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26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排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医疗设备上现有的用于盛放液体的反应管一般都没有防溅的设计,在高速混匀的过程中液体很容易飞溅出反应管,进而污染周边的反应管,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或者提纯的纯度不高等问题,另外,特别在于需要用到磁吸附技术时,当磁珠吸附在反应管内壁上之后,在失去磁场力时一般的反应管的形状导致吸附在反应管侧壁上的磁珠不能完全顺势滑落,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交叉污染、磁珠容易滑下的排管。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排管,包括若干反应管,相邻两个反应管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所述排管中上部的外侧设有一个框架,所述框架底面封闭,与所述反应管的外侧面紧密结合,所述反应管的底部呈圆锥形,所述反应管圆锥形底部的下端呈圆弧形。
[0006]所述排管包括六个反应管。
[0007]所述框架的内侧面与每个反应管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底面。
[0008]所述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上而下贯通整个框架。
[0009]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的范围在30° -85°之间。
[0010]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 =60°。
[0011]所述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片的上端面相平齐。
[0012]所述加强筋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片的上端面相平齐。
[0013]所述连接片的高度大于所述框架的高度。
[0014]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管包括若干反应管,并通过连接片相连接,一般设计成六连排管,结构稳定且拿取方便;所述排管中上部的外侧设有一个框架,所述框架的设置方便排管安装到振动板上进行振动混匀操作;所述框架底面封闭,当液体溅出反应管时,所述框架呈密封状可以接住液体,防止液体污染仪器的其他部件;所述反应管的底部设计成圆锥形使得液面高度增加,方便吸头吸取液体,且通过锥壁的斜面以及其光滑性能使磁珠下滑;所述反应管圆锥形底部的下端呈圆弧形,能使吸头在抽废液时不易堵住且残余量小。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管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管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管的剖面图。
[0020]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0021]1、反应管;2、连接片;3、框架;4、加强筋;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管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六个反应管1,相邻两个反应管I之间通过连接片2相连接,所述排管中上部的外侧设有一个框架3,所述框架3底面封闭,与所述反应管I的外侧面紧密结合,所述反应管I的底部呈圆锥形,所述反应管I圆锥形底部的下端呈圆弧形。所述框架的设置方便排管安装到振动板上进行振动混匀操作;所述框架底面封闭,当液体溅出反应管时,所述框架呈密封状可以接住液体,防止液体污染仪器的其他部件;所述反应管的底部设计成圆锥形使得液面高度增加,方便吸头吸取液体,且通过锥壁的斜面以及其光滑性能使磁珠下滑;所述反应管圆锥形底部的下端呈圆弧形,能使吸头在抽废液时不易堵住且残余量小。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3的内侧面与每个反应管I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底面。所述加强筋4的设置提高了整个排管的强度,不容易变形。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5,所述凹槽5从上而下贯通整个框架3。所述凹槽5用于卡位,当排管安装到振动板上时,与振动板相互卡合限位。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管I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 =60°。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3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片2的上端面相平齐。相互平齐的上端面方便用户采用排管锁紧装置对排管进行锁紧,防止排管在振动的过程中剧烈晃动。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片2的上端面相平齐。相互平齐的上端面方便用户采用排管锁紧装置对排管进行锁紧,防止排管在振动的过程中剧烈晃动。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2的高度大于所述框架3的高度。长度较长的连接片2对相邻两个反应管的下部具有加强连接的作用。
[0031]当然,所述排管也可以包括四个或者五个或者八个反应管。那么,也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32]实施例二:
[003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管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 =30°。
[0034]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35]实施例三:
[003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管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 =85°。
[0037] 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主权项】
1.一种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反应管,相邻两个反应管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所述排管中上部的外侧设有一个框架,所述框架底面封闭,与所述反应管的外侧面紧密结合,所述反应管的底部呈圆锥形,所述反应管圆锥形底部的下端呈圆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包括六个反应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内侧面与每个反应管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上而下贯通整个框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的范围在30° -85°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的圆锥形的角度α=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片的上端面相平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片的上端面相平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高度大于所述框架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排管。该排管包括若干反应管,相邻两个反应管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所述排管中上部的外侧设有一个框架,所述框架底面封闭,与所述反应管的外侧面紧密结合,所述反应管的底部呈圆锥形,所述反应管圆锥形底部的下端呈圆弧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交叉污染、磁珠容易滑下的排管。
【IPC分类】B01F15-00, B01J19-12
【公开号】CN204320284
【申请号】CN201420794150
【发明人】舒高烽, 张海峰
【申请人】嘉兴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