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茶的鲜叶风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067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茶的鲜叶风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茶叶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制茶的鲜叶风选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茶叶风选机用于茶叶加工时主要用于成茶风选,成茶含水率6%左右,为散粒体结构,互相交缠勾连较少,流动性好,风选机主要用于剔除其中的轻叶、飘叶及焦叶等,效果良好;用于成茶的风选机一般采用水平吹风,气流方向水平,茶叶在空中滞留时间较短,但由于轻叶、飘叶及焦叶的比重与比较密实的茶叶差别较大,能够起到分选效果。目前的风选机用于机采茶鲜叶分级时效果差,由于茶鲜叶含水量较大,机采茶鲜叶是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四叶、单片等的混合体,它们之间互相交缠勾连,流动性不好,用现在的风选机难以将这五级鲜叶分级,本发明就是设计一种用于茶鲜叶分级的风选机,其目的就是得用所设计的鲜叶风选机将鲜叶分成上述的分级别的鲜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茶的鲜叶风选机。

一种用于制茶的鲜叶风选机,包括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风选室3。所述风选室3为长方体箱形结构,前后为长度方向,左右为宽度方向,设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部设有百叶窗,底部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下方设有输送带。

在所述百叶窗的下侧设有一块竖直的隔板33,所述隔板33的上端紧邻百叶窗,隔板33的前、后端分别和前侧板、后侧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连接,将风选室3分割成两个风选室,左侧为第一风选室31,右侧为第二风选室32,所述隔板33的下端为悬空状,下端边缘离所述振动筛上平面的距离为风选室3高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第一风选室31的前侧板的上部设有鲜叶入口,所述鲜叶入口连接振动输料机2的出口,所述振动输料机2的进口连接提升机1的出口。

所述第一风选室31、第二风选室32的前侧板的下部,且位于振动筛的上侧分别设有第一鼓风机311和第二鼓风机321,所述第一风选室31、第二风选室32的后侧板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

使用时,鲜叶经过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进入第一风选室31的鲜叶入口,由第一鼓风机311将鲜叶吹向第一风选室31的后上方,鲜叶呈抛物线状落入下方的振动筛,鲜叶在振动筛上运动到第二风选室32的下方,再次由第二鼓风机321将鲜叶吹向第二风选室32的后上方,所述第一风选室31、第二风选室32的后侧板上的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连同风选室顶部的百叶窗调整风的强度和方向,所述振动筛筛孔缝隙分区设有不同的尺寸,鲜叶通过两次风选后,从振动筛不同的区域落入输送带,实现鲜叶的分级风选。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振动筛是四个振动筛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振动筛34、二区振动筛35、三区振动筛36和四区振动筛37。所述四个振动筛的上平面沿风选室3的宽度方向呈左高右低状,振动筛的上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10°。所述一区振动筛34设有边框343、不锈钢棒344、六个弹性支撑345、振动筛机架346、振动电机347、曲柄348和连杆349。所述边框343上平行焊接不锈钢棒344,不锈钢棒344之间的距离为H;振动筛机架346与边框343之间连接两排弹性支撑345,每排三个弹性支撑345,振动筛机架346一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振动电机347,曲柄348连接在振动电机347的输出端,连杆349一端与边框343下方连接,另一端连接曲柄348。二区振动筛35、三区振动筛36、四区振动筛37与一区振动筛34结构相同。

所述一区振动筛34和二区振动筛35的参数H为10~12mm。三区振动筛36和四区振动筛37的参数H为8~10mm。

所述输送带是四个输送带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输送带341、二区输送带351、三区输送带361和四区输送带371,所述四个输送带均为布满孔径为8mm的圆孔的食品级输送带。

所述百叶窗是四个百叶窗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百叶窗342、二区百叶窗352、三区百叶窗362和四区百叶窗372。所述左侧板的上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四个百叶窗电机38,所述四个百叶窗电机38为变频电机,分别对应驱动其中一个百叶窗。

所述第一鼓风机311、第二鼓风机321、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的电机均为变频电机。

所述不锈钢棒344的直径为6~12mm。

所述第一鼓风机311设有向上倾斜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的倾斜夹角为,35°~55°。

所述所述第二鼓风机321设有向上倾斜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的倾斜夹角为25°~45°。

所述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均设有向下倾斜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均设有防护网39。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采用两次风选和振动筛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鲜叶中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四叶、单片的在气流中的飘浮特性不同进行分选,分选精细。

(2)采用变频电机,实现智能调节。

(3)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适宜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振动筛侧视图。

图5为振动筛俯视图。

图中序号:

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风选室3、第一风选室31、第一鼓风机311、第一吸风机312、第二风选室32、第二鼓风机321、第二吸风机322、隔板33、一区振动筛34、边框343、不锈钢棒344、弹性支撑345、振动筛机架346、振动电机347、曲柄348、连杆349、二区振动筛35、三区振动筛36、四区振动筛37、一区输送带341、二区输送带351、三区输送带361、四区输送带371、一区百叶窗342、二区百叶窗352、三区百叶窗362、四区百叶窗372、百叶窗电机38、防护网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5,一种用于制茶的鲜叶风选机,包括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风选室3。所述风选室3为长方体箱形结构,前后为长度方向,左右为宽度方向,设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部设有百叶窗,底部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下方设有输送带。

在所述百叶窗的下侧设有一块竖直的隔板33,所述隔板33的上端紧邻百叶窗,隔板33的前、后端分别和前侧板、后侧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连接,将风选室3分割成两个风选室,左侧为第一风选室31,右侧为第二风选室32,所述隔板33的下端为悬空状,下端边缘离所述振动筛上平面的距离为风选室3高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第一风选室31的前侧板的上部设有鲜叶入口,所述鲜叶入口连接振动输料机2的出口,所述振动输料机2的进口连接提升机1的出口。

所述第一风选室31、第二风选室32的前侧板的下部,且位于振动筛的上侧分别设有第一鼓风机311和第二鼓风机321,所述第一风选室31、第二风选室32的后侧板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所述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均设有向下倾斜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均设有防护网39,所述防护网39防止鲜叶被吸风机吸出。

所述第一鼓风机311、第二鼓风机321、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的电机均为变频电机。所述第一鼓风机311设有向上倾斜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的倾斜夹角为45°。所述所述第二鼓风机321设有向上倾斜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的倾斜夹角为30°。

所述第一鼓风机311和第二鼓风机321规格相同,所用电机额定功率为1.5Kw交流变频电机,额定风压为800~2500pa,额定风量为800~4800M3/H。

所述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规格相同,所用电机额定功率为0.55Kw交流变频电机,额定风压为500~2000pa,额定风量为600~1200M3/H。

振动电机为0.5Kw交流变频电机。

所述振动筛是四个振动筛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振动筛34、二区振动筛35、三区振动筛36和四区振动筛37。所述四个振动筛的上平面沿风选室3的宽度方向呈左高右低状,振动筛的上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所述一区振动筛34设有边框343、不锈钢棒344、六个弹性支撑345、振动筛机架346和振动电机347,所述边框343上平行焊接不锈钢棒344,不锈钢棒344之间的距离为H,振动筛机架346与边框343之间连接两排弹性支撑345,每排三个弹性支撑345,振动筛机架346一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振动电机347,曲柄348连接在振动电机347的输出端,连杆349一端与边框343下方连接,另一端连接曲柄348。二区振动筛35、三区振动筛36、四区振动筛37与一区振动筛34结构相同。

所述一区振动筛34和二区振动筛35的参数H为12mm。三区振动筛36和四区振动筛37的参数H为10mm。所述不锈钢棒344的直径为10mm。

所述输送带是四个输送带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输送带341、二区输送带351、三区输送带361和四区输送带371,所述四个输送带均为布满孔径为8mm的圆孔的食品级输送带。

所述百叶窗是四个百叶窗的组合,从前端开始沿风选室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别设有一区百叶窗342、二区百叶窗352、三区百叶窗362和四区百叶窗372。所述左侧板的上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四个百叶窗电机38,所述四个百叶窗电机38为变频电机,分别对应驱动其中一个百叶窗,实现自动调整百叶窗叶片的角度。所述百叶窗电机38的额定功率为0.25Kw。

使用时,鲜叶经过提升机1、振动输料机2进入第一风选室31的鲜叶入口,由第一鼓风机311将鲜叶吹向第一风选室31的后上方,鲜叶呈抛物线状落入下方的振动筛,鲜叶在振动筛上向上抛起60mm~100mm高度,并运动到第二风选室32的下方,再次由第二鼓风机321将鲜叶吹向第二风选室32的后上方,由于风机风口向上方倾斜,下方吹气有利于将鲜叶呈抛物线状吹起,与水平状送风相比,可以延长鲜叶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根据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四叶、单片在空气中的飘浮特性不同,更有利于风选;所述第一风选室31、第二风选室32的后侧板上的第一吸风机312和第二吸风机322连通风选室顶部的百叶窗调整风的强度和方向,所述振动筛筛孔缝隙分区设有不同的尺寸,鲜叶通过两次风选后,一芽三四叶落入前方一区振动筛34,一芽两叶落入二区振动筛35,一芽一叶落入三区振动筛36,单片及芽头被吹向后方,落入四区振动筛37,被分级后的鲜叶从振动筛不锈钢棒344的缝隙中落入下方相对应的输送带送出,实现茶叶鲜叶的分级风选。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形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