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04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流管 16的下部16A与其它仪器连接时,导流管16的上部16C不会阻碍下部16A与其它仪器紧密 连接,并且当整个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安装在铁架上时,通过铁架台的夹子夹住导流管16 的下部16A,上小下大的结构使得夹持更紧,便于整个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的固定。
[0045] 优选地,导流管16的下部16A的外表面为磨口,便于与其它仪器(如试剂瓶、烧瓶 等)紧密连接。
[0046] 优选地,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还包括磨口罩,设置于双层液封腔10的第二液 封腔12的顶部,用于收集经两次检验试剂过滤后的残留气体。
[0047] 优选地,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还包括带有中心孔的活塞30,设置于引流罩20 的开口 22B,活塞30的中心孔用于滴定管或分液漏斗的管体40穿过,如图4所示。
[0048] 优选地,引流罩20的第二引流颈22A为凹弧形,一是便于加工,二是便于铁架台的 夹子夹住,使整个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固定。
[0049] 优选地,引流罩20的第一引流颈24A为凹弧形,一是便于加工,二是便于第一引流 颈24A与第二引流体22第二引流颈22A底部连接并更好地形成第二引流腔22D的空腔结 构。
[0050] 优选地,引流罩20的第二引流体22的外壁22C的内径大于第一引流体24的外壁 22B的内径,便于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气体进入第二引流腔22D中。
[0051] 特别地,第二引流体22的引流孔22E和第一引流体24的引流孔24D均是便于气 体从引流孔中穿过,分别进入第二液封槽12C和第一液封槽14C,引流孔22E和引流腔22D 可以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优选地,引流孔22E和引流腔22D分别设置8个。
[005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的使用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层液封洗 气验气仪可以实现气体性质检验、尾气处理、除去杂质等多种功能,下面以溴苯制备实验为 例进行说明。
[0053] 在溴苯制备验证实验中,首先,向反应试剂瓶中加入铁粉和反应物苯。然后,向双 层液封腔10的第一液封槽14C中加入适量苯,向第二液封槽12C中加入适量稀硝酸银溶液 (使加入的苯和稀硝酸银溶液分别漫过引流孔24D和引流孔22E,使气体能够与穿过引流孔 的气体充分接触),盖上引流罩20,并整体置于反应试剂瓶的上方,使在双层液封腔10的导 流管16与反应试剂瓶紧密连接确保不漏气。接着,向胶头滴管或分液漏斗中加入液溴,胶 头滴管或分液漏斗的管体40依次穿过活塞30的中心孔、引流罩20的开口 22B、开口 22F、 双层液封腔10的开口 12B、开口 12E、开口 12F、开口 14B、开口 14E。最后,挤压胶头滴管或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液溴通过管体40和双层液封腔10的导流管16的开口 16B进入反应 试剂瓶中。
[0054] 立刻发生剧烈反应,反应试剂瓶中生成的溴化氢、溴蒸汽上行,通过双层液封腔10 的导流管16和中空的内壁14D进入引流罩20中空的外壁24B,穿过引流孔24D,进入第一 液封槽14C,并与第一液封槽14C中的苯充分接触除去了溴单质,而溴化氢逸出继续上行进 入引流罩20的第二引流腔22D,从引流孔22E穿过从而进入第二液封槽12C,并与第二液封 槽12C中的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接触反应,出现淡黄色浑浊(溴化银沉淀),说明反 应成溴离子,从而有效证明其取代反应的发生。
[0055]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溴苯制备、产物检验、反应类型分析等实验只是示意性说明 本实用新型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的部分功能,不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56]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在本实用新型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的第一液封槽和第二液 封槽采用不同的检验试剂,还能实现化学实验中各种生成气体的检验、处理等目的,作为示 例列举如下表1所示。
[0057] 表1 :本实用新型用途示例
[0058] 实验目的 生成气体 第一液封槽 第二液封槽 一氧化硫的浮白性一氧化硫 一?(性质、检验)酸钾(尾气处理) V* ihh tyi^T/%1 l&lM* 7 Hi 硫酸铜i谷液 Ife件.盡酸钾或溴水 乙_ +饱_ 乙炔(洗气除硫化氢)(性质、检验) 比较卤素单质氧化 溴化钠或碘化钾 氢氧化钠 性 淀粉溶液(性质) (尾气处理) 比较二氧化碳与苯 饱和M氢钠 苯_ 酉分的酸性 n-mm (洗气除'氯化氢} (性质)
[0059] 表1中"洗气"表示除去干扰气体,"性质"表示证明或说明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检 验"表示根据某些现象检验气体存在,"尾气处理"表示通过溶液吸收残留气体。
[0060] 所应理解的是,以上示例仅仅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所具备的部分 功能,而示例中各实验所采取的催化剂、反应物、生成气体和含有的干扰气体等均属于化学 领域公知常识,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再详述。
[0061] 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 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其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罩(20)和双层液封腔(10); 所述引流罩(20)包括第二引流体(22)和第一引流体(24); 所述第二引流体(22)包括相连接的中空的第二引流颈(22A)和中空的外壁(22C),第 二引流颈(22A)顶部有开口(22B),外壁(22C)底部有开口(22F),外壁(22C)下部靠近底 部设有引流孔(22E); 所述第一引流体(24)包括相连接的中空的第一引流颈(24A)和中空的外壁(24B),外 壁(24B)底部有开口(24C),外壁(24B)下部靠近底部设有引流孔(24D); 第一引流体(24)的第一引流颈(24A)穿过第二引流体(22)外壁(22C)的内部,第一 引流颈(24A)顶部与第二引流体(22)的第二引流颈(22A)的底部连接,与第二引流体(22) 的外壁(22C)形成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第二引流腔(22D); 所述双层液封腔(10)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二液封腔(12)、第一液封腔(14)和导流管 (16); 所述第二液封腔(12)包括中空的外壁(12A)和中空的内壁(12D)形成的第二液封槽 (12C),第二液封槽(12C)底部封闭,外壁(12A)顶部有开口(12B),内壁(12D)顶部有开口 (12E)、底部有开口(12F); 所述第一液封腔(14)包括中空的外壁(14A)和中空的内壁(14D)形成的第一液封槽 (14C),第一液封槽(14C)底部封闭,外壁(14A)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液封槽(12C)底部相连 接,内壁(14D)顶部有开口(14B)、底部有开口(14E); 所述导流管(16)的上部(16C)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液封槽(14C)底部相连接,导流管 (16)的下部(16A)的底部有开口(16B)。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罩(20)罩于所述 双层液封腔(10)上方,引流罩(20)的开口(22B)、开口(22F)与双层液封腔(10)的开口 (12B)、开口(12E)、开口(12F)、开口(14B)、开口(14E)、开口(16B)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并贯 通;引流罩(20)的外壁(22C)伸入双层液封腔(10)的第二液封槽(12C)中,引流罩(20) 的外壁(24B)伸入双层液封腔(10)的第一液封槽(14C)中。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封腔(12)的外壁 (12A)的高度高于内壁(12D)的高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封腔(14)的外壁 (14A)的高度高于内壁(14D)的高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封腔(12)内壁 (12D)的内径宽于第一液封腔(14)内壁(14D)的内径。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导流管(16)的下部(16A) 的外表面为磨口。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引流罩(20)的第二引流颈 (22A)为凹弧形或/和引流罩(20)的第一引流颈(24A)为凹弧形。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引流罩(20)的第二引流体 (22)的外壁(22C)的内径大于第一引流体(24)的外壁(22B)的内径。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流体(22)的引流孔 (22E)和第一引流体(24)的引流孔(24D)分别有一个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液封洗气验气仪,包括引流罩和双层液封腔;所述引流罩包括第二引流体和第一引流体;所述双层液封腔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二液封腔、第一液封腔和导流管;本实用新型形成双层液封结构,既使发生气体与检验试剂充分接触,又可以通过两层液体过滤掉发生气体中的杂质,提升了实验效果,而且可以控制有毒气体在第一液封槽或第二液封槽中被吸收,避免了环境污染,还可以有效避免倒吸。
【IPC分类】G01N33/00, B01L5/04
【公开号】CN204656572
【申请号】CN201520358100
【发明人】余琰, 崔洋
【申请人】余琰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