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电芯低电自耗电筛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8205发布日期:2018-10-02 18:38阅读:18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筛选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芯低电自耗电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磷酸铁锂电芯充放电平台十分平缓,容量衰减与电压降之间的关系在平台区间很难体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故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即使筛选后电芯的k值很小,也难以证明电芯的一致性。

当前主流的自耗电筛选方式:电芯100%soc状态下,在40℃以上温度下搁置2-3天,再常温静置5天以上的时间,通过老化以及常温静置期间电芯的电压降大小筛选出自耗电异常的电芯,此类方法应用于非磷酸铁锂电芯上面(平台决定)较为可靠,但在磷酸铁锂电芯上,灵敏程度不够,按照正常的流程走完筛选筛选过程耗费时间~10天;低电搁置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应用,主流思想在电芯储存期间的电压在平台下方(soc处于2%-20%之间),且保证电芯在储存前拥有相对一致的电压;因电芯内部极化、设备保障能力不足、环境控制不够等因素,造成储存前电芯电压无法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有相关专利指出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剔除部分异常值,得到相对集中的部分数据,以正太分布规律(x±3σ)统计出合格品的电压区间,以此来筛选自耗电异常品电芯,但这类方法的实施前提是相关制程无明显异常并且化成设备稳定可靠,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应用此种方法受到的限制比较多;从另一方面来说,筛选过程反而变得繁杂,按照正常流程,全过程耗费时间~10天;部分企业采用空电搁置,电芯放电至终止电压;记录初始电压并开始搁置(10-20天),依据测试的电压降来判断自耗电异常的电芯;但电芯因内部极化,电压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反弹终止电压因电芯而异,加之电芯自身自耗电的差异,导致电压降极差很大,合格品电压区间不清晰,导致误判、漏判的几率十分高;按照正常流程,全过程耗费时间~20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磷酸铁锂电芯低电自耗电筛选方法,将老化时间与常温静置时间合并缩短为3-5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磷酸铁锂电芯低电自耗电筛选方法,经分容选取的电容,经分容选取的电芯,经放电后充电至3.0-3.2v之间的某个终止电压,完成ocv1测试,存储老化3-5天后,再次完成ocv2测试,计算两次测试的电压降k,确定合格品。

进一步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容,将电芯经容量分选,满足分容结果的电芯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2,放电,以a电流放电至第一电压,静置5-10min;

步骤s3,充电,以b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电压,并在此电压基础上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2c5a,静置5-10min;

步骤s4,ocv1测试,常温静置t1小时,在电芯下柜之后t2小时内完成ocv1测试;

步骤s5,储存老化,在t温度下储存n天:

步骤s6,ocv2测试,再常温静置t3小时,并在电芯储存结束后t4小时内完成ocv2测试,

步骤s7,筛选,计算电压降k=ocv2-ocv1,若-0.1<k<0.1,则为合格品并入库,否则转至步骤2进行复测,复测结果若仍不满足-0.1<k<0.1,则为不合格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a电流为0.1c5-0.2c5a电流,所述第一电压为1.5v-1.8v。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b电流为0.1c5-0.2c5a电流,所述第二电压为3.0v-3.2v。

进一步地,所述t1小时为4-8h,所述t2小时为8h。

进一步地,所述t3小时为10-24h,所述t4小时为24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t=40℃,n=3-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老化时间与常温静置时间合并缩短为3-5天,在分容之后,采用0.1c5-0.2c5a过放至1.5-1.8v,再以0.1c5-0.2c5a恒流充电至3.0-3.2v之间的某个终止电压,并在此电压上恒压充电,直至电流小于0.02c5a截止,静置前后采用点对点电压跟踪,并统计电压降,电压降在[-0.1,0.1]之间的电芯可转入库或配组,不在此区间的电芯,按照复检流程再次确认,不良品报废,合格品降级处理,本发明的筛选方法能够准确筛选合格电芯,在筛选不合格电芯采取复测方式,避免出现偶然现象,充分保证电芯筛选的高质量高成效,提升筛选精度和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芯电压与电芯容量函数关系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电芯低电自耗电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电芯经过0.5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并进行容量分选,合格品转下工序;

②:以0.1c5-0.2c5a电流放电至1.5v-1.8v,静置5-10min;采用微过放的方式控制电芯放电后的反弹终止电压,防止下一步补电的时,因电压反弹而未补电至相应的荷电状态;

③:以0.1c5-0.2c5a电流恒流充电至3.0v-3.2v之间的某个终止电压,并在此电压基础上恒压充电至电流小于0.02c5a,静置5-10min;

④:常温静置4-8h,并在电芯下柜之后8h内完成ocv1测试;

⑤:40℃下储存老化3天;

⑥:常温静置10-24h,并在电芯储存结束后24h内完成ocv2测试;

⑦:计算电压降k(ocv2-ocv1),合格品:-0.1<k<0.1(转入库),不良品按照②-⑥复测,复测仍不合格,则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方式处理。

本实施例中将40℃老化时间和常温静置时间合并,缩短流转时间;采用点对点记录电压降,对制程、设备要求没有依靠统计学原理筛选方式高;采用低电老化静置(位于电压平台末端拐点处,如图2),对自耗电异常的电芯可识别程度高;可在缩短时间投入的前提下,保障自耗电筛选的可靠性;采用微过放加小电流恒流恒压充电方式,保证电芯储存前荷电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