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四泵体均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8593发布日期:2022-09-23 22:0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压四泵体均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均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恒压四泵体均质机。


背景技术:

2.传统均质机是用于对粘度低于0.2pa.s,温度低于100℃的液体物料(液-液相或液-固相)的均质的一种设备,主要应用于食品或化工行业,如:乳品、饮料、化妆品、药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均质、乳化工序。液体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现有的均质机的压力是从低到高的过程,真正的高压持续时间很短,在生产中压力总是一会高一会低,波动较大,无法做到恒压输出,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四泵体均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恒压四泵体均质机,包括均质机主体、plc屏和设于机体一侧的1号泵体、2号泵体、3号泵体、4号泵体,所述1号泵体包含1号高压缸、1号连接筒、1号电动缸和1号柱塞,1号高压缸与1号连接筒螺纹连接,1号连接筒与1号电动缸相连,1号连接筒内活动连接1号柱塞,所述2号泵体包含2号高压缸、2号连接筒、2号电动缸和2号柱塞,2号高压缸与2号连接筒螺纹连接,2号连接筒与2号电动缸相连,2号连接筒内活动连接2号柱塞,所述3号泵体包含3号高压缸、3号连接筒、3号电动缸和3号柱塞,3号高压缸与3号连接筒螺纹连接,3号连接筒与3号电动缸相连,3号连接筒内活动连接3号柱塞,所述4号泵体包含4号高压缸、4号连接筒、4号电动缸和4号柱塞,4号高压缸与4号连接筒螺纹连接,4号连接筒与4号电动缸相连,4号连接筒内活动连接4号柱塞,1号高压缸、2号高压缸、3号高压缸和4号高压缸进口上均安装有进口单向阀,进口单向阀通过卫生卡箍与进料管相连,进料管上连接容器,1号高压缸、2号高压缸、3号高压缸和4号高压缸出口上均安装有出口单向阀,还包括用于连接6个出口单向阀的二通阀块、三通阀块和四通阀块,四通阀块的四个连接口分别连接两个出口单向阀、压力传感器和均质腔,均质腔连接热交换器。
6.优选的,所述1号柱塞、2号柱塞、3号柱塞、3号柱塞的直径均相同且其材质可以是陶瓷或钨钢。
7.优选的,所述1号泵体、2号泵体、3号泵体、4号泵体均由plc屏时序控制并驱动且1号泵体和2号泵体同步但运行方向相反,3号泵体和4号泵体同步但运行方向相反。
8.优选的,所述进口单向阀包括阀芯、弹簧、陶瓷球、卡盘螺母和o型圈。
9.优选的,所述出口单向阀包括阀芯、弹簧、陶瓷球、出口螺母、连接螺母、反丝螺母和o型圈。
10.优选的,所述1号电动缸、2号电动缸、3号电动缸和4号电动缸均包含太阳杆、推杆、行星滚柱、电动缸座和连接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恒压四泵体均质机,液体物料放入容器中通过进料管均分到四个进口单向阀,当plc屏控制1号泵体内的1号柱塞回退,回退产生真空吸力使1号高压缸上的进口单向阀打开并吸入液体物料,当1号柱塞前进时2号泵体内的2号柱塞同时后退,2号高压缸上的进口单向阀打开并吸入液体物料,1号高压缸中的液体物料冲开出口单向阀经均质腔均质后流入热交换器。当1号柱塞前进到总行程的90%时,3号泵体内的3号柱塞开始前进,4号泵体内的4号柱塞同时开始后退并吸入物料,当3号柱塞前进到总行程的90%时,2号柱塞前进1号柱塞后退,当2号柱塞前进到总行程的90%时,4号柱塞前进3号柱塞后退,当4号柱塞前进到总行程的90%时,1号柱塞前进2号柱塞后退,4根柱塞前进的速度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由plc屏进行pid微调控制,4个泵体之间都安装有出口单向阀,保证流出通道单一性,泵体之间的液体压力互不影响,如此循环往复可保证均质压力的高压恒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单向剖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口单向剖面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1号泵体剖面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2号泵体剖面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3号泵体剖面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4号泵体剖面示意图。
21.图中各标号的意义为:1、1号泵体;101、1号电动缸;1001、太阳杆;1002、推杆;1003、行星滚柱;1004、电动缸座;1005、连接套;102、1号连接筒;103、1号柱塞;104、1号高压缸;2、2号泵体;201、2号电动缸;202、2号连接筒;203、2号柱塞;204、2号高压缸;3、3号泵体;301、3号电动缸;302、3号连接筒;303、3号柱塞;304、3号高压缸;4、4号泵体;401、4号电动缸;402、4号连接筒;403、4号柱塞;404、4号高压缸;5、进口单向阀;501、阀芯;502、弹簧;503、陶瓷球;504、o型圈;505、卡盘螺母;6、容器;7、出口单向阀;701、出口螺母;702连接螺母;703、反丝螺母;8、三通阀块;9、均质腔;10、热交换器;11、压力传感器;12、二通阀块;13、卫生卡箍;14、进料管;15、四通阀块;16、均质机主体;17、plc屏。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恒压四泵体均质机,请参阅图1-图8,包括均质机主体16、plc屏17和设于机体一侧的1号泵体1、2号泵体2、3号泵体3、4号泵体4,所述1号泵体1包含1号高压缸104、1号连接筒102、1号电动缸101和1号柱塞103,1号高压缸104与1号连接筒102螺纹连接,1号连接筒
102与1号电动缸101相连,1号连接筒102内活动连接1号柱塞103,所述2号泵体2包含2号高压缸204、2号连接筒202、2号电动缸201和2号柱塞203,2号高压缸204与2号连接筒202螺纹连接,2号连接筒202与2号电动缸201相连,2号连接筒202内活动连接2号柱塞203,所述3号泵体3包含3号高压缸304、3号连接筒302、3号电动缸301和3号柱塞303,3号高压缸304与3号连接筒302螺纹连接,3号连接筒302与3号电动缸301相连,3号连接筒302内活动连接3号柱塞303,所述4号泵体4包含4号高压缸404、4号连接筒402、4号电动缸401和4号柱塞403,4号高压缸404与4号连接筒402螺纹连接,4号连接筒402与4号电动缸401相连,4号连接筒402内活动连接4号柱塞403,1号高压缸104、2号高压缸204、3号高压缸304和4号高压缸404进口上均安装有进口单向阀5,进口单向阀5通过卫生卡箍13与进料管14相连,进料管14上连接容器6,1号高压缸104、2号高压缸204、3号高压缸304和4号高压缸404出口上均安装有出口单向阀7,还包括用于连接6个出口单向阀7的二通阀块12、三通阀块8和四通阀块15,四通阀块15的四个连接口分别连接两个出口单向阀7、压力传感器11和均质腔9,均质腔9连接热交换器10。
25.请参阅图3-图4,所述进口单向阀5包括阀芯501、弹簧502、陶瓷球503、卡盘螺母505和o型圈504;所述出口单向阀7包括阀芯502、弹簧502、陶瓷球503、出口螺母701、连接螺母702、反丝螺母703和o型圈504。
26.请参阅图5-图8,所述1号电动缸101、2号电动缸201、3号电动缸301和4号电动缸401均包括太阳杆1001、推杆1002、行星滚柱1003、电动缸座1004和连接套1005。
27.所述1号泵体1、2号泵体2、3号泵体3、4号泵体4均由plc屏17时序控制并驱动且1号泵体1和2号泵体2同步但运行方向相反,3号泵体3和4号泵体4同步但运行方向相反。
28.所述1号柱塞103、2号柱塞203、3号柱塞303、3号柱塞403的直径均相同。
29.需要补充的是,压力传感器11、1号电动缸101、2号电动缸201、3号电动缸301和4号电动缸401均电性连接至plc屏17,当压力传感器11检测到压力值不在设定值时,将信号传递给plc屏17,plc屏17控制1号电动缸101、2号电动缸201、3号电动缸301和4号电动缸401的转速做出相应的反馈调速,使压力更趋于稳定。
30.使用时,先将液体物料放入容器6中,经进料管14分流后到进口单向阀5上,当1号泵体1内的1号柱塞103回退时在1号高压缸104内产生吸力,进口单向阀5打开,液体物料进入到缸内,同时2号泵体2内的2号柱塞203前进,当1号柱塞103前进时2号柱塞203同时回退打开2号高压缸204上的进口单向阀5,1号高压缸104内的液体物料经出口单向阀7挤入至均质腔9,压力由小到大,1号柱塞103前进至总行程的90%时,3号柱塞303开始前进同时4号柱塞403回退,4号高压缸404上的进口单向阀5打开,3号泵体3压力也是由小到大,由于前期1号泵体1存在高压,3号高压缸304上的出口单向阀7无法打开,3号泵体3的压力增速会加快。3号柱塞303前进至总行程的90%时,2号柱塞203开始前进同时1号柱塞103回退吸入液体物料,当2号柱塞203前进至总行程的90%时4号柱塞403开始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压力传感器反馈压力给plc屏17进行pid微调,均质压力达到稳定状态,可长时间保持高压。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
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