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错流喷氨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12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喷射式错流喷氨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射式错流喷氨塔。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的工业化步伐加快,大气污染也相应加重。研究表明,燃烧过程排放排放的S02、N0x以及飞灰颗粒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我国,84%左右的煤被直接燃烧,产生了大量的S02、N0x和烟尘,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了人体、生态系统和环境,因而对S02和NOx污染的控制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早在04年就开始严格限制S02和NOx的排放,大部分工业企业将面临着加强控制S02和NOx排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吸附效率高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包括底部筒节和中部筒节,底部筒节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中部筒节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烟道,底部筒节的上部安装有入口烟道,入口烟道上方的底部筒节内部固定设置有氨水雾化器;
[0005]所述氨水雾化器包括接管,接管的一端延伸到底部筒节的外部用于连接氨水管路,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直喷淋管,直喷淋管连通有环形喷淋管,环形喷淋管与底部筒节同轴设置,环形喷淋管的正下方设置有多个喷嘴,相邻两个喷嘴之间的喷射范围相互交错。
[0006]优选的是,环形喷淋管圆心处的接管上也有设置有中心喷嘴,所述中心喷嘴的喷射范围与环形喷淋管上的喷嘴的喷射范围均相互交错。
[0007]优选的是,所述氨水雾化器下方的底部筒节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角钢,支撑角钢环形均布在底部筒节上,环形喷淋管与支撑角钢交叉处通过U型螺栓固定。
[0008]优选的是,中部筒节与出口烟道之间通过变径段连接。
[0009]优选的是,底部筒节下端设置有地脚螺栓座,底部筒节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外板,所述边缘外板的内部安装有中辐板,地脚螺栓座与边缘外板上环形均布有多个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将底部筒节固定在地面上。
[0010]优选的是,所述地脚螺栓座以及氨水雾化器上方的底部筒节上均开设有人孔。
[0011]本实用新型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入口烟道的上方设置氨水雾化器,焦炉中的废气从入口烟道进入后,向上移动从出口烟道排出,在流经氨水雾化器时与氨水发生反应,氨水雾化器采用环形喷淋管结构,多个喷嘴的喷射范围相互交叉,能够覆盖底部筒节的整个区域,实现氨水与废气的完全接触,本实用新型利用雾化后的氨水洗涤吸收焦炉废气中的S02和NOx,雾化后的氨水对S02和NOx有很高的吸收率。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射式错流喷氨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氨水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喷嘴的喷射范围示意图。
[0016]图4为环形喷淋管与支撑角钢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5为喷嘴与环形喷淋管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6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I为底部筒节,2为中部筒节,3为地脚螺栓座,4为边缘外板,5为中辐板,6为地脚螺栓,7为出口烟道,8为入口烟道,9为氨水雾化器,91为接管,92为内部法兰,93为垫片,94为螺栓,95为法兰盖,96为外部法兰,97为直喷淋管,98为环形喷淋管,99为喷嘴,910为中心喷嘴,911为支撑角钢,912为U型螺栓,10为变径段,11为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6所示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包括底部筒节I和中部筒节2,底部筒节I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具体地底部筒节I与地面的固定结构为:底部筒节I下端设置有地脚螺栓座3,底部筒节I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外板4,所述边缘外板4的内部安装有中辐板5,地脚螺栓座3与边缘外板4上环形均布有多个地脚螺栓6,所述地脚螺栓6将底部筒节I固定在地面上。
[0021]中部筒节2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烟道7,底部筒节I的上部安装有入口烟道8,入口烟道8上方的底部筒节I内部固定设置有氨水雾化器9,如图2、图3所示,所述氨水雾化器9包括接管91,接管91的一端延伸到底部筒节I的外部连接有内部法兰92,内部法兰92通过垫片93和螺栓94连接有法兰盖95,法兰盖95的外侧安装有外部法兰96,外部氨水供水管路通过外部法兰96与接管91连通,接管91的另一端连通有直喷淋管97,直喷淋管97连通有环形喷淋管98,环形喷淋管98与底部筒节I同轴设置,环形喷淋管98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喷嘴99,相邻两个喷嘴99之间的喷射范围相互交错。环形喷淋管98圆心处的接管91上也有设置有中心喷嘴910,所述中心喷嘴910的喷射范围与环形喷淋管98上的喷嘴99的喷射范围均相互交错。
[0022]中心喷嘴910与环形喷淋管98上的喷嘴99的喷射范围相互交错,多个喷嘴99的喷射范围也相互交错,中心喷嘴910和喷嘴99的喷射范围覆盖整个底部筒节I的内部空间,使雾化的氨水与焦炉废气充分接触,提升氨水的吸附效率和净化效率。
[0023]如图4所示,所述氨水雾化器9下方的底部筒节I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角钢911,支撑角钢911环形均布在底部筒节I上,环形喷淋管98与支撑角钢911交叉处通过U型螺栓912固定。
[0024]为了增加焦炉烟气在筒节内留存时间,在中部筒节2与出口烟道7之间通过变径段10连接。变径段10直径大的一端与中部筒节2连通,直径短的一端与出口烟道7连通。
[0025]另外,为了方便对氨水雾化器9以及底部筒节I底部进行维修,在所述地脚螺栓座3以及氨水雾化器9上方的底部筒节I上均开设有人孔11。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筒节(I)和中部筒节(2),底部筒节(I)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中部筒节(2)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烟道(7),底部筒节(I)的上部安装有入口烟道(8),入口烟道(8)上方的底部筒节(I)内部固定设置有氨水雾化器(9); 所述氨水雾化器(9)包括接管(91),接管(91)的一端延伸到底部筒节(I)的外部用于连接氨水管路,接管(91)的另一端连通有直喷淋管(97),直喷淋管(97)连通有环形喷淋管(98),环形喷淋管(98)与底部筒节(I)同轴设置,环形喷淋管(98)的上设置有多个喷嘴(99),相邻两个喷嘴(99)之间的喷射范围相互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其特征在于:环形喷淋管(98)圆心处的接管(91)上也有设置有中心喷嘴(910),所述中心喷嘴(910)的喷射范围与环形喷淋管(98)上的喷嘴(99)的喷射范围均相互交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雾化器(9)下方的底部筒节(I)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角钢(911),支撑角钢(911)环形均布在底部筒节(I)上,环形喷淋管(98)与支撑角钢(911)交叉处通过U型螺栓(91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其特征在于:中部筒节(2)与出口烟道(7)之间通过变径段(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其特征在于:底部筒节(I)下端设置有地脚螺栓座(3),底部筒节(I)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外板(4),所述边缘外板(4)的内部安装有中辐板(5 ),地脚螺栓座(3 )与边缘外板(4 )上环形均布有多个地脚螺栓(6 ),所述地脚螺栓(6)将底部筒节(I)固定在地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座(3)以及氨水雾化器(9 )上方的底部筒节(I)上均开设有人孔(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属于烟气净化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吸附效率高的喷射式错流喷氨塔,包括底部筒节和中部筒节,底部筒节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中部筒节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烟道,底部筒节的上部安装有入口烟道,入口烟道上方的底部筒节内部固定设置有氨水雾化器,所述氨水雾化器包括接管,接管的一端延伸到底部筒节的外部用于连接氨水管路,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直喷淋管,直喷淋管连通有环形喷淋管,环形喷淋管与底部筒节同轴设置,环形喷淋管的正下方设置有多个喷嘴,相邻两个喷嘴之间的喷射范围相互交错。
【IPC分类】B01D53/60, B01D53/78, B01D53/79
【公开号】CN205182494
【申请号】CN201520841479
【发明人】邹炎, 靳大鹏, 贾志晖, 王海斌, 闫广荣, 赵志恒
【申请人】山西清环能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