乙烯砜型活性染料的生产比例逐年大幅上升,已发展成为活性染料中产量最大的一类。在活性染料中,对位酯既具有作为重氮化组分的氨基,又有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染料-纤维共价键的反应性基团,故能大大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其经济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对位酯是以退热冰为起始原料,首先与氯磺酸反应,经磺化、水解,沉淀析出磺酰氯;磺酰氯在焦亚硫酸钠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磺酰钠;磺酰钠在环氧乙烷的作用下缩合成磺酰醇;磺酰醇在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水解、酯化、干燥得对位酯, 其中酯化反应是在硫酸的催化下在15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的环境中发生,反应时产生醋酸气体,其中在放浓硫酸都是固定位置加入,在反应釜内加料不均匀,混合的慢,效率低,需要改进。
4.现有专利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申请号为cn202021391881.1,名称为一种用于对位酯生产的酯化系统的专利,公开了支架,支架上端设置反应罐,反应罐上端法兰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右端竖向设置有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上端盖设有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中部上端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贯通到反应罐内,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下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支座左侧设置有硫酸进料机构,反应罐内壁设置有加热机构,反应罐下端竖向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该专利在添加硫酸时,固定位置从上部添加,造成加料不均匀,硫酸混合的慢,反应时间长。有必要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位酯的连续酯化反应器,通过设置的加料装置均匀的加入硫酸,使得快速反应,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对位酯的连续酯化反应器,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反应釜、设在所述反应釜上的硫酸桶、设在所述反应釜底部的出料阀以及设在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所述硫酸桶与所述搅拌装置之间通过加料管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空心的搅拌轴、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的加料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棒;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管连通;所述搅拌棒为四组,设在所述加料装置下部,沿所述搅拌轴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的进料套、设在所述搅拌轴
上的第一进料孔、设在所述进料套上的进料环槽、设在所述进料套上的第二进料孔、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出料孔、设在所述进料套两端的外卡簧以及设在所述进料套以及所述搅拌轴之间的密封圈;
10.所述第一进料孔分别与所述搅拌轴以及进料环槽连通;
11.所述第二进料孔分别与所述加料管以及所述进料环槽连通;
12.所述出料孔为三组,沿所述搅拌轴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搅拌棒之间;
13.所述搅拌轴内部设有上堵头,所述上堵头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孔上部;
14.所述搅拌轴下端部设有下堵头;
15.所述上堵头与所述下堵头将空心的所述搅拌轴内部围成一个封闭料腔,所述封闭料腔通过所述出料孔将硫酸加入反应釜内。
1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进料套之间设有轴承;每个所述轴承两侧均设置所述密封圈,以免硫酸流进轴承,影响轴承性能。
17.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出料孔数量为4个,沿所述搅拌轴圆周方向均布。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的加料装置;通过硫酸桶、加料管、第二进料孔、进料环槽、第一进料孔、封闭料腔以及出料孔,将硫酸沿搅拌轴均匀的加入反应釜内,随着搅拌轴的旋转,硫酸能够加入更加均匀,比固定位置加入硫酸,反应时间能够缩短50%以上;
20.2、通过设置的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进料套之间设有轴承;每个所述轴承两侧均设置所述密封圈,以免硫酸流进轴承,影响轴承性能;
21.3. 通过设置的卡簧,可以将所述进料套卡接在所述搅拌轴上,防止进料套上下移动,影响硫酸的加入。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23.图2为图1的b处放大图;
24.图3为图2的c处剖视图;
25.图4为图1的a处剖视图。
26.附图中:
27.1-底座、2-反应釜、3-电机、4-搅拌轴、5-上堵头、6-进料套、7-搅拌棒、8-出料孔、9-进液阀门、10-进气阀门、11-硫酸桶、12-加料管、13-下堵头、14-出液阀、15-外卡簧、16-密封圈、17-轴承、18-第一进料孔、19-进料环槽、20-第二进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其它实施例也在相应权利要求项的保护范围之内。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的描述。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图4所示:
3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位酯的连续酯化反应器,包括底座1、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反应釜2、设在所述反应釜2上的硫酸桶11、设在所述反应釜2底部的出料阀14以及设在所述反应釜2内的搅拌装置;所述硫酸桶11与所述搅拌装置之间通过加料管12连通;反应釜2上设有原料入口,将需要反应的原材料加进去;加料管12上也设有阀门,控制硫酸的加入速度,不能加的太快,也不能加的太慢,虽好采用电动阀门,能够根据反应的速度定流量的加入,以达到良好的反应效果。
33.所述硫酸桶11上设有进气阀门10和进液阀门9,进液阀门9的设置是为了将定量的硫酸加进去;进气阀门10的设置是为了将硫酸桶11内的硫酸清理干净,都被压缩空气吹进反应釜2内;
34.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所述反应釜2固定连接的电机3、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空心的搅拌轴4、与所述搅拌轴4转动连接的加料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的搅拌棒7;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管12连通;所述搅拌棒7为四组,设在所述加料装置下部,沿所述搅拌轴4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35.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搅拌轴4转动连接的进料套6、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的第一进料孔18、设在所述进料套6上的进料环槽19、设在所述进料套6上的第二进料孔20、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出料孔8、设在所述进料套6两端的外卡簧15以及设在所述进料套6以及所述搅拌轴4之间的密封圈16;
36.所述第一进料孔18分别与所述搅拌轴4以及进料环槽19连通;
37.所述第二进料孔20分别与所述加料管12以及所述进料环槽16连通;
38.所述出料孔8为三组,沿所述搅拌轴4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分别位于相邻两组所述搅拌棒7之间;
39.所述搅拌轴4内部设有上堵头5,所述上堵头5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孔18上部;
40.所述搅拌轴4下端部设有下堵头13;
41.所述上堵头5与所述下堵头13将空心的所述搅拌轴4内部围成一个封闭料腔,所述封闭料腔通过所述出料孔8将硫酸加入反应釜2内。
42.所述搅拌轴4与所述进料套6之间设有轴承17。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44.将本装置安装好,将定量的硫酸加入硫酸桶11,开启电机3,电机3带动所述搅拌轴4转动;搅拌轴4带动搅拌棒7,将硫酸以及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
45.打开加料管12上的阀门,硫酸沿着加料管12流进第二进料孔20,再流到进料环槽19,然后经过第一进料孔18流进搅拌轴4内部,最后通过出料孔8,均匀的加入反应釜2内,实现了从原料内部加液,边搅拌边加液,并且通过三组出料孔8,将硫酸加入;试验表明,采用本方法加入硫酸,原先需要3个小时,现在仅仅需要1.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电能;反应好后的物料通过出液阀14取出。
46.实施例2
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48.不同之处在于,每组所述出料孔8沿所述搅拌轴4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四个,使得加硫酸时,更加的均匀。
49.本实施例与实施底座例1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就不在赘述。
50.实施例3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所述轴承17两侧均设置所述密封圈16,这种设置,是避免硫酸流进轴承,对轴承内的润滑油脂腐蚀,造成轴承17过早的损坏。
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就不在赘述。
5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目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经采用实施例1的最佳实施方式,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54.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