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式ro膜滤芯及其中心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294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绕式ro膜滤芯及其中心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延长RO膜组实际使用寿命的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卷绕式RO膜滤 忍及其中屯、水管。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RO(反渗透)膜技术的不断发展,RO膜滤忍已成为水处理领域最常用的过滤 元件。
[0003]如图1所示,RO膜滤忍包括壳体1'、RO膜组2'、中屯、水管3'、顶盖4'和底盖 5',其中,RO膜组2'卷绕于中屯、水管3'上,底盖5'封堵中屯、水管3'的底端口和RO膜 组2'件的底端面,顶盖4'开设有浓水出口 4a'和纯水出口 4b',顶盖4'安装于中屯、水 管3'顶端,用于阻断RO膜组2'件和中屯、水管3'两者的顶端面与RO膜组2'的原水进 口,并且其浓水出口 4a'与RO膜组2'件的顶端面连通,其纯水出口 4b'与中屯、水管3' 的顶端口连通,壳体1'与顶盖4'和底盖5'两者固连并与RO膜组2'的外周壁围合形成 原水导流腔化',壳体1'还可设有与原水水源连通的原水导入口Ia'。
[0004]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实屯、箭头^一?"代表原水流向,空屯、箭头 一_CS=-,,代表浓水流向,30 ° (度)角箭头一^2^"代表纯水流向。 阳0化]原水经由壳体1'的原水导入口Ia'流进原水流道腔内,再在水压作用下经由RO膜组2'的原水进口流入RO膜组2'内过滤,过滤后的纯水由中屯、水管3'管壁上的纯水 导流孔3a'流入中屯、水管3'内,再由其顶端口流入顶盖4'的纯水流道,最后经由顶盖 4'的纯水出口 4b'排出;与此同时,过滤后形成的浓水由RO膜组2'件的顶端面流入顶盖 的浓水流道,最后经顶盖的浓水出口 4a<排出。
[0006] 在实践中,由于顶盖4'上的浓水流道及浓水出口 4a'较小,浓水排出速度较慢 极易滞留与RO膜组2'内,滞留时间越长浓水内杂质越易附着于RO膜组2'而降低其过滤 效率,导致RO膜组2'实际使用寿命短于其理论使用寿命。
[0007] 有鉴于此,如何是RO膜组2'的实际使用寿命尽可能地接近其理论使用寿命,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卷绕式RO膜滤忍的中屯、水管,W 延长RO膜组的实际使用寿命,使之更接近于其理论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 一种包括该中屯、水管的卷绕式RO膜滤忍。
[0009]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卷绕式RO膜滤忍的中屯、水管,中屯、水管具有浓水流道和纯 水流道,其中,浓水流道的浓水进口和纯水流道的纯水出口分别开设于中屯、水管的两端面, 浓水流道的浓水出口和纯水流道的纯水进口均开设于中屯、水管的外周壁,且,浓水进口、纯 水进口、浓水出口和纯水出口四者沿轴向顺次设置。 阳010] 与现有中屯、水管相比,运种双流道中屯、水管具有浓水流道,使浓水可及时由RO流 入浓水流道内,缩短了浓水滞留于RO膜组内的时间,继而减小了附着于RO膜组的杂质量,W使RO膜组的实际使用寿命尽可能地接近其理论使用寿命。
[0011] 可选地,所述浓水出口至所述纯水进口的轴向距离占所述中屯、水管的轴向总长的 80%~85%。
[0012] 可选地,所述纯水流道还包括开设于所述中屯、水管的外周壁并与所述纯水进口连 通的轴向导流槽。
[0013] 可选地,所述轴向导流槽的槽长占所述浓水出口至所述纯水进口两者间轴向距离 的 70%~76%。
[0014] 可选地,所述轴向导流槽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所述轴向导流槽相对于所述中屯、水 管的轴线均布并彼此通过环形周向导流槽连通。
[0015] 可选地,所述环形周向导流槽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环形周向导流槽沿轴向等间 距设置。
[0016] 可选地,所述浓水进口至所述纯水进口间,所述中屯、水管的径向断面形状为圆环; 所述纯水进口至所述浓水出口间:
[0017] 所述浓水流道的径向断面由优弧段、第一切线段、第一半圆弧段和第二切线段顺 次连接而成,所述优弧段和所述第一半圆弧段均与所述圆环同屯、且所述优弧段半径大于所 述第一半圆弧段的半径,所述第一切线段与所述第一半圆弧段的一端部相切并延伸至与所 述优弧段的一端部相交,所述第二切线段与所述第一半圆弧段的另一端部相切并延伸至与 所述优弧段的另一端部相交;
[0018] 所述纯水流道的径向断面由劣弧段、第=切线段、第二半圆弧段和第四切线段顺 次连接而成,所述劣弧段与所述优弧段同屯、等径,所述第二半圆弧段与所述第一半圆弧段 同屯、且其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半圆弧段的半径,所述第=切线段与所述第二半圆弧段的一端 部相切并延伸至与所述劣弧段的一端部相交,所述第四切线段与所述第二半圆弧段的另一 端部相切并延伸至与所述劣弧段的另一端部相交。
[0019] 可选地,径向断面内,所述纯水进口由所述第=切线段和所述第四切线段延伸至 贯穿所述中屯、水管的外周壁形形成。
[0020] 可选地,径向断面内,所述浓水出口由过所述优弧段的一直径两端部的两条切线 段延伸至贯穿所述中屯、水管的外周壁形成。
[0021] 可选地,所述中屯、水管具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0022] 除上述中屯、水管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卷绕式RO膜滤忍,包括中屯、水管和卷绕于 所述中屯、水管的RO膜组,其中,所述中屯、水管具体为如上所述的中屯、水管。
[0023] 由于中屯、水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中屯、水管的卷绕式RO膜滤忍具有 同样的技术效果,故而本文在此不再寶述。
【附图说明】
[0024] 图1示出了传统RO膜滤忍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巧]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中屯、水管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中屯、水管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至图8分别示出了图3中A-A、B-B、C-C、D-D、E-E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阳02引图9和图10示出了图3的F向和G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中附图标记与各个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0030] 1'壳体:原水导入口Ia'、原水导流腔化'; 阳03U 2'RO膜组;
[0032] 3'中屯、水管:3a'纯水导流孔;
[0033] 4'顶盖:4a'浓水出口、4b'纯水出口;
[0034] 5'底盖。
[0035] 图2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各个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0036] 10中屯、水管:
[0037] Ila浓水流道、Rl优弧段、R2第一半圆弧段、La第一切线段、化第二切线段、Ilm 浓水进口、1Ut浓水出口、Le第五切线段、Lf第六切线段;
[003引 12a纯水流道、R4劣弧段、R3第二半圆弧段、Lc第S切线段、Ld第四切线段、化。 纯水进口、12。。,纯水出口、1化轴向导流槽、12c环形周向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卷绕式RO膜滤忍的具有双流道的中屯、水管。在此基础 上,本发明还提供运种中屯、水管的卷绕式RO膜滤忍。
[004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1] 请参见图2和图3,其中,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中屯、水管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中屯、水管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空屯、箭头 CPP-''代表浓水流向,30D(度)角箭头"一吉^"代表纯水流向。
[0042] 如图3所示,中屯、水管10具有纯水流道12a和浓水流道11曰,其中,纯水流道12a 的纯水出口 12。。,和浓水流道Ila的浓水进口 11 1。分别开设于中屯、水管10的两端面,纯水 流道12a的纯水进口 12i。和浓水流道Ila的浓水出口 11。。巧开设中屯、水管10的外周壁, 且浓水进口Ili。、纯水进口 12i。、浓水出口 11。。1和纯水出口 12Wt四者沿轴向顺次设置。为 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中屯、水管10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见图2。
[0043] RO膜组卷绕于中屯、水管10的浓水进口Ili。和浓水出口 11cJ'司并包覆纯水进口 12m,原水经由RO膜组过滤后制成的纯水经由纯水进口 12i。流入纯水流道12a,最后经由纯 水出口 12。。,排出;与此同时,过滤产生的浓水由RO膜组的一端面流出并由浓水进口Ili。流 入浓水流道11曰,最后经浓水出口 1Ut排出。
[0044] 显然,与现有单流道的中屯、水管10相比,采用上述具有双流道的中屯、水管10可使 RO膜组过滤产生的浓水迅速流入其浓水流道Ila内,缩短了浓水滞留于RO膜组的时长,继 而减少了同等时间内附着于RO膜片的杂质量,进而延长了RO膜组的实际使用寿命,使之尽 可能地接近其理论使用寿命。
[0045]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浓水进口Ili。至纯水进口 12 1。两者间 轴向距离Ll占中屯、水管10轴向总长L的80%~85%,也就是说明,中屯、水管10的浓水流 道Ila轴向长度远远大于其纯水流道12a的轴向长度。
[0046] 运样,较长的浓水流道Ila可使浓水更为容易地流入,可进一步提高浓水流速,继 而进一步地减少浓水中杂质附着于RO膜片的几率。此外,相较于冲洗RO膜片,沉积于中屯、 水管10的浓水流道Ila内的杂质较易冲洗并不会对RO膜片造成损坏。
[0047] 继续参见图3,纯水流道12a还包括开设于中屯、水管10外周壁的两个轴向导流槽 1化和多个环形周向导流槽12c,其中,两个轴向导流槽1化相对于中屯、水管10的中屯、线 18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