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0127发布日期:2019-02-22 21:10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检器械,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飞机(Fixed-wingAircraft)是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飞行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严格来说,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目前而言,当人们乘坐飞机时,往往需要先在机场进行安检,确保没有携带危险物件,从而保障飞机飞行过程的安全,而安检过程往往需要依靠专门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进行。现有技术中,机场常用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一般包括绕设在滚筒上的传送皮带以及罩设在传送皮带上的检测机构,使用时,乘客将待检物品放置在专门的胶框8内,然后将胶框8放置在皮带上,皮带进而带动胶框8与待检物品一起经过检测机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检查完成后,工作人员再进行空框回收以方便后续乘客使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空框回收时,往往是在空框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将其搬运至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整理台,从而再次提供给乘客使用,该过程工作非常繁琐,需要工作人员不停的来回搬运,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此外,目前很多物品需要进行二次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返检物品也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搬运,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该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胶框8的自动返回,有效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侧部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方设置有送件传送带,所述送件传送带上方罩设有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架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方设置有返件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链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上的托板。

优选地,所述送件传送带下方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送件传送带尾端设置有整理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液压脚杯。

优选地,所述送件传送带与所述返件传送带外围设置有滑动式挡板。

优选地,所述返件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外封板,所述外封板上方架设有传动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具体实施时,装载有待检测物品的胶框通过送件传送带输送至检测机构处进行检测后,装载有不合格物品的胶框以及空的胶框通过返件传送带又送回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最前端,从而能够实现胶框的自动返回,有效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端”、“尾端”、“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提供了本发明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能实现胶框8的自动返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包括由第一支撑架1,第一驱动机构3,送件传送带4与检测机构5构成的送件传输线,以及由第二支撑架2,第二驱动机构6,返件传送带7构成的返件传输线。

本方案中,该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1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侧部的第二支撑架2。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用于送件传输线的支撑,第二支撑架2用于返件传输线的支撑。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相邻设置。

第一支撑架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上方设置有送件传送带4,所述送件传送带4上方罩设有检测机构5。第一驱动机构3用于给送件传送带4的转动提供动力。送件传送带4用于从前端往尾端传输装载有待检测物品的胶框8。检测机构5用于待检测物品的安全检测。具体地,检测机构5一般与外部控制台相连接。

第二支撑架2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上方设置有返件传送带7。第二驱动机构6用于给返件传送带7的旋转提供动力。返件传送带7用于从尾端向前端输送空的胶框8或装有不合格物品的胶框8。

具体实施时,启动设备,将装载有待检测物品的胶框8放置在送件传送带4上,送件传送带4将装载有待检测物品的胶框8输送至检测机构5处,检测机构5对物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物品由工作人员取走,装载有不合格物品的胶框8以及空的胶框8通过工作人员搬运至返件传送带7尾端(也可以将送件传送带4与返件传送带7两者尾端相连通),返件传送带7将装载有不合格物品的胶框8以及空的胶框8送回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最前端。

整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能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工作人员在繁琐的劳动中释放出来。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能提高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过机的效率,同时也优化了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能有效预防胶框对旅客的人身安全伤害。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能解决旅客返检物品的传输问题,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能有效解决旅客弯腰取框的问题,有弯腰取框变成平行取框。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可以实现定制化、标准化生产,免维护、易生产等,解决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动力的输出,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链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链轮上的托板。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胶框8位置的监测与控制,优选地,所述送件传送带4下方设置有光电传感器9。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检测后物品或胶框的临时放置,优选地,所述送件传送带4尾端设置有整理台10。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所述第一支撑架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高度的调节,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底部设置有液压脚杯11。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防止传送带上的胶框滑落,优选地,所述送件传送带4与所述返件传送带7外围设置有滑动式挡板12。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胶框的返送,优选地,所述返件传送带7两侧设置有外封板13,所述外封板13上方架设有传动滚筒1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安检机辅助传送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