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889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还包括分别装配在滤芯本体的内腔室中的上过滤结构、下过滤结构和隔水分流结构,上过滤结构位于隔水分流结构的上方,下过滤结构位于隔水分流结构的下方,上过滤结构的上出水部通过分流路径与下过滤结构的下过滤部连通,下过滤结构的下出水部与滤芯本体上的出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过滤结构、下过滤结构和隔水分流结构,上过滤结构位于隔水分流结构的上方,下过滤结构位于隔水分流结构的下方,原水首先会通过上过滤结构进行一级过滤,然后再通过下过滤结构进行二级过滤,二级过滤后的纯水从出水孔流出,具有体积小、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专利说明】
复合滤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的滤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使用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处理。目前过滤器使用的过滤系统,大多数为几级滤芯联合组成为一个系统,如果遇到PP棉和活性炭同时使用,则有两种方式,一是两种滤芯串联使用,体积大,使用不方便;另外一种是将两种材料复合成一个滤芯,将PP棉复合在活性炭外层,这种复合滤芯的体积大,不适合装在体积小的净水机中,而且不方便拆卸,还存在结构复杂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体积小、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的复合滤芯。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还包括分别装配在所述滤芯本体的内腔室中的上过滤结构、下过滤结构和隔水分流结构,所述上过滤结构位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上方,所述下过滤结构位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下方,所述上过滤结构的上出水部通过分流路径与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过滤部连通,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出水部与所述滤芯本体上的出水孔连通。
[000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滤芯本体包括一端开口的滤筒、滤筒盖和水路转换件,所述滤筒盖设置在所述滤筒的开口端上,所述水路转换件设置在所述滤筒盖中,所述水路转换件套设在所述上过滤结构的上端。
[000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滤筒盖上设置有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
[000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侧壁与所述内腔室的内壁密封配入口 ο
[000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过滤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上部连接,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上端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下部连接。
[000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隔水分流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分流结构和位于下部的固定结构,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
[00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分流路径是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结构中。
[00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出水管,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出水部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孔连通。
[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的底部固定结构,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结构上。
[00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过滤结构和所述下过滤结构是碳棒过滤结构、PP棉过滤结构、碳纤维过滤结构和陶瓷滤芯结构其中的任意两种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过滤结构、下过滤结构和隔水分流结构,上过滤结构位于隔水分流结构的上方,下过滤结构位于隔水分流结构的下方,原水首先会通过上过滤结构进行一级过滤,然后再通过下过滤结构进行二级过滤,二级过滤后的纯水从出水孔流出,具有体积小、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上过滤结构与分流结构安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下过滤结构与固定结构和出水管安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滤筒;11.上腔室;12.下腔室;2.滤筒盖;21.出水孔;22.进水孔;3.水路转换件;4.上过滤结构;5.下过滤结构;6.隔水分流结构;61.分流结构;611.分流路径;612.环形凸起;613.密封圈;62.固定结构;621.卡孔凸起;7.底部固定结构;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所揭示的是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还包括分别装配在所述滤芯本体的内腔室中的上过滤结构4、下过滤结构5和隔水分流结构6,所述上过滤结构4位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的上方,所述下过滤结构5位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的下方,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上出水部通过分流路径611与所述下过滤结构5的下过滤部连通,所述下过滤结构5的下出水部与所述滤芯本体上的出水孔21连通。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本体包括一端开口的滤筒1、滤筒盖2和水路转换件3,所述滤筒盖2设置在所述滤筒I的开口端上,所述水路转换件3设置在所述滤筒盖2中,并且所述水路转换件3与所述滤筒盖2密封配合,所述水路转换件3套设在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上端。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下端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的上部连接,所述下过滤结构5的上端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的下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的底部固定结构7,所述下过滤结构5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结构7上。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的侧壁与所述内腔室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将所述内腔室分隔成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在所述滤筒盖2上设置有进水孔22和所述出水孔21,所述滤筒盖2和所述水路转换件3之间构成原水进水腔(未标识),所述原水进水腔与所述上腔室11相通。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水分流结构6包括位于上部的分流结构61和位于下部的固定结构62,所述分流结构61与所述固定结构62连接。所述分流路径611可以是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结构61中,所述分流路径611还可以是分流管道,所述分流通道上端口的四周向上凸起形成环形凸起612,所述环形凸起612与所述分流结构61的环形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环形凸起612设置在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上出水部中,即所述环形凸起612设置在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过滤通道中。
[0026]在所述分流结构61上设置在有卡槽(未标识),在所述固定结构62上设置有卡合凸起(未标识),所述分流结构61通过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槽之间的配合卡合在所述固定结构62上。在所述分流结构61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613,所述密封圈613与所述内腔室的内壁密封配合。
[002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出水管8,所述下过滤结构5的下出水部通过所述出水管8与所述出水孔21连通。在所述固定结构62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四周向下凸伸形成卡孔凸起621,所述出水管8的下端与所述卡孔凸起621密封配合,所述出水管8穿过所述分流通道、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上出水部和所述水路转换件3与所述出水孔21连通。所述卡孔与所述下过滤结构5的下出水部连通。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过滤结构4和所述下过滤结构5是碳棒过滤结构、PP棉过滤结构、碳纤维过滤结构和陶瓷滤芯结构其中的任意两种结构,即所述上过滤结构4和所述下过滤结构5是两种不同的过滤结构。
[002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原水依次通过所述进水孔22、所述原水进水腔进入到所述上腔室11中。在所述上腔室11中,原水通过所述上过滤结构4的上过滤部进入到所述上过滤结构4中进行一级过滤,一级过滤后的一级纯水进入到所述上出水部,一级纯水通过所述分流通道进入到所述下腔室12中。在所述下腔室12中,一级纯水通过所述下过滤部进入到所述下过滤结构5中进行二级过滤,二级过滤后的二级纯水进入到所述下出水部中,并且二级纯水依次通过所述下出水部、所述穿孔和所述出水管8从所述出水孔21流出。
[0030]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装配在所述滤芯本体的内腔室中的上过滤结构、下过滤结构和隔水分流结构,所述上过滤结构位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上方,所述下过滤结构位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下方,所述上过滤结构的上出水部通过分流路径与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过滤部连通,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出水部与所述滤芯本体上的出水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包括一端开口的滤筒、滤筒盖和水路转换件,所述滤筒盖设置在所述滤筒的开口端上,所述水路转换件设置在所述滤筒盖中,所述水路转换件套设在所述上过滤结构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筒盖上设置有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侧壁与所述内腔室的内壁密封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上部连接,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上端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的下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分流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分流结构和位于下部的固定结构,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路径是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结构中。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出水部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孔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腔室中的底部固定结构,所述下过滤结构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结构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结构和所述下过滤结构是碳棒过滤结构、PP棉过滤结构、碳纤维过滤结构和陶瓷滤芯结构其中的任意两种结构。
【文档编号】B01D36/02GK205461184SQ20162001832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发明人】韩东国, 杨理国, 韦汉勇
【申请人】韩东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